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基碎石土动态回弹模量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74029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425336.8

    申请日:2020-05-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基碎石土动态回弹模量预估方法,分别配置不同含石量下的路基碎石土,对其开展击实试验,确定不同含石量下的路基碎石土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并采用配置的不同含石量下的路基碎石土制备不同压实度下的三轴路基碎石土试样,对其开展动三轴试验,得到路基碎石土试样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回弹模量值;对比分析路基碎石土试样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回弹模量值,建立路基碎石土动态回弹模量预估模型;并对路基碎石土动态回弹模量预估模型进行拟合,得到模型参数,最后采用模型参数已知的路基碎石土动态回弹模量预估模型预估不同工况下的路基碎石土的动态回弹模量。解决了无法准确预估路基碎石土的动态回弹模量的问题。

    一种生态护坡单元及其组成的生态护坡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453647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43163.1

    申请日:2019-08-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护坡单元及其组成的生态护坡结构,具体涉及生态护坡领域,包括护坡模块及堤坝,所述护坡模块下方设置有堤坝,所述堤坝与护坡模块固定连接,所述护坡模块包括有固定框体。本发明其中第一限位组件、第二限位组件、第一卡板及第二卡板的设计,则是能够实现多组护坡模块之间快速组装,既方便了人们进行安装,还保证了护坡模块拼接后整体的稳固性,各个零部件之间的空间极大的方便了雨水的排放,另外固定组件,则是使得护坡模块与堤坝之间垃圾的更加牢固,从而保证了生态护坡结构整体的稳定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护坡效果,与现有的堤坝上护坡模块容易滑动导致整体不稳定相比,该设计护坡性能更加优越。

    一种路基碎石土动态回弹模量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74029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0425336.8

    申请日:2020-05-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基碎石土动态回弹模量预估方法,分别配置不同含石量下的路基碎石土,对其开展击实试验,确定不同含石量下的路基碎石土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并采用配置的不同含石量下的路基碎石土制备不同压实度下的三轴路基碎石土试样,对其开展动三轴试验,得到路基碎石土试样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回弹模量值;对比分析路基碎石土试样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回弹模量值,建立路基碎石土动态回弹模量预估模型;并对路基碎石土动态回弹模量预估模型进行拟合,得到模型参数,最后采用模型参数已知的路基碎石土动态回弹模量预估模型预估不同工况下的路基碎石土的动态回弹模量。解决了无法准确预估路基碎石土的动态回弹模量的问题。

    一种生态护坡单元及其组成的生态护坡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453647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910743163.1

    申请日:2019-08-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护坡单元及其组成的生态护坡结构,具体涉及生态护坡领域,包括护坡模块及堤坝,所述护坡模块下方设置有堤坝,所述堤坝与护坡模块固定连接,所述护坡模块包括有固定框体。本发明其中第一限位组件、第二限位组件、第一卡板及第二卡板的设计,则是能够实现多组护坡模块之间快速组装,既方便了人们进行安装,还保证了护坡模块拼接后整体的稳固性,各个零部件之间的空间极大的方便了雨水的排放,另外固定组件,则是使得护坡模块与堤坝之间垃圾的更加牢固,从而保证了生态护坡结构整体的稳定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护坡效果,与现有的堤坝上护坡模块容易滑动导致整体不稳定相比,该设计护坡性能更加优越。

    一种基于光谱分析的碳排放源识别与定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0574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24403.9

    申请日:2023-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光谱分析的碳排放源识别与定量系统,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包括:无人机;大气二氧化碳探测仪用于对地面反射的近红外/短波红外太阳辐射进行光谱分析;云和气溶胶偏振成像仪用于对地面反射的可见光进行偏振成像;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安装在地面观测站上,用于对太阳直接辐射进行光谱分析;数据处理中心,用于接收和存储无人机和地面观测的光谱数据,运行反演算法,分析碳排放源的位置、强度和类型,输出碳排放源识别与定量的结果;本发明用于解决如何利用无人机和地面观测相结合的方式,获取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柱状总量和垂直分布,通过反演算法,分析碳排放源的位置、强度和类型,实现对碳排放源的识别与定量。

    一种生物改性沥青的改性剂拌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5925510U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21588733.3

    申请日:2021-07-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改性沥青的改性剂拌和装置,包括:混合反应釜,所述混合反应釜的内部转动设置有搅拌杆,还包括:伸缩加料组件以及气动调节组件;所述伸缩加料组件包括垂直固定在混合反应釜顶部的供料管,所述供料管中活动嵌设有伸缩调节管,所述伸缩调节管贯穿延伸至所述混合反应釜的内部;所述气动调节组件通过供气连接管与供料管连通,以实现通过所述气动调节组件驱动伸缩调节管在供料管中往复伸缩调节。本实用新型实现对混合反应釜内部不同深度进行添加改进剂,便于对改性剂进行混合,使得改性剂混合更加均匀全面,缩短混合搅拌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适用于膨胀土的桩基静载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062128U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21232050.X

    申请日:2020-06-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膨胀土的桩基静载试验装置,包括压力加载装置、模型桩、膨胀土增实筒和排水阀,模型桩的外表面设置有一混凝土包裹层,混凝土包裹层上固定有多个从上到下等间距设置的应变传感器;模型桩垂直插设于膨胀土增实筒内,其底部与压力传感器接触;压力加载装置的压力加载端与模型桩顶部接触,为模型桩施加垂直压力;排水阀设置于膨胀土增实筒底端;膨胀土增实筒内从下到上依次放置有石子、中砂和膨胀土试样,并设有水平渗砂层和竖向渗砂层。水平渗砂层从上到下等间距布设有四层,其中三层均匀布设于膨胀土试样中,一层设于中砂试样中。试验周期短、测量结果可靠,可实现对桩基受力指标的客观、准确测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