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22489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410397169.5

    申请日:2014-08-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包含以下顺序的步骤:继电保护装置上电;赋值给行波保护定值△1、△2;测量保护安装侧接地极线路电压UdN;计算接地极电压平均值UdN-AVG;判断是否满足UdN-AVG>△1或-UdN-AVG>△1:若满足则进入下一步骤,若不满足则重复本步骤;测量接地极电压单向变化时间 判断是否满足 若满足且UdN-AVG>△1则为故障极为负极,若满足且-UdN-AVG>△1则故障极为正极,若不满足则为暂态扰动。本发明的方法,不需换流站或正负极线间通信,动作迅速可靠,且在单极降压运行时仍可保证耐受较高的过渡电阻。(56)对比文件韩昆仑等.直流线路行波保护特征量动态特性与整定研究《.电网技术》.2013,第37卷(第1期),第255-260页.Huang Min.A Method for Fault PoleSelection of Two HVDC Systems on the SameTower《.2011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Advanced Power System Automation andProtection》.2011,第1732-1735页.

    组合式恒温恒湿控制风柜及无露点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02386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1710483537.1

    申请日:2017-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恒温恒湿控制风柜及无露点控制方法,包括新风进口、回风进口、粗效过滤器、预热器、冷水盘管、再热器、加湿器、送风机、中效过滤器和出风口;新风进口、回风进口和粗效过滤器设置在混合粗效过滤段;预热器、冷水盘管、再热器、加湿器、送风机和中效过滤器分别设置在预热段、冷却挡水段、再热段、加湿段、送风机段和中效过滤段;出风口设置在送风段;冷水盘管通过冷冻水供回水管连接外部集中空调冷源系统。出风口用于除去粗效过滤没有去除和经过送风机产生的粉尘颗粒;预热器用于加热新风回风混合后的空气,保证室内温度控制;再热器用于控制室内温度精度。该发明提高室内温湿度的控制精度的同时实现系统节能稳定地运行。

    一种单级混合工质低温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66491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510468973.2

    申请日:2015-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级混合工质低温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气液分离器单元、压缩机单元、油分离器单元、风冷冷凝器单元、干燥器单元、回热器单元、节流单元、蒸发器单元。还包括一个对制冷剂质量流量以及循环组分浓度的调节系统,其包括:第一常闭电磁阀、第三常闭电磁阀、高沸点工质调节罐、第四常闭电磁阀、控制单元、第二常闭电磁阀、低沸点工质调节罐;通过控制单元采集压缩机单元吸排气压力以及调节罐的压力参数,并对电磁阀输出控制指令,对制冷系统中的混合工质流量及组分比例进行调节,使得单级混合工质低温制冷系统能够高效、稳定地制取低温。

    一种减少制冷剂充灌量的空调室外机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66681B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510021432.5

    申请日:2015-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制冷剂充灌量的空调室外机及其方法,包括上集管、下集管、竖直换热管,竖直换热管的上端具有一个伸入到上集管管体内部的伸入段,伸入段设有气液分离孔和布液孔,气液分离孔的位置高于布液孔的位置,气液分离孔和布液孔构成气液分离及布液结构;空调室外机作为冷凝器时,各竖直换热管中的制冷剂冷凝液膜厚度减薄,积存的制冷剂液体量减少,使空调机组制冷剂充灌量减少;同时使制冷剂侧冷凝换热系数增大,换热效率提高;作为蒸发器时,节流后的制冷剂经预换热器后,进入上集管再经气液分离及布液结构将气液分离同时布液,可使液体均匀分布在各个竖直换热管的管内壁,可保证较大的蒸发换热系数。且能满足换热和回油的要求。

    一种单阀无级调节混合工质循环浓度的制冷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54063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167874.6

    申请日:2014-04-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1/04 F25B2400/16 F25B2600/05 F25B2600/25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阀无级调节混合工质循环浓度的制冷系统及其方法,包括压缩机单元、冷凝冷却器单元、回热换热器单元、节流单元和蒸发器单元,输入参数为压缩机排气压力值、回热换热器入口温度值、回热换热器出口温度值、节流单元入口温度值、节流单元出口温度值、蒸发器出口温度值,输出参数为可控通路工质循环浓度和流量调节单元无级调节阀门发生相应动作的指令。对应混合工质制冷系统不同工况和调节的要求,该系统的调节和控制机构根据预先设定值与输入参数作比较,通过无级调节阀门调节储液罐的液位改变或维持制冷系统工质循环浓度,使得制冷系统在不同工况下均可以实现高效、稳定、可靠运行。

    一种过热段和冷凝段分置的蒸发式冷凝换热器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90316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468842.4

    申请日:2015-07-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4 F25B2339/0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热段和冷凝段分置的蒸发式冷凝换热器及其方法,包括蛇形过热蒸气冷却段、水平布置的上集气管、水平布置的下集液管、竖降膜冷凝换热管;竖降膜冷凝换热管有多根,并且相互间隔分布在上集气管与下集液管之间;蛇形过热蒸气冷却段为U型管,该U型管的进口连接压缩机,出口连接上集气管,各竖降膜冷凝换热管的上端均套装有一个带斜槽的导流布水器,冷却水通过斜槽沿斜切线方向流出,并分布在竖降膜冷凝换热管的外表面上。本冷凝换热器的各竖降膜冷凝换热管中的制冷剂冷凝液膜厚度减薄,积存的制冷剂液体量减少,使制冷剂充灌量减少。同时使得制冷剂侧冷凝换热系数增大,换热效率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