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67168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886252.1
申请日:2019-09-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1B25/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磷石膏中可溶性磷的回收方法,包括将磷石膏与水按照质量比为1:2~50的比例混合,震荡后静置,得到沉淀物和上层清液,滤取上层清液得到磷石膏溶液;向所得磷石膏溶液中加入钙盐溶液,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为6.8~11.2,搅拌反应5min以上,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进行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将所得滤渣烘干后得到含磷固体。本申请提供的磷石膏中可溶性磷的回收方法中用钙盐作为回收药剂,不仅降低了磷回收成本,而且提高了磷回收率,实施例中的磷回收率高达99%以上,所得含磷固体中含磷量在23%以上,非常适合作为磷酸盐工业的原料。
-
公开(公告)号:CN109485367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10012823.9
申请日:2019-01-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石膏充填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菌液的配置;胶结溶液的配置;磷石膏浆体的制备;磷石膏充填浆料的制备;磷石膏充填体的制备。本发明利用巴氏芽孢杆菌的MICP技术,利用菌液、胶结溶液、磷石膏粉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其产生部分碳酸钙,使得磷石膏由松散的状态转变为充填体这样一种固结状态,实现了磷石膏的二次利用。本发明主要是利用的微生物菌液制备磷石膏充填体,相较于添加传统的胶凝材料,其成本大幅度降低,而且从单轴抗压强度上而言,其可达到了800KPa,符合充填体的要求。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磷石膏充填体的其可溶性氟和可溶性五氧化二磷相对于未添加微生物菌液的工艺,有明显下降,降低了二次污染的分险。
-
公开(公告)号:CN110683802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1023546.8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ICP技术的磷石膏-赤泥充填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巴氏芽孢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菌液,配置尿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得到胶结液;(2)将磷石膏、赤泥按照预定比例进行混合,混匀浆化后,得到磷石膏-赤泥充填料浆;(3)向磷石膏-赤泥充填料浆中加入菌液,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尿素溶液,曝气处理,反应设定时间后,再加入氯化钙溶液,反应预定时间后,制作试块,养护后得到磷石膏-赤泥充填体。本发明工艺简单,整个过程只加入一次细菌,一次胶结液,简化了工艺流程;同时,胶结液中尿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不是同时加入,先加入尿素反应2d后,再加入氯化钙反应3d,能最大释放细菌活性,增强胶结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683802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911023546.8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ICP技术的磷石膏‑赤泥充填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巴氏芽孢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菌液,配置尿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得到胶结液;(2)将磷石膏、赤泥按照预定比例进行混合,混匀浆化后,得到磷石膏‑赤泥充填料浆;(3)向磷石膏‑赤泥充填料浆中加入菌液,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尿素溶液,曝气处理,反应设定时间后,再加入氯化钙溶液,反应预定时间后,制作试块,养护后得到磷石膏‑赤泥充填体。本发明工艺简单,整个过程只加入一次细菌,一次胶结液,简化了工艺流程;同时,胶结液中尿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不是同时加入,先加入尿素反应2d后,再加入氯化钙反应3d,能最大释放细菌活性,增强胶结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485367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910012823.9
申请日:2019-01-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石膏充填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菌液的配置;胶结溶液的配置;磷石膏浆体的制备;磷石膏充填浆料的制备;磷石膏充填体的制备。本发明利用巴氏芽孢杆菌的MICP技术,利用菌液、胶结溶液、磷石膏粉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其产生部分碳酸钙,使得磷石膏由松散的状态转变为充填体这样一种固结状态,实现了磷石膏的二次利用。本发明主要是利用的微生物菌液制备磷石膏充填体,相较于添加传统的胶凝材料,其成本大幅度降低,而且从单轴抗压强度上而言,其可达到了800KPa,符合充填体的要求。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磷石膏充填体的其可溶性氟和可溶性五氧化二磷相对于未添加微生物菌液的工艺,有明显下降,降低了二次污染的分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