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35357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1711369559.1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燃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环形燃料棒内包壳与端塞焊接的焊接结构。包括内包壳焊接台、母管和外包壳焊接台阶,三者形成中空通管结构;内包壳焊接台阶的台阶为沿着内径方向的环形凸起,用于与环形燃料棒内包壳进行焊接;外包壳焊接台阶的台阶为沿着外径方向的环形凸起,用于与环形燃料棒外包壳进行焊接。通过内包壳与端塞焊接结构台阶将焊点设置于环形燃料中心孔内部,不易形成影响内流冷却剂流道的凸起,进而焊接完成后无需机械加工,降低损坏燃料棒概率。该结构时内包壳与端塞焊接方式适用于焊缝无损检测标准,能够通过射线检测保证焊接质量,提高环形燃料棒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3862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92993.4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IPC: G21C17/022 , G01M99/00 , G21C17/035 , G21C17/112 , G21C15/14 , G21C15/2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辐照孔道传热及冷却的模拟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基座;模拟靶件,用于模拟核反应堆中的轰击中子靶件,包括安装于基座的电加热元件以及导热件,导热件用于传递电加热元件产生的热能;容纳池,用于盛放冷却液;自然循环流道,可拆卸地连接于基座与容纳池之间,自然循环流道套设于模拟靶件外,被构造成使得容纳池内的冷却液在自然循环流道内流经模拟靶件以形成自然循环;强迫循环流道,连接于基座与容纳池之间,强迫循环流道套设于自然循环流道外,被构造成使得容纳池内的冷却液在强迫循环流道内形成强迫循环;测温件,安装于导热件上,以检测导热件在冷却液流动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以模拟检测辐照孔道的导热冷却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855184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06575.1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靶件堆外验证试验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靶件水力特性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试验准备,试验靶件在横截面上认为其是N‑1层结构的套管;试验段是一个带法兰的管状结构,能完全包容试验靶件;针对试验靶件与试验段的N层流道形状设计相适应的堵头;步骤2:总压降试验,测量并记录流动介质通过整个试验靶件总压力变化为P时,回路中的总流量Q;步骤3:分流道流量调节试验,分别测量在其他流道被堵头堵住的情况下,N层流道在同一压降P下的流量值;步骤4:靶件水力特性验证。本发明方法可以直接使用单层流道试验回路,准确有效的测量出多层流道的流量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113405686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546448.3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温度测量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预设条件下对处于目标状态的包壳进行鼓胀爆破得到包壳的爆破口的参考位置;根据参考位置设置第一测量位置,第一测量位置与参考位置错开,每个第一测量位置设置有第一测温元件;在预设条件下对设置有第一测温元件的包壳进行鼓胀爆破得到第一数据以及包壳的待测位置;获取包壳在预设条件下的插值基础数据;根据第一数据、插值基础数据对待测位置进行插值处理得到表征温度。该方法不需要测温元件直接对爆破口处的温度进行测量,第一测温元件受到的冲击较小,测得的温度数据较为准确,通过爆破口以外的位置处的温度对待测位置进行插值处理间接地得到表征温度,能够较为准确地测得表征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718309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1116368.3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溶胶沉积转移装置。为了更好的研究气溶胶粒子的沉降机理,很有必要对试验主容器内的气溶胶粒子沉积样品盘进行多结构的设计。本发明包括:样品转移机构、样品盘、样品盘支撑台、试验容器、侧开门、进气管。样品转移机构包括下固定平台、升降机构、上固定平台、导轨、固定夹持机构。样品盘包括四种:圆形样品盘,圆柱样品盘,拐角样品盘,薄片样品盘。本发明通过不同的夹持臂种类,可以实现对多种形态的沉积样品盘进行夹持,并且通过夹持臂与沉积样品盘接触面的柔性设计保证夹持过程的平稳,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气溶胶粒子在夹持过程的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3405681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544805.2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反应堆测量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燃料包壳的热电偶夹持装置,包括夹持件,夹持件上形成有条形孔,夹持件围设形成有用于容纳燃料包壳和热电偶的夹持空位;以及锁定件,锁定件穿设于条形孔并与夹持件连接,以使夹持件夹持热电偶于燃料包壳上;燃料包壳膨胀时,锁定件可沿条形孔滑动,以使夹持空位增大,且热电偶与燃料包壳接触。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燃料包壳的热电偶夹持装置,能使燃料包壳在自由鼓胀的前提下,全程进行热电偶接触测温,有效避免了通过在燃料包壳上焊接热电偶的方式测温对燃料包壳强度的影响,实现了在不改变燃料包壳结构强度的情况下更精确地测量燃料包壳外壁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405680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544768.5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管道测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管道内壁的热电偶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件,所述夹持件为未闭合的环状弹性结构,所述夹持件的外壁具有容纳所述热电偶的限位槽,所述夹持件用于将所述热电偶固定于所述管道的内壁;以及推送件,所述推送件可拆卸地与所述夹持件连接,以将所述夹持件推入至所述管道内的预设位置,所述推送件退出所述管道内时能够与所述夹持件分离。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管道内壁的热电偶夹持装置,不通过焊接的方式简便地将热电偶放置到需要测温的管道内壁,省去了热电偶焊接工序,大大降低了管道内壁测温的操作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935361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711369601.X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燃料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形双面冷却环形燃料组件,目的在于研制设计一种方形双面冷却环形燃料组件,解决现有棒状燃料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裂变气体释放量增大、包壳腐蚀和吸氢增加、燃料芯块肿胀、燃料元件和组件辐照生长加剧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管座、燃料棒、定位格架、下管座、导向管和仪表管;燃料棒、导向管和仪表管插设于定位格架中;定位格架共有多个,沿轴向依次设置;导向管和仪表管的上端与上管座固定连接,下端与下管座固定连接;所述的燃料棒的下端悬空设置,不与下管座接触,使得当燃料棒产生辐照生长时,燃料棒向上下两端膨胀。本发明显著提升了核电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并延长核电厂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4332198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440165.0
申请日:2014-09-01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7/10 , G21C17/0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放射性核素γ活度在线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γ射线探测器、γ谱仪和计算机,所述γ射线探测器用于获取与核电厂一回路系统相连的辅助系统管道中各种放射性核素γ活度数据,所述γ谱仪用于从所述γ射线探测器获取所述各种放射性核素γ活度数据后进行核素的全能谱分析,所述计算机用于获取所述γ谱仪的分析结果并对该分析结果进行处理。该系统可布置在核电厂辅助厂房,通过γ射线探测器中的高纯锗γ探头对准与核电厂一回路系统相连的辅助系统管道,可在不接触、不破坏回路系统压力边界的情况下进行测量,不影响反应堆本身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2097136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010533894.2
申请日:2010-11-02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反应堆控制棒导管固定装置,一种核反应堆控制棒导管固定装置,包括控制棒导管下端的下接头、及下连插座,所述下接头插入下连插座。所述下连插座为正八边形筒状结构,其上端相间隔的四个侧面上开有位于同一轴线上的导向槽和弹簧钩插孔。所述下接头分为三段,上段是中间开有圆筒的长方体形状,中段是正八边形筒状。所述弹簧钩由弹簧钩本体和钩体组成,所述弹簧钩本体上设置有螺孔,所述钩体下方有斜面凸块。本发明提供的核反应堆控制棒导管固定装置能够实现控制棒导管的安全固定,并具有拆装方便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