-
公开(公告)号:CN108806810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622867.9
申请日:2018-06-15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北京科技大学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燃料棒性能分析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轴向段的信息,其中,轴向段是将单个核燃料棒延轴向分割形成的一段燃料棒;将多个轴向段的信息分配给多个进程,其中,每个进程至少分配一个轴向段的信息;在轴向段的信息所分配的进程上分析多个轴向段的性能;根据多个轴向段的性能得到单个核燃料棒的性能)。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单棒分析速度较慢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806810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810622867.9
申请日:2018-06-15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北京科技大学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燃料棒性能分析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轴向段的信息,其中,轴向段是将单个核燃料棒延轴向分割形成的一段燃料棒;将多个轴向段的信息分配给多个进程,其中,每个进程至少分配一个轴向段的信息;在轴向段的信息所分配的进程上分析多个轴向段的性能;根据多个轴向段的性能得到单个核燃料棒的性能)。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单棒分析速度较慢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3575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00772.0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元件包壳外压试验装置及确定燃料元件包壳的外压的试验方法。试验装置用于对燃料元件包壳进行试验,其包括:模拟燃料芯块,套设于包壳;将包壳加热至试验所需的温度的加热装置;加压连接密封组件和向包壳内提供过热蒸汽的过热蒸汽提供装置,加压连接密封组件与加热装置、过热蒸汽提供装置密封连接,并与加热装置形成密闭的试验空间;套设了模拟燃料芯块的包壳在试验空间内被加热以及加压;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包壳的温度以及其外部气腔的压力。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试验装置能够模拟包壳在实际工况下的温度以及外压,有利于提高包壳的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477369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010448600.X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燃料组件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承压环形燃料棒内包壳鼓胀爆破试验装置。承压环形燃料棒内包壳鼓胀爆破试验装置,包括过渡接头、环形电加热芯体组件、环形模拟芯块、内包壳组件、进气接管组件。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及其中各部件的连接,可以在环形燃料棒内包壳周向可形成较大温差,以更好的模拟试验所需要的温度环境,并完全模拟材料自外向内的传热工况。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承压环形燃料棒内包壳鼓胀爆破试验装置可应用于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快堆、动力堆、船用动力堆。
-
公开(公告)号:CN117943140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0316582.8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具体涉及一种材料挥发特性试验装置。试验装置包括试验腔室、用于对试验腔室内的试样进行加热的加热件、热量存放腔和热循环机构。热量存放腔与试验腔室互不连通。在试验结束后,热循环机构使试验腔室内的高温气体进入热量存放腔内存放,以使试验腔室快速降温;在下次试验开始前,高温气体会通过热循环机构回到试验腔室内,以利用其的热量对试验腔室内的试样进行加热。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试验装置通过热循环机构将高温气体从试验腔室送至热量存放腔,并能够通过热循环机构将高温气体从热量存放腔送回试验腔室,能够减少试样加热和冷却的时间,同时,还能够减少能量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1489840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010449325.3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拆卸的环形燃料试验组件,其中上管座与导向管连接管、导向管与导向管连接管、内部环形燃料模拟棒与下管座、导向管与下管座、下管座与下管座支脚等均通过螺钉进行固定连接,具备可拆卸功能,可根据试验的相关需求进行部分部件的更换,无需更换新组件,降低试验与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935351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1711369513.X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组件及其下管座和底部装置。包括:下管座框体、设置在下管座框体下部的支腿和若干纵横交叉平行排列在所述下管座框体上端面的等径通孔、中子通量管下端塞孔和导向管下端塞孔;所述等径通孔均为圆形。一种底部装置,包括:下管座及与其连接的防异物组件,所述下管座为如上所述的下管座。一种燃料组件,包括:上管座、燃料棒、定位格架、导向管、仪表管和底部装置;燃料棒、导向管和仪表管插设于定位格架中;定位格架共有多个,沿轴向依次设置;导向管和仪表管的上端与上管座固定连接,下端与底部装置固定连接;底部装置还包括:下管座和防异物组件;下管座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下管座。
-
公开(公告)号:CN109935348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1711369597.7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燃料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置有外围保护结构的双面冷却环形燃料组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棒状燃料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裂变气体释放量增大、包壳腐蚀和吸氢增加、燃料芯块肿胀、燃料元件和组件辐照生长加剧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管座、燃料棒、下管座、导向管、仪表管和绕丝;燃料棒的外围缠绕有绕丝;绕丝共有多根,沿燃料棒的外表面轴向设置;导向管和仪表管的上端与上管座固定连接,下端与下管座固定连接;燃料棒的下端插入下管座,与下管座固定连接;所述的燃料棒采用环形燃料;保护结构设置在燃料棒棒束的外部,与绕丝紧密接触;保护结构的上端与上管座固定连接,下端与下管座固定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993535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1711369512.5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下端固定式的双面冷却环形燃料棒。该环形燃料棒包括上端塞、下端塞、内包壳、外包壳、环形燃料芯块;其中,内包壳和外包壳嵌套形成的空腔用来容纳环形燃料芯块,内包壳和外包壳上方连接上端塞、下方连接下端塞;所述的环形燃料棒的下端塞通过管状固定件固定在下管座上。本发明环形燃料棒通过管状固定件固定在下管座上,避免了运行过程中夹持燃料棒的弹簧的夹持力减小,造成燃料棒落在下管座上损坏燃料棒的问题。本发明环形燃料棒,能双面冷却,即内外均可以有冷却剂流通,对燃料棒进行冷却。与现有压水堆燃料棒相比,燃料传热面积增大50%,燃料芯块最高温度降低了1000℃,线功率密度增大20%~50%,流动阻力减小20%。
-
公开(公告)号:CN109935361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1711369601.X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燃料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形双面冷却环形燃料组件,目的在于研制设计一种方形双面冷却环形燃料组件,解决现有棒状燃料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裂变气体释放量增大、包壳腐蚀和吸氢增加、燃料芯块肿胀、燃料元件和组件辐照生长加剧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管座、燃料棒、定位格架、下管座、导向管和仪表管;燃料棒、导向管和仪表管插设于定位格架中;定位格架共有多个,沿轴向依次设置;导向管和仪表管的上端与上管座固定连接,下端与下管座固定连接;所述的燃料棒的下端悬空设置,不与下管座接触,使得当燃料棒产生辐照生长时,燃料棒向上下两端膨胀。本发明显著提升了核电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并延长核电厂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