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波暗室电磁场静区参数的测量及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4797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058453.5

    申请日:2023-08-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波暗室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波暗室电磁场静区参数的测量及计算方法,包括S1、采用全向天线测量电磁场静区接收电平,形成空间路径‑接收电平的对应数列;S2、采用等间隔的第一空间分辨率,得到稀疏抽样波形,快速傅里叶变换形成空间谱计算序列的原始序列,作补零操作形成补零后序列,进行反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稀疏抽样恢复波形;S3、基于步骤S2中得到的所述稀疏抽样恢复波形对电磁场静区参数进行计算。本发明采用“稀疏抽样恢复波形”,大大减少了采样点位,但可以达到很高的波形保真度,可以检出“原始波形”对应的峰值,且得到的锥削和纹波曲线细节更丰富,提升了测试效率,节约测试时间。

    一种电子通信设备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19838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0989484.2

    申请日:2020-0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通信设备的测试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设备测试技术领域,既能够开展无线通信设备的OTA(空口辐射)方式测试,也能够进行电子通信设备的电磁兼容测试,功能多、占地面积小、覆盖频率宽且操作简便;该装置为渐变同轴结构;所述渐变同轴结构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导体和外导体,所述内导体设于所述外导体内部,且两者之间具有封闭的绝缘空间;所述内导体和所述外导体的横截面均具有渐变性质;渐变性质具体为:横截面沿一个方向逐渐变大、逐渐缩小或者先变大再缩小,变大或缩小的过程是线性的或者非线性的;该装置包括单锥结构和双锥结构两种形式。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于电子通信设备OTA测试和电磁兼容测试的过程中。

    一种天线和无源器件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30996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011521327.5

    申请日:2020-1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线和无源器件的测量方法,涉及通信测量技术领域,适用场景多,频率范围从100M到40GHz,操作便捷、成本低;该方法步骤包括:S1、将待测器件置于所述测试计量装置内,并将待测器件与接收功率测量仪器连接,用于测量接收功率;S2、将所述测试计量装置的馈入端与连续波馈入仪器连接,用于向所述测试计量装置内馈入所需的连续波;S3、启动接收功率测量仪器和连续波馈入仪器,开始测量;S4、根据馈入连续波的功率计算待测器件所处位置的电场强度;该变同轴结构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导体和外导体,以及设于两者之间的空气腔;待测器件设于空气腔内。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于多种通信测量试验的过程中。

    防护等级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4971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363247.3

    申请日:2024-0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护等级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防护等级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生成高压快沿脉冲信号;其中,高压快沿脉冲信号是由脉冲信号发生器生成的;将高压快沿脉冲信号转换为脉冲电磁场;其中,脉冲电磁场是由场路转换装置转换生成的;根据电磁脉冲阶梯防护等级,对应设置脉冲电磁场的脉冲场强,确定待测电子设备在相应脉冲电磁场中能够正常工作的电磁脉冲防护等级,完成对待测电子设备防护等级的测试。本发明能够为强场电磁安全防护测试提供高场强、快边沿的脉冲电磁场环境,助力寻找电子设备的电磁防护薄弱环节,提升集成电路、器件、通信设备或者其他电子设备的电磁防护能力。

    一种电磁辐射分析仪计量评测的装置、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999689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010846421.1

    申请日:2020-08-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磁辐射分析仪计量评测的装置、方法和应用,包括调制信号发生单元,用于产生模拟调制信号或数字调制信号;电磁辐射分析仪作为计量评测对象;连续波场强传递标准装置用于在计量中传递连续波电磁辐射的量值;电磁场单元,同时具有电场和磁场的空间,用于馈入连续波信号和调制信号;功率测量单元,用于测量电磁场单元内,连续波信号和调制信号的馈电功率,获取电磁场功率通过密度读数值;计量评测单元,通过连续波信号的馈电功率和电磁场功率通过密度读数值,对调制信号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对调制信号的电磁场功率通过密度读数值和电磁场功率通过密度标准值进行对照,实现电磁辐射分析仪的计量评测。

    一种激励射频有源器件的方法及输入优化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856477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811583459.3

    申请日:2018-1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激励射频有源器件的方法及输入优化测试系统,射频有源器件包括非线性器件或非线性器件组,具有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该方法包括调节并记录系统输入信号参数,记录系统输出信号参数;建立系统输出信号参数和系统输入信号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设定系统输出信号的优化目标,利用优化控制算法,得到系统输出信号参数满足优化目标时所对应的系统优化输入信号参数。本发明不使用单纯一个频率的连续波作为载波,而使用基波和特定设计的谐波的组合作为信号的载波,同时使用未失真基带信号的设置一定时延的幂指数多项式作为预失真的基带信号;将“载波预失真技术”及“载波与基带联合预失真技术”结合起来。

    一种激励射频有源器件的方法及输入优化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856477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11583459.3

    申请日:2018-1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激励射频有源器件的方法及输入优化测试系统,射频有源器件包括非线性器件或非线性器件组,具有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该方法包括调节并记录系统输入信号参数,记录系统输出信号参数;建立系统输出信号参数和系统输入信号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设定系统输出信号的优化目标,利用优化控制算法,得到系统输出信号参数满足优化目标时所对应的系统优化输入信号参数。本发明不使用单纯一个频率的连续波作为载波,而使用基波和特定设计的谐波的组合作为信号的载波,同时使用未失真基带信号的设置一定时延的幂指数多项式作为预失真的基带信号;将“载波预失真技术”及“载波与基带联合预失真技术”结合起来。

    一种电波暗室参数的确定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9222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55963.7

    申请日:2023-08-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射频测试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波暗室参数的确定方法,包括:S1、测量无屏蔽条件下干扰信号电平I的值;S2、确定预收信号电平P,及同频干扰对P的量值的不确定度分量;S3、基于信干比计算屏蔽室的屏蔽衰减AI,或基于底噪上升量计算屏蔽室的屏蔽衰减AN,或计算强电磁干扰的屏蔽衰减Ap,在实际工程中如果需要同时使用这3个屏蔽衰减要求数值或者其中2个屏蔽衰减要求数值,应该取其最大值。本发明还实现基于天线方向图测量不确定度来计算电波暗室静区反射电平要求。本发明创造性地提供了一种屏蔽室和天线暗室参数的确定方法,克服了传统仅凭经验确定有关参数的缺陷。

    一种评价脉冲电磁场的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11072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996671.7

    申请日:2023-08-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评价脉冲电磁场的方法和系统,包括:对具有圆锥或圆柱结构的路场生成装置,采用均匀度指标来评价脉冲电磁场;或者,对脉冲电磁场的全波形和/或其中的主脉冲和/或杂散脉冲的属性进行评价。本发明通过采用对脉冲电磁场的全波形和/或其中的主脉冲和/或杂散脉冲的属性进行评价,使得脉冲电磁场有了量化的标准。而对于均匀度指标的评价,建立了可接受的被测物尺寸和脉冲电磁场空间及其场均匀度之间的量化关系,这些都增强了实验的可信度、准确性、一致性。

    一种电磁波发射和测量的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23126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549924.8

    申请日:2022-1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波发射和测量的方法和系统,属于波束赋形天线技术领域,发射时能够形成一个在时域、频域、空间域、极化域都可控、可设计的复杂电磁环境,接收时能够在不同的时间接收电磁波,测量复杂电磁环境的空间分布或电波传播形成的空间幅度谱或无线电测向;该系统包括天线子系统和程控子系统;天线子系统包括:等边或非等边多边形的转盘、旋转动力设备和多组双极化天线;旋转动力设备能够带动转盘转动;多组双极化天线分别设于所述转盘各边的中部位置;垂直和水平极化天线均垂直于所在边的法线;同组中的垂直极化天线和水平极化天线相位中心重合或相位中心分离;相位中心分离时两天线馈电点之间距离不大于天线最大尺寸的0.5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