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62832B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010581009.8
申请日:2010-12-09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一种基于微扰动信号低频振荡模式辨识的电力系统在线预警方法,能够对单一量测点单一数据窗口采用滑动平均自回归模型进行量测点低频振荡模式分析计算,再对多个量测点多个数据窗口的计算结果通过聚类分析工具,进行计算得到并保存全网范围的低频振荡模式的振荡频率和阻尼比结果,然后根据预警阈值条件进行判断是否需要发出预警信息,并与大扰动监测告警方式实现配合。本发明方法可以充分挖掘电力系统运行时大量实测微扰动信号包含的振荡模式信息,为系统运行提供在线预警。同时本发明方法实现了对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式的连续监测,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可用于揭示大规模实际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机理及影响因素。
-
公开(公告)号:CN102062832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581009.8
申请日:2010-12-09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一种基于微扰动信号低频振荡模式辨识的电力系统在线预警方法,能够对单一量测点单一数据窗口采用滑动平均自回归模型进行量测点低频振荡模式分析计算,再对多个量测点多个数据窗口的计算结果通过聚类分析工具,进行计算得到并保存全网范围的低频振荡模式的振荡频率和阻尼比结果,然后根据预警阈值条件进行判断是否需要发出预警信息,并与大扰动监测告警方式实现配合。本发明方法可以充分挖掘电力系统运行时大量实测微扰动信号包含的振荡模式信息,为系统运行提供在线预警。同时本发明方法实现了对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式的连续监测,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可用于揭示大规模实际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机理及影响因素。
-
公开(公告)号:CN102013703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10581036.5
申请日:2010-12-09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量测注入的发电机模型参数校核方法,首先利用广域测量系统对发电机机端实时相量数据进行机端电压跌落事件在线检测,通过读取机端电压跌落事件对应的故障数据,对故障电压进行故障前、后稳态拟合,利用故障前稳态数据实现待分析发电机的动态仿真初始化,并使用量测注入的方式构造受控电压源,通过受控电压源与发电机模型联立方式进行动态仿真,并对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数值相似度和趋势相似度的计算,最后根据相似度计算结果判断仿真计算所采用的发电机模型参数是否可用于电力系统机电动态过程的仿真计算。本发明实现了对发电机模型参数可用性的判断,为发电机模型参数测试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2055201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1010581010.0
申请日:2010-12-09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一种基于微扰动信号振荡模式辨识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机理分析方法,本发明方法利用低频振荡事故过程中微扰动辨识结果提供的振荡成分为电网低频振荡事故的振荡机理类型判断提供依据。同时通过对给定运行时间段内微扰动辨识计算得到的全网低频振荡模式振荡频率和阻尼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系统运行薄弱环节及潜在振荡源。通过对给定运行时间段内微扰动辨识计算得到的全网低频振荡模式振荡频率和阻尼比结果与系统运行条件参数之间进行多变量关联分析,建立全网振荡模式特征变化与系统运行条件参数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为系统运行调整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2013703B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010581036.5
申请日:2010-12-09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量测注入的发电机模型参数校核方法,首先利用广域测量系统对发电机机端实时相量数据进行机端电压跌落事件在线检测,通过读取机端电压跌落事件对应的故障数据,对故障电压进行故障前、后稳态拟合,利用故障前稳态数据实现待分析发电机的动态仿真初始化,并使用量测注入的方式构造受控电压源,通过受控电压源与发电机模型联立方式进行动态仿真,并对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数值相似度和趋势相似度的计算,最后根据相似度计算结果判断仿真计算所采用的发电机模型参数是否可用于电力系统机电动态过程的仿真计算。本发明实现了对发电机模型参数可用性的判断,为发电机模型参数测试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2055201B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010581010.0
申请日:2010-12-09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一种基于微扰动信号振荡模式辨识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机理分析方法,本发明方法利用低频振荡事故过程中微扰动辨识结果提供的振荡成分为电网低频振荡事故的振荡机理类型判断提供依据。同时通过对给定运行时间段内微扰动辨识计算得到的全网低频振荡模式振荡频率和阻尼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系统运行薄弱环节及潜在振荡源。通过对给定运行时间段内微扰动辨识计算得到的全网低频振荡模式振荡频率和阻尼比结果与系统运行条件参数之间进行多变量关联分析,建立全网振荡模式特征变化与系统运行条件参数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为系统运行调整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1409442B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0810227216.6
申请日:2008-11-25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路后备保护方法。其利用现有的广域测量系统实现对全网范围内的所有安装有PMU的线路首末端电压、电流相量的同步实时量测,在广域测量系统主站基于这些数据,采用元件分相电流差动保护的判别方法,准确判断出故障发生的具体线路。然后通过在WAMS主站增加的控制服务器,将故障线路跳闸信号即时下发到变电站的线路跳闸执行单元。利用通讯系统和主站判断决策系统的固有延迟,实现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时间配合。从而,实现在线路主保护失灵的情况下,后备保护快速动作并具有可靠的选择性。在开关拒动的情况下,通过拓扑分析,选择所有相邻线路进行开断。
-
公开(公告)号:CN101409442A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810227216.6
申请日:2008-11-25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路后备保护方法。其利用现有的广域测量系统实现对全网范围内的所有安装有PMU的线路首末端电压、电流相量的同步实时量测,在广域测量系统主站基于这些数据,采用元件分相电流差动保护的判别方法,准确判断出故障发生的具体线路。然后通过在WAMS主站增加的控制服务器,将故障线路跳闸信号即时下发到变电站的线路跳闸执行单元。利用通讯系统和主站判断决策系统的固有延迟,实现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时间配合。从而,实现在线路主保护失灵的情况下,后备保护快速动作并具有可靠的选择性。在开关拒动的情况下,通过拓扑分析,选择所有相邻线路进行开断。
-
公开(公告)号:CN102680784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163020.1
申请日:2012-05-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华中电力调控分中心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调度中心广域测量系统联合低频振荡监测方法。该方法在多个调度中心的广域测量系统中,选择一个为联合振荡监视主站,其余调度中心的广域测量系统为子站。当任何子站或主站监测到低频振荡发生时,触发全网联合低频振荡分析。各子站分别对各自的测点进行频谱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汇总到主站进行全网的振荡节点同调分群、计算各节点对振荡的相对贡献程度等模态分析,分析的全局结果返回给各子站,并采用渲染图方式进行可视化展示。该方法使得各调度中心广域测量系统均能对影响到自身电网的低频振荡事件及时获知振荡的范围、节点分群情况、分界面位置、自身电网机组对振荡的参与程度等详细的振荡模态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1764428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0910241982.2
申请日:2009-12-16
Applicant: 东北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861 , Y04S40/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智能报告系统安全防护方法,包括基于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的智能报告系统的系统架构;智能报告系统的安全策略;智能报告系统与外界数据交互的安全技术。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用以解决电力系统中缺少安全自动装置智能报告系统安全防护的难题,构建的系统作为智能报告系统的防护手段,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水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