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纳米CT差频扫描的多孔介质稳态渗流流态判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0499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06458.1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纳米CT差频扫描的多孔介质稳态渗流流态判别方法,属于石油与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科研技术领域,包括由气-液渗流过程纳米CT差频成像方法和图像分析计算方法组成的判别方法。本发明通过两次差频扫描获取稳态渗流阶段CT图像和纳米CT成像时间,通过建立公式计算得出数据;基于CT图像灰度可以直接判别稳态渗流过程连续流与间断流发生的孔隙位置,基于孔隙内气-液流动时间计算结果获得了不同孔隙物性与注入条件下气-液间断流发生的时间尺度与空间尺度,为研究多孔介质气液渗流机理与相关数值模拟提供了高精度数据,在保证纳米CT成像质量的前提下,可以将测量方法推广到任一液-液体系或三相流体体系的稳态渗流流态判别与发生尺度计算。

    一种高低温条件下气液界面张力与润湿性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307668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11161215.0

    申请日:2019-11-24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科研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高低温条件下气液界面张力与润湿性测量装置。包括可视压力容器、毛细管部件、控温外壳、温度与压力传感器。整个测量装置结构紧凑,方便拆卸,各个零部件采用金属材质,不同部件之间具有良好的导热性;高温控制采用加热棒控温,低温控制采用制冷液循环流动控温,控温方式不会对蓝宝石视窗产生视线干扰。实现采用同一测量装置进行高温或低温条件下气液界面张力与润湿性测量,节约了测量成本与测量时间,扩大了界面张力与润湿性测量的温度范围,减少了更改控温方式对测量仪器造成的损害以及测量结果的不确定性,提高了测量精度。

    一种微观与宏观同时测量并相互验证的接触角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24150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210227813.9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滴浸润研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微观与宏观同时测量并相互验证的接触角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温度调至目标工况;S2、将压力调至目标工况;S3、使得计算机可以正常接收图像;S4、进行水滴实验;S5、对图像进行处理,得到宏观接触角和微观接触角;S6、以微观接触角验证宏观接触角。本发明通过两个正交视角同时对固体表面液滴进行测量,并对取样角度进行校正,即保证了测量过程的准确性,又做到了微观与宏观同时测量;规避了实验室湿度、空气流动等不可控因素,测量环境更为稳定,利用微观与宏观接触角之间的关系互相验证接触角,选择误差最小的数值作为测定值,从而更加准确、方便、真实地测量液滴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值。

    一种微观与宏观同时测量并相互验证的接触角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24150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227813.9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滴浸润研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微观与宏观同时测量并相互验证的接触角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温度调至目标工况;S2、将压力调至目标工况;S3、使得计算机可以正常接收图像;S4、进行水滴实验;S5、对图像进行处理,得到宏观接触角和微观接触角;S6、以微观接触角验证宏观接触角。本发明通过两个正交视角同时对固体表面液滴进行测量,并对取样角度进行校正,即保证了测量过程的准确性,又做到了微观与宏观同时测量;规避了实验室湿度、空气流动等不可控因素,测量环境更为稳定,利用微观与宏观接触角之间的关系互相验证接触角,选择误差最小的数值作为测定值,从而更加准确、方便、真实地测量液滴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