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98048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1340849.4
申请日:2022-10-29
Applicant: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洋大气环境多因素耦合模拟加速试验方法及系统。金属材料按照预设的试验谱开展加速试验,试验谱包含单次循环持续时间为24h的酸性盐雾试验—湿热试验外循环,其中,酸性盐雾试验按照“喷雾3h—干燥1h”的方式内循环3次,湿热试验的单次循环持续时间为12h;金属结构在此基础上还需交替开展当量X时间使用强度的工况载荷试验。本发明综合考虑了海洋大气环境中金属腐蚀主要敏感因素的交互影响,突出了干湿交替、酸性大气‑盐雾耦合效应或环境‑载荷的耦合效应,与金属材料及结构的实际环境效应相吻合,有效地提高了加速试验结果与自然环境试验结果的相关性,可真实再现金属材料及结构的环境损伤历程。
-
公开(公告)号:CN11604665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573722.7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测微合金化镁合金腐蚀性能对热处理响应的方法,步骤包括:确定镁合金体系形成的能承受热处理的稳定第二相;获取镁合金体系的稳定第二相的形成能,结合形成能确定杂质元素/杂质化合物在稳定第二相中的析出倾向;获取稳定第二相与镁基体之间的伏特电位差A,并与杂质元素/杂质化合物相对于镁基体的伏特电位差B进行对比,根据比较结果评估杂质元素在稳定第二相中析出对微合金化镁合金腐蚀性能的响应程度。采用本发明的方案,不仅能够判断热处理过程是否会对微合金化镁合金的腐蚀性能产生影响,而且能够预测热处理过程中杂质析出对微合金化镁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有利于更合理地优化微合金化镁合金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5753014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86394.X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IPC: G01M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OLED显示系统在温湿度环境下的薄弱环节判断方法,包括:制备OLED微型显示系统的各色OLED发光器件和对应的各色OLED发光材料薄膜;根据试验参数对系统、发光器件和发光材料薄膜分别进行低温、高温和高温高湿试验,分别测量不同层级试样在低温、高温和高温高湿环境下的显示性能参数;对于同一试样,分别用高温和高温高湿环境下的显示性能参数除以低温环境下的显示性能参数,得到系数m和n,并进一步得到系数n/m;比较不同层级试样的系数m、n和n/m,分别判断高温、高温高湿及高湿对不同层级试样的影响和薄弱环节。本发明能够将不同温湿度环境对OLED微型显示系统‑元器件‑材料不同层级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并找出薄弱环节。
-
公开(公告)号:CN11728861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34354.8
申请日:2023-09-24
Applicant: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低温‑工况载荷交互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包括试验箱和立式加载机构,在立式加载机构侧方设置有轨道,试验箱的温度适应范围为‑150℃~100℃,试验箱配合在轨道上且能够顺着轨道移动、停止在设定位置;试验箱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同轴布置的一对通孔,立式加载机构的加载杆能够伸入、精密配合在通孔中且能够顺着通孔上下移动;试验方法步骤包括:控制试验箱顺着轨道移动到目标位置后停止并固定,控制立式加载机构运行,使加载杆端部伸入试验箱内的指定位置;安装好试验样品后按照预设的试验普开展环境试验。本发明不仅能够用于超低温‑工况载荷交互试验,而且能够用于开展普通环境载荷试验,同时能够实现多种试验系统的快速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977986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29146.4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寒/极地装备承力结构及其材料低温‑工况载荷耦合试验方法,步骤包括:确定试验对象的试验谱,确定试验参数,包括试验温度、低温暴露持续时间、疲劳循环加载次数、交互循环周期,按照确定的试验参数和试验谱开展试验。采用本发明的方案,能够全面真实反映高寒或极地装备结构及其材料的实际环境损伤历程,能够真实模拟再现“地面停放+执行任务”交替过程中低温环境与低温疲劳的协同效应,加速装备结构损伤进程,便于评价单纯低温、低温‑低温疲劳耦合作用对试样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6046653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211573722.7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测微合金化镁合金腐蚀性能对热处理响应的方法,步骤包括:确定镁合金体系形成的能承受热处理的稳定第二相;获取镁合金体系的稳定第二相的形成能,结合形成能确定杂质元素/杂质化合物在稳定第二相中的析出倾向;获取稳定第二相与镁基体之间的伏特电位差A,并与杂质元素/杂质化合物相对于镁基体的伏特电位差B进行对比,根据比较结果评估杂质元素在稳定第二相中析出对微合金化镁合金腐蚀性能的响应程度。采用本发明的方案,不仅能够判断热处理过程是否会对微合金化镁合金的腐蚀性能产生影响,而且能够预测热处理过程中杂质析出对微合金化镁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有利于更合理地优化微合金化镁合金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5598048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340849.4
申请日:2022-10-29
Applicant: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CN)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金属材料、结构海洋大气环境多因素耦合模拟加速试验方法及系统。金属材料按照预设的试验谱开展加速试验,试验谱包含单次循环持续时间为24h的酸性盐雾试验—湿热试验外循环,其中,酸性盐雾试验按照“喷雾3h—干燥1h”的方式内循环3次,湿热试验的单次循环持续时间为12h;金属结构在此基础上还需交替开展当量X时间使用强度的工况载荷试验。本发明综合考虑了海洋大气环境中金属腐蚀主要敏感因素的交互影响,突出了干湿交替、酸性大气‑盐雾耦合效应或环境‑载荷的耦合效应,与金属材料及结构的实际环境效应相吻合,有效地提高了加速试验结果与自然环境试验结果的相关性,可真实再现金属材料及结构的环境损伤历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