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构转动副间隙磨损程度及转动副薄弱环节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21921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31529.0

    申请日:2016-05-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构转动副间隙磨损程度及转动副薄弱环节确定方法,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转动部,每个转动部包括第一刚体i、第二刚体j和转动副,第一刚体i和第二刚体j通过转动副连接在一起,第一刚体i和/或第二刚体j还与其他运动副连接,转动副包括轴销和轴套,方法包括:对每一个转动部均进行如下处理: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机构的所有刚体在与刚体所连接的转动副以及其他运动副的约束下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建立转动副间隙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对转动副间隙多体动力学模型进行数值求解,获得该转动副在一个运动周期内的间隙磨损深度。帮助设计者在设计阶段从结构安全的角度掌握机构不同转动副磨损程度的大小,确定机构薄弱环节。

    一种机构的转动副铰接间隙磨损的敏感性指标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21715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31422.6

    申请日:2016-05-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36 G06F17/5086 G06F2217/7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构的转动副铰接间隙磨损的敏感性指标的确定方法,所述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一杆件的刚体i、第二杆件的刚体j和转动副,所述第一杆件的刚体i和所述第二杆件的刚体j通过所述转动副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杆件的刚体i和/或第二杆件的刚体j还与其他运动副铰接,所述转动副包括轴销和轴套,所述方法包括:对每一个转动部均进行处理: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机构的所有刚体在与刚体所连接的转动副以及其他运动副的约束下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建立转动副间隙动力学模型;得到机构性能对各个铰接转动副间隙磨损的敏感性指标并排序。从设计阶段就掌握机构不同转动副磨损影响的大小,确定机构薄弱环节。

    一种机构转动副间隙磨损程度及转动副薄弱环节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21921B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610331529.0

    申请日:2016-05-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构转动副间隙磨损程度及转动副薄弱环节确定方法,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转动部,每个转动部包括第一刚体i、第二刚体j和转动副,第一刚体i和第二刚体j通过转动副连接在一起,第一刚体i和/或第二刚体j还与其他运动副连接,转动副包括轴销和轴套,方法包括:对每一个转动部均进行如下处理: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机构的所有刚体在与刚体所连接的转动副以及其他运动副的约束下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建立转动副间隙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对转动副间隙多体动力学模型进行数值求解,获得该转动副在一个运动周期内的间隙磨损深度。帮助设计者在设计阶段从结构安全的角度掌握机构不同转动副磨损程度的大小,确定机构薄弱环节。

    一种机构的转动副铰接间隙磨损的敏感性指标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21715B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610331422.6

    申请日:2016-05-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构的转动副铰接间隙磨损的敏感性指标的确定方法,所述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一杆件的刚体i、第二杆件的刚体j和转动副,所述第一杆件的刚体i和所述第二杆件的刚体j通过所述转动副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杆件的刚体i和/或第二杆件的刚体j还与其他运动副铰接,所述转动副包括轴销和轴套,所述方法包括:对每一个转动部均进行处理: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机构的所有刚体在与刚体所连接的转动副以及其他运动副的约束下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建立转动副间隙动力学模型;得到机构性能对各个铰接转动副间隙磨损的敏感性指标并排序。从设计阶段就掌握机构不同转动副磨损影响的大小,确定机构薄弱环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