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43242B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310271949.0
申请日:2013-07-0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化铋矿与软锰矿交互焙烧提取铋及联产硫酸锰的方法,包括步骤1)硫化铋矿与软锰矿研磨后混合;2)将混合矿置于焙烧设备中,焙烧温度400-900℃,焙烧时间1-7h;3)将焙烧产物用水进行中性浸出,得到含有硫酸锰的浸出液Ⅰ和含铋的浸出渣Ⅰ;4)用无机酸对浸出渣Ⅰ进行酸浸出处理,得到富铋的浸出液Ⅱ和浸出渣Ⅱ。本发明提出的方法,既可得到硫酸锰产品,也可直接提取铋或者得到铋的化工产品。克服了硫化铋矿现有火法冶炼工艺所带来的高能耗、高成本、低浓度二氧化硫污染问题,也克服了湿法工艺中强氧化剂所带来的腐蚀严重、设备要求高等问题,是一种清洁高效的铋冶炼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01157994B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710050357.0
申请日:2007-10-24
Applicant: 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 新乡县中联金铅有限公司
Inventor: 戴曦 , 廖春图 , 宾万达 , 杜天贞 , 蔡勇 , 韦元基 , 张传福 , 宾仕华 , 邓崇进 , 安剑刚 , 刘汉斌 , 李仕庆 , 苏家红 , 甘平 , 李平 , 廖勇业 , 赵卉芬 , 蔺公敏 , 雷黎明
Abstract: 铅锑矿氧气熔池熔炼方法,分别将铅锑矿或铅锑矿与铅精矿的混合矿与熔剂、烟尘、固体燃料等物料进行配料,加入到熔融的氧化底渣中进行氧化熔炼,直接产出铅锑合金和可供烟化处理的氧化熔炼炉渣;加入到熔融的富铅底渣中进行氧化熔炼,直接产出铅锑合金和富铅渣;将富铅渣与熔剂、还原煤等物料进行配料,加入到熔融的还原底渣中进行还原熔炼,产出可供电解的粗铅或铅锑合金和可供烟化处理的还原炉渣。采用本发明具有流程简单、回收率离、烟气可制酸、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铅锑复杂硫化矿或精矿以及铅锑含硫富集物的冶炼。
-
公开(公告)号:CN101332514A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810031941.6
申请日:2008-07-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22F9/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铜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配位沉淀-热分解法,在常温常压下的Cu2+-NH3-NH4+-SGn--C2O42--H2O体系中合成铜粉前驱体沉淀物,SGn-代表酸根离子:SO42-,Cl-,NO3-,CH3COO-;在非氧化性气氛下热分解前驱体得到多孔铜粉。整个制备过程安全可靠、无毒无污染;本发明生产的铜粉多孔、粒度小、比表面积大,能满足多种用途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1260472A
公开(公告)日:2008-09-10
申请号:CN200810031116.6
申请日:2008-04-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2B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锈钢冶炼过程中不同成分粉尘分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第一级重力除尘,在负压或真空的条件下将不锈钢冶炼出炉烟气引入重力沉降室,分离炉渣粉尘;2)第二级除尘,在负压或真空的条件下,将经过第一级重力除尘处理后的烟气引入旋风除尘器,分离镍铬粉尘;3)将经过第二级除尘的烟气燃烧后,再进入第三级布袋除尘,捕获铅锌粉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不锈钢冶炼过程中不同成分粉尘分离方法的粉尘分离系统。采用本专利能实现不同成分粉尘的有效分离,以便充分回收利用粉尘中金属,有利于环境保护,降低冶炼生产成本,以较小的投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272128C
公开(公告)日:2006-08-30
申请号:CN03159576.6
申请日:2003-09-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粉体功能材料的制备工艺,特别是一种纤维状镍钴合金粉和镍钴复合氧化物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沉淀转化热分解法,在常温常压下的Ni2+-Co2+-NH3-NH4+-SGn--C2O42--H2O体系中合成镍钴合金粉或镍钴复合氧化物粉前驱体沉淀物;在氧化性气氛下热分解前驱体得到纤维状镍钴复合氧化物粉;在非氧化性气氛下热分解前驱体得到纤维状镍钴合金粉。纤维状镍钴合金粉的表面防氧化处理是在温度和气氛调控下的同一套装置中进行。整个制备过程安全可靠、无毒、无污染,本发明生产的镍钴合金和镍钴复合氧化物粉呈纤维状、粒度小、多孔、比表面积大,镍钴合金粉防氧化能力强,这些粉体均能满足多种用途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060106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410251939.5
申请日:2014-06-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从含铋溶液中用溶剂萃取法提取铋及制备氧化铋的方法,包括步骤:(1)Fe3+还原;(2)铋水解;(3)铋水解渣盐酸重溶;(4)萃取;(5)洗涤;(6)反萃沉淀(7)热分解等步骤。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实现了铋的充分回收,可以直接得到三氧化二铋。与其他现有的湿法提铋流程相比,具有工艺流程短、适用性广,生产成本低、易实现产业化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318978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310216000.0
申请日:2013-06-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介孔钴酸镍纤维的制备方法,在制备前驱体的过程中加入有机溶剂,采用水相和有机相混合相为溶剂,以可溶性镍盐、钴盐为原料,草酸盐为沉淀剂,在Ni2+—Co2+—NH3—NH4+—SGn-—C2O42-—H2O—C2H5OH体系中制备出纤维状前驱体,然后置于250~400℃温度、空气气氛中热分解得到介孔NiCo2O4纤维。本发明有效地实现了原料中设定镍钴配比的共沉淀,制备的NiCo2O4粉末为尖晶石立方相、纯度高、呈纤维状、多孔、比表面积大,适用于催化剂或碱性溶液中析氧、析氢电极材料、直接醇类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条件温和且容易控制,成本低,适于商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255493A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810030800.2
申请日:2008-03-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4 , Y02P10/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冶炼粉尘中金属的直接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取用:将不锈钢粉尘与还原剂碳粉和造渣熔剂混合,各组分的质量配比为:不锈钢粉尘为75~85%,还原剂碳粉为10~20%,余量为造渣熔剂;2)制粒:使用圆盘制粒机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配入粘结剂制成生球团,将该生球团经干燥处理制成球粒;3)还原:在不锈钢冶炼过程的还原期,将经过步骤2)所得到的球粒加入电弧炉内,在1550℃~1650℃的温度下将该球粒加热8~12分钟,球粒与还原剂发生还原反应所生成的还原金属进入熔融不锈钢母液回收。本发明能充分利用不锈钢生产企业的现有设备,回收成本低,有价金属回收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157994A
公开(公告)日:2008-04-09
申请号:CN200710050357.0
申请日:2007-10-24
Applicant: 柳州华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南大学 , 新乡县中联金铅有限公司
Inventor: 戴曦 , 廖春图 , 宾万达 , 杜天贞 , 蔡勇 , 韦元基 , 张传福 , 宾仕华 , 邓崇进 , 安剑刚 , 刘汉斌 , 李仕庆 , 苏家红 , 甘平 , 李平 , 廖勇业 , 赵卉芬 , 蔺公敏 , 雷黎明
Abstract: 铅锑矿氧气熔池熔炼方法,分别将铅锑矿或铅锑矿与铅精矿的混合矿与熔剂、烟尘、固体燃料等物料进行配料,加入到熔融的氧化底渣中进行氧化熔炼,直接产出铅锑合金和可供烟化处理的氧化熔炼炉渣;加入到熔融的富铅底渣中进行氧化熔炼,直接产出铅锑合金和富铅渣;将富铅渣与熔剂、还原煤等物料进行配料,加入到熔融的还原底渣中进行还原熔炼,产出可供电解的粗铅或铅锑合金和可供烟化处理的还原炉渣。采用本发明具有流程简单、回收率高、烟气可制酸、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铅锑复杂硫化矿或精矿以及铅锑含硫富集物的冶炼。
-
公开(公告)号:CN1600479A
公开(公告)日:2005-03-30
申请号:CN03159576.6
申请日:2003-09-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粉体功能材料的制备工艺,特别是一种纤维状镍钴合金粉和镍钴复合氧化物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沉淀转化热分解法,在常温常压下的Ni2+-Co2+-NH3-NH4+-SGn--C2O42--H2O体系中合成镍钴合金粉或镍钴复合氧化物粉前驱体沉淀物;在氧化性气氛下热分解前驱体得到纤维状镍钴复合氧化物粉;在非氧化性气氛下热分解前驱体得到纤维状镍钴合金粉。纤维状镍钴合金粉的表面防氧化处理是在温度和气氛调控下的同一套装置中进行。整个制备过程安全可靠、无毒、无污染,本发明生产的镍钴合金和镍钴复合氧化物粉呈纤维状、粒度小、多孔、比表面积大,镍钴合金粉防氧化能力强,这些粉体均能满足多种用途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