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16918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11293191.1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3/05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放射性样品的中子照相的检测系统,包括:样品控制装置,所述放射性样品连接于所述样品控制装置,样品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放射性样品的姿态以使所述放射性样品的不同位置位于所述中子束的入射路径上;成像装置,所述成像装置包括多个成像屏组件和成像屏控制机构。其中,所述成像屏组件具有成像位置,所述成像位置与所述放射性样品的安装位置相对应,各所述成像屏组件在所述成像位置接收穿透各不同姿态下的所述放射性样品后的中子束,用于检测所述放射性样品的不同位置;所述成像屏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成像屏组件运动至所述成像位置或者远离所述成像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627585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910062118.X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IPC: G21F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子单色器屏蔽系统,该中子单色器屏蔽系统包括:屏蔽转鼓,具有一容置空间以容纳单色器,该屏蔽转鼓包含:若干块层叠的屏蔽块;复合楔形块结构,该复合楔形块结构沿着径向分布有至少两层的楔形块结构,每层楔形块结构中包含多个楔形块;以及楔形块提升装置,设置于最高层屏蔽块上,与复合楔形块结构中的楔形块的位置一一对应;其中,通过利用楔形块提升装置提升不同位置处的楔形块,为不同的单色器起飞角提供中子出射孔道。复合楔形块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屏蔽开口尺寸,进而减少非中子路径上的开口的尺寸,能够大大提升屏蔽效果、降低谱仪的本底进而提高谱仪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671513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811618906.4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散角连续可调的中子准直器结构及其标定方法,中子准直器结构包括:若干片中子吸收层平行设置,每片中子吸收层的上、下方均固定有调整柱;调整滑块,为一中空框结构,设置于若干片中子吸收层外部;其中,该调整滑块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与中子吸收层对应数量的调整槽,各个调整槽之间的间距沿着中子吸收层平行设置的方向呈渐变分布,中子吸收层的调整柱伸入该调整槽内;以及驱动结构,用于驱动该调整滑块沿着中子吸收层平行设置的方向进行移动,以改变调整柱在调整槽中所处的位置使中子吸收层的间距发生变化,从而实现中子发散角的连续调节。该结构可实现发散角按需调整,满足各种中子实验要求,节约中子束流时间和经费。
-
公开(公告)号:CN109671513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811618906.4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散角连续可调的中子准直器结构及其标定方法,中子准直器结构包括:若干片中子吸收层平行设置,每片中子吸收层的上、下方均固定有调整柱;调整滑块,为一中空框结构,设置于若干片中子吸收层外部;其中,该调整滑块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与中子吸收层对应数量的调整槽,各个调整槽之间的间距沿着中子吸收层平行设置的方向呈渐变分布,中子吸收层的调整柱伸入该调整槽内;以及驱动结构,用于驱动该调整滑块沿着中子吸收层平行设置的方向进行移动,以改变调整柱在调整槽中所处的位置使中子吸收层的间距发生变化,从而实现中子发散角的连续调节。该结构可实现发散角按需调整,满足各种中子实验要求,节约中子束流时间和经费。
-
公开(公告)号:CN109659061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617556.X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IPC: G21K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散角连续可调的中子准直器结构及其标定方法,中子准直器结构包括:中子屏蔽和吸收外壳;滑轨,固定于中子屏蔽和吸收外壳内部;第一中子准直器,固定安装于滑轨上;第二中子准直器,安装于滑轨上,沿着滑轨可进行移动,以改变中子入射方向对应的中子吸收层长度,从而实现中子发散角的连续调节;以及驱动结构,用于驱动第二中子准直器沿着滑轨进行移动。该中子准直器结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大大减少准直器的更换频率从而节约了宝贵的中子束流时间,同时减少所需准直器的数量从而节约大量的购置经费。
-
公开(公告)号:CN102243899B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110179587.3
申请日:2011-06-28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燃料棒的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中子照相无损检测专用核燃料元件转移容器。该容器包括具有屏蔽功能的筒体,筒体上端设有上盖,筒体的底部设有开口,开口内设置屏蔽块;所述上盖的内侧连接用于控制核燃料元件上下运动的机械装置。本发明能够在转移元件时使燃料元件处在一个具有屏蔽作用的空间内,使转移操作更加安全可靠;同时,在对燃料元件进行中子照相检测时,该转移容器内的机械装置能够带动燃料元件上下移动,从而调整燃料元件在检测时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279409B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10179455.0
申请日:2011-06-28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IPC: G01T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子束流定位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中子束流位置探测仪。其结构包括用于将中子影像转化成可见光影像的闪烁屏,闪烁屏后侧设有用于将可见光折射到相机的反射镜,反射镜折射的光线经过镜头汇聚到CCD相机,其中,所述的反射镜共有两块,两块反射镜平行设置且与闪烁屏形成一定的夹角;闪烁屏和第一反射镜设置于探测头腔内,第二反射镜设置在探测腔的后端,镜头和CCD相机位于相机腔内;探测头腔、探测腔、相机腔顺次连接,并共同设置在移动平台上。本发明使用模块化设计,可满足不同测量环境的空间要求,且能够大幅提高定位的效率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352076B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110179546.4
申请日:2011-06-28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使用雾化器制备热中子闪烁体转换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含10B的化合物和发光材料按照重量比为1∶1-9的比例混合,并加入到重量为含10B的化合物和发光材料总重量的0.25-1倍的粘合剂中,混合均匀,再加入稀释剂稀释;步骤2,将步骤1中稀释好的混合物加入到雾化器的容器瓶中,在厚度为0.2-0.8mm的铝制薄板上均匀形成厚度为200-500μm的制备膜;步骤3,将步骤2所得制备膜在室温下放置至粘合剂完全固化,完成制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得的热中子闪烁体转换屏对热中子的探测效率较高,厚度适宜,因而具有良好的光输出效果,此外,该热中子闪烁体转换屏具有较好的强度,不易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02313754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110179553.4
申请日:2011-06-28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使用漆膜制备器制备热中子闪烁体转换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含10B的化合物和发光材料按照重量比为1∶1-9的比例混合,并加入到重量为含10B的化合物和发光材料总重量的0.25-1倍的粘合剂中,混合均匀,再加入稀释剂稀释;步骤2,将步骤1中稀释好的混合物放到厚度为0.2-0.8mm的铝制薄板上,使用漆膜制备器将所述混合物均匀展开成厚度为200-500μm的制备膜;步骤3,将步骤2所得制备膜在室温下放置至粘合剂完全固化,完成制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得的热中子闪烁体转换屏对热中子的探测效率较高,厚度适宜,因而具有良好的光输出效果,此外,该热中子闪烁体转换屏具有较好的强度,不易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02279409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10179455.0
申请日:2011-06-28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IPC: G01T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子束流定位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中子束流位置探测仪。其结构包括用于将中子影像转化成可见光影像的闪烁屏,闪烁屏后侧设有用于将可见光折射到相机的反射镜,反射镜折射的光线经过镜头汇聚到CCD相机,其中,所述的反射镜共有两块,两块反射镜平行设置且与闪烁屏形成一定的夹角;闪烁屏和第一反射镜设置于探测头腔内,第二反射镜设置在探测腔的后端,镜头和CCD相机位于相机腔内;探测头腔、探测腔、相机腔顺次连接,并共同设置在移动平台上。本发明使用模块化设计,可满足不同测量环境的空间要求,且能够大幅提高定位的效率和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