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9107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30532.4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产生高流强He2+离子的ECR离子源的磁体系统,该系统利用原有2.45GHzECR离子源的结构空间,增加了由径向磁场和切向磁场交替布设组成的约束磁场,其特点是:该约束磁场形成的约束区域近乎等于放电腔正中间产生氦二正离子的共振区域,通过约束磁场将氦正离子和电子约束在放电腔正中间的共振区域内,提高了氦二正离子在共振区域混合束中的比例;在原本只适合产生单电荷态的低频ECR离子源中加入了径向切向约束磁铁,产生了中等电荷态的高流强的氦二正离子,在提高氦二正的产量和降低成本二者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52151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830824.1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产生强流α粒子、H2+粒子的ECR离子源,包括:沿着轴向依次布设的微波系统、放电腔、引出结构,以及沿着放电腔径向依次布设的磁体系统和调节装置;所述的磁体系统包括布设在放电腔外部的多峰约束磁铁以及布设在多峰约束磁铁外部的螺线管线圈;所述螺线管线圈的内径和外径均相同;其特点是:所述的放电腔为材料可变的放电腔;所述的多峰约束磁铁为动态可变的多峰约束磁铁;所述的螺线管线圈为位置可调的电磁线圈。本发明在产生α粒子的同时,兼顾H2+粒子。在产生α粒子时,加入多峰约束磁铁增强磁约束,提高α粒子占比;在产生H2+粒子时去掉多峰约束磁铁,放电腔内壁选用高复合系数材料钽,从而H2+粒子比例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72999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80955.6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目标一次谐波进行全超导回旋加速器磁场垫补的方法;包括:确定目标一次谐波的分布要求;确定用于产生目标一次谐波的超导线圈组:将一组线圈组成超导线圈组;获得每一超导线圈组的调节方案和总的调节方案数量m:确定径向测量点的位置、数量以及总的谐波分量数n,基于傅里叶分析,建立基于单位电流调节量以及总的谐波分量n和总的调节方案数m的一次谐波的垫补矩阵A;基于傅里叶分析,建立基于总的谐波分量n的目标一次谐波幅度矩阵B;列出垫补方程B=AX,并求解X,X为调节方案的叠加系数的矩阵;本发明以一个线圈组为单位进行磁场垫补,一组线圈形成的一次谐波更能表达磁场的分布形状,也就更能代替常规的镶条垫补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71203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30466.8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2.45GHzECR离子源动态放电腔的引出结构,该引出结构由包括两个地电极在内的内外嵌套的四根圆柱形电极组成;该内外嵌套的四根圆柱形电极组成引出区的两段加速区域;该两段加速区域用于调整引出区的场线分布;抑制极3和第二地电极4之间的减速区域用于抑制反向加速至源内的电子;第一电极2以防止抑制极电源上负载过高而导致损坏。该四根电极之间的间隙d和各自的半径r随着动态放电腔内径的尺寸变化而变化。本发明通过在等离子体电极和抑制电极之间加入一个地电极,使得引出口离子经过两次加速过程,改变了原有引出结构的场线分布,由于在等离子体电极1和抑制极3之间增加地电极,避免引出口电场磁场过大导致打火现象频繁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8571727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830465.3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He2+的动态ECR离子源放电腔,该ECR离子源放电腔包括:馈入部分、离子源部分、引出部分;馈入部分依次设有微波系统、微波窗、以及进气口;离子源部分包括外层的磁体系统以及内层的放电腔;其特点是:在外层的磁体系统以及内层的放电腔之间还设有直径可调的放电腔内衬,该等离子体电极柱与等离子体电极盘之间为螺纹连接;该等离子体电极柱伸进放电腔的长度能够随着放电腔内衬直径的变化而变化,本发明通过适当减小放电腔的直径进而提高引出的流强,同时改变等离子体电极柱伸入放电腔的距离,从而改变等离子体电极柱所在位置的磁场强度,解决放电腔引出口磁场强度过大时,引出口出现高压打火的现象和束流发射度增大的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