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1477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503062.4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充磁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四工位海尔贝克多极磁环充测一体机,其包括上料工位、四层充测工位、下料工位、工作台、上部夹爪组件和下部撑抓组件;工作台包括上台面和下台面,上料工位、四层充测工位和下料工位设置在上台面上;四层充测工位包括四工位永磁导向定位层、四工位充磁线圈层、四工位磁通测量层以及四工位表磁强度测量层,上部夹爪组件通过支撑架安装至工作台的上方,下部撑抓组件设置在下台面上。本发明可实现四工位一体式多极磁环同时自动化充磁,充磁完成后,能够通过本发明所述四层充测工位当即对磁环的磁通进行自动化测量以及磁环的表磁强度进行自动化测量,简化了磁环检测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3878873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80203.X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B29C64/20 , B29C64/245 , B29C64/241 , B29C64/321 , B29C64/165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40/00
Abstract: 一种光固化各向异性永磁体3D打印机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光固化各向异性永磁体的成型技术领域,注塑挤出或热压成型及磁场条件下的热压成型无法实现形态及磁性能均要求较高的场合的问题,本发明涉及各向异性永磁体细粉混合光固化胶水在磁场条件下的采用3D打印方法成型的设备及工艺,适合钕铁硼等各向异性永磁粉的混胶3D打印,利用气体推动恒压供料的方式,由微型电磁阀控制输出,在打印头输出部分创造性采用了磁场取向排列方式,结合快速光固化方法,有效提高了打印件的磁性能,打印完成即可使用,无需二次充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高分子混合永磁体制备方法、工艺及设备,为高分子混合永磁体材料的3D打印提供了全新的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04526948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750607.1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场耦合模压成型设备,具体为热-力-磁多场耦合模压成型机和控制箱控制模压成型条件的方法,解决缺乏此类设备的问题,方案如下:包括液压机,液压机包括机架和液压柱头,液压柱头端面设有压力传感器、热-力冷却水套层、绝缘层、电阻加热器阵列、加热耐压平板;加热耐压平板侧面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接有控制箱;机架上设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表面设有温度传感器,电线圈外包裹有磁场冷却水套层;磁场冷却水套层内侧表面设有磁场传感器。本发明优点:1、设计出热-力-磁场耦合的模压成型机;2、控制范围宽,连续工作时间长,可多场耦合,也可单一场或无场状态下模压成型;3、各场之间相互不干扰,有较高的可靠性,控制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878873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111180203.X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B29C64/20 , B29C64/245 , B29C64/241 , B29C64/321 , B29C64/165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40/00
Abstract: 一种光固化各向异性永磁体3D打印机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光固化各向异性永磁体的成型技术领域,注塑挤出或热压成型及磁场条件下的热压成型无法实现形态及磁性能均要求较高的场合的问题,本发明涉及各向异性永磁体细粉混合光固化胶水在磁场条件下的采用3D打印方法成型的设备及工艺,适合钕铁硼等各向异性永磁粉的混胶3D打印,利用气体推动恒压供料的方式,由微型电磁阀控制输出,在打印头输出部分创造性采用了磁场取向排列方式,结合快速光固化方法,有效提高了打印件的磁性能,打印完成即可使用,无需二次充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高分子混合永磁体制备方法、工艺及设备,为高分子混合永磁体材料的3D打印提供了全新的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884125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181760.7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H01F4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磁场压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尔贝克磁环一次成型磁场压机,主要解决现有海尔贝克磁环加工存在的生产周期较长、难以实现高精度安装以及机械强度不可靠的技术问题。所述海尔贝克磁环一次成型磁场压机设有机架、上模机构、下模机构、安装板和励磁取向机构,励磁取向机构包括筒模以及多套励磁组件,励磁组件包括励磁框架、极柱和线圈,工作时通过多套励磁组件能够在筒模内形成高精度正弦磁场,从而配合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构实现海尔贝克磁环的一次压制成型,进而能够避免现有粘接方式存在的生产周期较长、难以实现高精度安装以及机械强度不可靠的技术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6513168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611147383.0
申请日:2016-12-13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陶瓷粉体中的痕量金属磁性杂质去除设备,属于高纯陶瓷粉体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全自动湿法高梯度磁场磁选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有扶梯、料斗、搅拌罐、磁选机、隔膜泵、精矿收集罐、尾矿罐、自动化控制箱及其它控制阀等。本发明所述全自动湿法高梯度磁场磁选设备是可实现自动控制的磁选设备,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可靠性,且控制精度高。该磁选设备的背景磁场和梯度磁场大且可调,最大磁场梯度高于1000T,不仅适用于高含量金属杂质的去除,而且还适用于痕量金属杂质的去除;该磁选设备可以采用水或者无水乙醇作为介质,适用范围更宽。
-
公开(公告)号:CN113036254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110204766.1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H01M10/54 , B09B3/30 , B09B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柔性人机一体自动化拆解生产线。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拆解生产线包括伺服轨道总成以及工作工位区域。工作工位区域位于伺服轨道总成的给进方向的至少一侧,工作工位区域内设置有多个拆解设备。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公开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拆解生产线可灵活调整工位和工序,可针对不同形状、尺寸和重量的电池进行人机一体自动化拆解,解决了传统电池拆解线兼容性和高度自动化难以统一的矛盾问题,极大的增强了传统拆解生产线的兼容性和自动化程度,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拆解生产效率,并保障拆解生产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87238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180212.9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钕铁硼磁环端面曲面线切割加工机床,属于粉末成型金属加工领域,可解决常规加工方法无法加工复杂端面的问题,包括机座,机座上设有控制面板、X轴丝杠滑台和立柱,控制面板上设走丝电机,走丝电机上设丝筒,走丝电机一侧设行程开关,立柱顶端设手轮,手轮下方连接丝杆,立柱上设上支臂和下支臂,上支臂与丝杆连接,上支臂两端设导轮,下支臂一端设导轮,丝筒上缠绕钼丝,钼丝一端依次穿过上支臂两个导轮及下支臂导轮,回到丝筒下方,X轴丝杠滑台尾部设有X轴丝步进电机,X轴丝杠滑台上设有夹具底座,夹具底座顶端设有极轴减速机,极轴减速机尾部连接有极轴步进电机,极轴减速机头部设有三爪夹头,本发明可实现端面复杂曲面的加工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300827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010286128.4
申请日:2020-04-13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B29C64/393 , B29C64/329 , B29C64/20 , B29C64/227 , B33Y30/00 , B33Y40/00 , B33Y5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剪切变稀特性凝胶的3D打印设备,该设备包括挤出螺杆、精密套筒、挤出头、水套、保温外壳、料斗、端盖、联轴器、步进电机、送料弯管、液位传感器、直角支架、送料软管、蠕动泵、单片机控制器、循环水管、恒温水循环系统和步进电机控制器,可实现多种凝胶材料在不同温度下快速、高精度、复杂形状3D打印。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凝胶材料打印性能、精度和打印结构稳定性难以同时优化的矛盾问题,将在电子、能源存储、生物、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300827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286128.4
申请日:2020-04-13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B29C64/393 , B29C64/329 , B29C64/20 , B29C64/227 , B33Y30/00 , B33Y40/00 , B33Y5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剪切变稀特性凝胶的3D打印设备,该设备包括挤出螺杆、精密套筒、挤出头、水套、保温外壳、料斗、端盖、联轴器、步进电机、送料弯管、液位传感器、直角支架、送料软管、蠕动泵、单片机控制器、循环水管、恒温水循环系统和步进电机控制器,可实现多种凝胶材料在不同温度下快速、高精度、复杂形状3D打印。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凝胶材料打印性能、精度和打印结构稳定性难以同时优化的矛盾问题,将在电子、能源存储、生物、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