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品种基因组DNA指纹图谱

    公开(公告)号:CN1422962A

    公开(公告)日:2003-06-11

    申请号:CN01131595.4

    申请日:2001-12-06

    申请人: 中南大学

    IPC分类号: C12Q1/68

    摘要: 生物品种基因组DNA指纹图谱。本发明应用分子遗传标记技术构建生物品种包括人、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基因组DNA指纹图谱,根据DNA指纹图谱的特征,建立DNA指纹数据库,对待鉴定生物品种与标准生物品种DNA指纹图谱和数据进行自动比较和判别分析,明确待鉴定生物品种。本发明具有重复性好、稳定可靠、灵敏度高的优点,实现了生物品种DNA分子水平鉴定分析的自动化,为生物品种的准确鉴定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亦为大规模DNA指纹数据库的建立提供支持系统,在医疗、药检、农业、林业、畜牧业、海关、法医等部门有重要应用价值。

    一种锂离子电池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767252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167436.8

    申请日:2018-02-28

    申请人: 中南大学

    IPC分类号: H01M4/505 H01M10/0525

    CPC分类号: H01M4/505 H01M10/0525

    摘要: 本发明涉及高倍率、高循环性能的锂离子电池,属于锂电池设计制备技术领域。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活性物质、负极活性物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锰酸锂和/或掺杂有M元素的锰酸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为:先将水溶性锰盐+水溶性掺杂金属盐M一起加入到碱液中,混合,得到沉淀物,洗涤、干燥得到备用料;接着配取锂源和备用料;通过砂磨处理;得到砂磨后的混合物;然后将所得混合物与液体混合后制成浆料;并以所得浆料为原料;采用电喷技术制得球形前驱体粉末;最后在含氧条件下,对所得球形前驱体粉末进行热处理;得到高倍率球形锰酸锂并组装成电池。本发明工艺简单,所得产品品质可控、性能优良,便于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

    一种生产高倍率球形锰酸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90056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168196.3

    申请日:2018-02-28

    IPC分类号: H01M4/505 H01M10/052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高倍率球形锰酸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水溶性锰盐加入到碱液中,混合,得到沉淀物,洗涤、干燥得到备用料;或;将水溶性掺杂金属盐M、水溶性锰盐加入到碱液中,混合,得到沉淀物,得到备用料;步骤二,配取锂源和步骤一所得备用料;通过砂磨处理;得到砂磨后的混合物;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砂磨后的混合物与液体混合后制成浆料;步骤四,以步骤三所得浆料为原料;采用电喷技术制得球形前驱体粉末;步骤五在含氧条件下,对步骤四所得球形前驱体粉末进行热处理;得到高倍率球形锰酸锂。本发明工艺简单,所得产品品质可控、性能优良,便于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

    一种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31506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98379.8

    申请日:2023-03-24

    IPC分类号: H01M10/0565 H01M10/054

    摘要: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电解质领域,涉及一种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所述电解质由硅氧烷类添加剂、聚合物框架、有机溶剂、钠盐组成。硅氧烷类添加剂可以定向清除原位聚合高温时电解质中产生的副产物,减少其对正负极界面的破坏,同时添加剂还能在正极界面发生氧化聚合反应,生成致密的含Si元素的CEI膜,使电池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能、倍率性能、高温存储性能。本发明通过优化原位聚合凝胶电解质配方,各组分协同作用,获得稳定、高安全性、耐高压、副产物少的凝胶态电解质,有效地保护正负极材料免受酸性物质的侵蚀,同时提高了钠金属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电压稳定性。

    一种大倍率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04212B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810647107.3

    申请日:2018-06-22

    申请人: 中南大学

    IPC分类号: H01M4/505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倍率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正极材料由尖晶石锰酸锂及包覆在其一次颗粒之间和二次颗粒表面的固态电解质组成,并且为多孔微球状。所述制备方法为:首先将锂源、锰源进行高能球磨,然后热处理后得到尖晶石锰酸锂。接着与固态电解质进行高能球磨后热处理进行固态电解质的包覆。将包覆后的锰酸锂与高分子聚合物水溶液搅拌形成均匀浆料后,进行喷雾干燥,并热处理除去高分子从而造孔,得到所述的大倍率锰酸锂正极材料。该正极材料能有效降低锰在有机电解质中的溶解度,提高锂离子导电率,具有大倍率循环性能。

    一种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13018B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0810143853.5

    申请日:2008-12-09

    申请人: 中南大学

    发明人: 周钢 胡维新 朱敏

    IPC分类号: C12P19/34 C07H21/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在样本中加入细胞裂解液(5~50mmol/L Tris.Cl(pH8.0),0.2~20mmol/L EDTA(pH8.0),0.1~10%SDS),裂解样本细胞;RNase消化;将样品冷却,加入蛋白沉淀液(1~10mol/L(NH4)2SO4或1~10mol/L NH4Ac),离心沉淀去除蛋白;将离心后的上清液转移到100%异丙醇中,离心沉淀DNA。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法能够快速得到高纯度高质量的基因组DNA,整个过程可快至30分钟,得到的DNA片段约为50~500Kb。并且,本方法操作简单、无需复杂设备、花费低廉,清洁无毒,对使用者和环境均无害。

    一种用于mtDNA等位基因分型及点突变检测的ARMS-PCR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68635A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0910042411.6

    申请日:2009-01-05

    申请人: 中南大学

    IPC分类号: C12Q1/68

    摘要: 一种用于mtDNA等位基因分型及点突变检测的ARMS-PCR方法,特异性ARMS引物设计时,上游引物或下游引物在3’末端倒数3-4位增加设置两个连续的碱基错配,错配方式为A-T或G-C的互换;ARMS-PCR扩增时增加模板mtDNA为常规用量的2~10倍。本发明通过改进ARMS-PCR,使其适用于mtDNA突变或mtSNPs等位基因分型检测。与现有mtDNA多态性或基因变异检测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方法不仅结果高度可靠,而且操作简便易行,并极大地加速了分析过程、降低了费用并减少了工作量。

    一种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13018A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810143853.5

    申请日:2008-12-09

    申请人: 中南大学

    发明人: 周钢 胡维新 朱敏

    IPC分类号: C12P19/34 C07H21/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在样本中加入细胞裂解液(5~50mmol/L Tris.Cl(pH8.0),0.2~20mmol/L EDTA(pH8.0),0.1~10%SDS),裂解样本细胞;RNase消化;(3)将样品冷却,加入蛋白沉淀液(1~10mol/L(NH4)2SO4或1~10mol/L NH4Ac),离心沉淀去除蛋白;将离心后的上清液转移到100%异丙醇中,离心沉淀DNA。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法能够快速得到高纯度高质量的基因组DNA,整个过程可快至30分钟,得到的DNA片段约为50~500Kb。并且,本方法操作简单、无需复杂设备、花费低廉,清洁无毒,对使用者和环境均无害。

    一种碳包覆MoSe2/石墨烯电纺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70974B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710386691.7

    申请日:2017-05-26

    申请人: 中南大学

    IPC分类号: H01M4/36 H01M4/6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电纺丝制备碳包覆MoSe2/石墨烯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纳米纤维由包覆碳、MoSe2、石墨烯组成。其制备方法为:将水溶性钼盐和高聚物溶于去离子水和乙二醇混合溶液中,加热直到形成稳定透明溶胶,将石墨烯加入钼盐溶液形成电纺溶液;对所得电纺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杂化纤维;接着在500‑800℃,将步骤二所得杂化纤维和零价硒粉在管式炉中进行真空烧结,得到碳包覆MoSe2/石墨烯纳米纤维材料。纤维形貌及长度均匀,MoSe2晶体均匀分布在纤维内,被无定型碳包覆;石墨烯作为导电网络均匀分布于纤维内。本发明原料易得,制备工艺简单、可控反应条件温和,所得成品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优异的导电性和结构稳定性,可作为一种理想的锂/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以及高性能电催化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