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80001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210264667.3
申请日:2012-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正极材料是由介孔金属-有机框架与单质硫原位复合而成,介孔金属-有机框架具有由大孔、中孔和微孔构成层次孔状结构,且孔结构间相互贯通,此结构会吸附更多的单质硫,同时会抑制硫单质及多硫化合物在电解液中的溶解,这样有利于提高锂硫电池循环性能和保持高的正极材料活性物质利用率。采用“低温液相复合+硫的浸取”二步工艺制备硫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复合正极材料,采用液相制备方法可在低温下原位复合得到均匀分散高负载硫含量的复合材料前躯体,然后选用有机溶剂浸取前驱体表面及孔道中多余的硫,可进一步高效调控复合材料的孔径并实现硫的选择性分布,得到电化学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这种制备方法能高效改善硫在复合材料中的分布,优化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同时,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在工业上实施和大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780001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264667.3
申请日:2012-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正极材料是由介孔金属-有机框架与单质硫原位复合而成,介孔金属-有机框架具有由大孔、中孔和微孔构成层次孔状结构,且孔结构间相互贯通,此结构会吸附更多的单质硫,同时会抑制硫单质及多硫化合物在电解液中的溶解,这样有利于提高锂硫电池循环性能和保持高的正极材料活性物质利用率。采用“低温液相复合+硫的浸取”二步工艺制备硫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复合正极材料,采用液相制备方法可在低温下原位复合得到均匀分散高负载硫含量的复合材料前躯体,然后选用有机溶剂浸取前驱体表面及孔道中多余的硫,可进一步高效调控复合材料的孔径并实现硫的选择性分布,得到电化学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这种制备方法能高效改善硫在复合材料中的分布,优化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同时,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在工业上实施和大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82521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1612932.7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4/6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正极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锂空位Li6‑xCo1‑xMxO4@C复合补锂材料,包括核以及包覆在其表面的壳,所述的核为锂空位Li6‑xCo1‑xMxO4,其中,M为Fe、Ni、Ga、Mn、Cr、Sn、Sb中的至少一种,x为0.1~0.5;所述的壳为无定型碳材料。本发明还包括所述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正极补锂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材料,将其作用正极补锂材料,能够改善首圈库伦效率、提升比容量以及高低温下的循环性能等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117063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098511.5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136 , H01M10/054 , C01B32/05 , C01B25/45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材料,具体涉及NaaFebXcYd(BO3)e正极活性材料,所述的X为F、Cl、Br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Y为磷氧阴离子、硅氧阴离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a的范围为1~4,b的范围为1~4,c的范围为0.3~2,d的范围为0.3~2;所述的e的范围为0.01~0.1。本发明还包括所述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的材料,其具有优异的性能,其可以适配高极片负载厚度的要求,可以表现出优异的高负载厚度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79073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17780.4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4 , H01M4/136 , C01B25/455 , C01B32/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极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钠缺陷Na2‑2xCaxFePO4F@C复合材料,为碳层包覆的钠缺陷Na2‑2xCaxFePO4F的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的x为0
-
公开(公告)号:CN11728589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61213.5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9J127/16 , H01M4/62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10/0525 , C09J11/06 , C09J133/20 , C09J13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粘结剂的改性领域,公开了一种改性粘结剂,为含有特殊取代基的磷酯类阻燃剂和商用粘结剂热改性复合,基于二者成分结构以及改性之间的物理和/或化学作用,实现协同。本发明还提供改性粘结剂的制备、应用及其制得的电极和电池,所述的具有改性粘结剂制备的电极和电池在高温受热燃烧时,含有特殊取代基的磷酯类阻燃剂发挥特定作用,降低电极和电池的燃烧性,提高电极和电池的安全性和热稳定性,此外,还可以避免磷酸酯类物质在电极和电池中普遍存在的影响容量、增加阻抗、加剧电化学性能劣化等问题,使制得的电极和电池兼顾优异的热稳定性、高效的安全性和稳定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276745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010103131.8
申请日:2020-02-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25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锂硫电池电解液及其应用以及一种锂硫电池,属于锂硫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所述的锂硫电池电解液,包含咪唑啉酮环结构的添加剂。本发明通过在电解液中加入所述结构的添加剂,降低锂硫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极化效应,提高多硫化物的转换效率,促进短链多硫化物的溶解,最终明显提高锂硫电池的容量及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92828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37043.7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1B32/05 , H01M4/587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钠离子电池的竹基复合硬碳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竹粉预先经碱处理,随后经酸处理,制得预处理竹粉;将预处理竹粉预碳化后和淀粉分散在醇水溶液中进行热处理,随后进行交联、碳化处理,制得所述的竹基复合硬碳负极活性材料。本发明还包括所述的方法制得的负极材料及其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能够制备钠离子适配的硬碳负极材料,有助于改善钠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48754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1190999.1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4 , H01M4/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碳复合焦磷酸磷酸铁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包含钠源、铁源、磷源以及复合碳源的混合料在还原性气氛内、450~650℃的温度下焙烧,制得所述的碳复合焦磷酸磷酸铁钠复合材料;所述的复合碳源包括小分子碳源、PEG和酚醛树脂。本发明还包括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材料及其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能够解决制备杂相、碳包覆均匀性以及振实密度不理想的问题,能够有效改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540403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010891096.0
申请日:2020-08-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134 , H01M4/62 , H01M4/1395 , H01M4/04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高稳定性三维多孔锂金属阳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平板金属集流体、复合在平板金属集流体表面的活性层;所述的活性层包括胶黏剂以及分散胶黏剂中的Ni2P纳米粒子和含磷官能团共掺杂的介孔碳,所述的介孔碳为具有内部连通孔结构的多孔碳骨架,连通孔形成的装填腔室内填充有金属锂。本发明的三维多孔锂金属阳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丰富的腔体结构、均匀共掺杂的Ni2P纳米粒子和含磷官能团良好的亲锂性,有效地减小极化电压、锂沉积的形核过电位和体积效应,实现了大电流高锂载量下的持续均匀沉积/溶解,有效缓解体积变化和界面效应,显著提高了锂金属电池的循环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