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5666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49045.7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回路四管制地源热泵机组,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一储液罐、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出气口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C1进气口、所述第二冷凝器的C3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冷凝器的C1出液口、所述第二冷凝器的C3的出液口均通过管道与第一储液罐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一储液罐的出液口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蒸发器的E3进液口、所述第二蒸发器的E1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的E3出气口、所述第二蒸发器的E1出气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压缩机的进气口连通;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制冷剂在管路中单一方向流动,无需通过复杂管路连接及阀门切换,即可实现制冷和制热多模式灵活切换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46330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07004.X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中国中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自然能的屋面通风冷却系统,属于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包括倾斜设置的双层通风屋面,其包括下层的屋顶结构层和上层的平板集热辐射组件,两者之间形成屋面气流通道;屋面气流通道下端和上端分别设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屋顶结构层下端和上端分别设有第三风口和第四风口;第四风口下方设有室内送风管。本发明还公开了对应的屋面通风冷却系统控制方法。本发明结合双层通风屋面和辐射制冷技术的优点,既能在白天利用太阳辐射促进室内通风换气,营造舒适环境,又能在夜间进行天空辐射散热,对室内空气进行降温,改善室内热环境,其不同运行模式的切换易于操作和控制,且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大大降低了建筑空调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803144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47156.0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中国中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能保温型套管式换热器,包括设于埋管钻井中的换热器组件,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同心套设的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的一端设为盲端、其另一端设有进液口,所述内管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外管的盲端内、并与所述外管连通,所述内管的另一端设有出液口,所述外管与内管中填充循环水,所述内管的外侧包覆有蓄能保温层。本发明利用蓄能保温层提高套管式换热器蓄能能力和减少套管式换热器内管和套管式换热器外管之间的热短路,增强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196695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68237.9
申请日:2016-07-19
Applicant: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3/00 , F24F5/0035 , F25B41/04 , F25B41/062 , F25B2313/027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热源塔的水源多联机供冷供热系统,包括热源塔单元、室外机单元、室内机单元、冷媒和水侧换热单元。所述水源多联机供冷供热系统利用热源塔夏季排热和冬季吸热的技术优势实现一套冷却水系统进行供冷供热。通过热源塔的冷却水蒸发冷却释放热量和抗冻溶液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并在冷媒与水侧换热单元中和冷媒进行热交换实现冷媒温度的降低或升高达到供冷供热要求。由于本发明基于热源塔的水源多联机供冷供热系统通过热源塔单元可在空气中进行释热或吸热,因此本发明基于热源塔的水源多联机供冷供热系统能在一套系统内满足夏季供冷冬季供热需求,结构简单,且节省用地面积,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222364043U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21064453.6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中国中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围护结构的全天候高温冷水循环制备系统,属于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其包括:天空辐射冷却装置,其设于围护结构的顶部外侧,且内部设有对应的流道;室内辐射装置,包括室内辐射顶板和/或室内辐射地板和/或室内辐射墙体;所述室内辐射顶板和室内辐射地板分别设于围护结构顶部内侧和围护结构底部,所述室内辐射墙体设于围护结构侧部;所述室内辐射装置内均设有对应的内部管道;循环换热管路组件,用于连接所述天空辐射冷却装置与所述室内辐射装置。利用天空冷源进行辐射放热,使吸收室内热量的高温水通过屋顶天空辐射冷却装置向外散热,使得自身温度降低并制备高温冷水,降低了辐射冷却围护结构的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222364042U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21064344.4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中国中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夜间天空辐射制冷的冷墙系统,属于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包括设于墙体内侧的蓄水板、设于屋顶的夜间天空辐射冷却板以及连接夜间天空辐射冷却板和蓄水板的循环管路。在白天,蓄水板内的液体工质吸收室内外的热量并进行存储,降低室内温度并使自身温度升高。在夜间,蓄水板内升温的液体工质进入到屋顶的夜间天空辐射冷却板内部流道,并以红外长波辐射形式释放出热量,降低自身温度,被冷却的液体工质重新流入蓄水板,再次吸收室内外热量,不断循环。利用墙体蓄热和夜间天空辐射冷却的优势,通过热能传递和循环流动,能有效降低建筑墙体传热形成的热负荷且减小室内温度波动,降低了能耗,提高了室内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222893813U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421913521.1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武汉理工大学 , 中国中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负碳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低能耗房屋建筑结构,包括有节能墙体与能源利用装置,所述节能墙体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保温板所述节能墙体的外侧可拆卸安装有PCM蓄能板,所述保温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钢筋主体,所述钢筋主体的两侧均安装有钢丝网。在使用本装置时,可以通过设置的节能墙体内侧安装加厚的保温板来提高墙面的保温效果,以及在节能墙体外侧安装PCM蓄能板,利用PCM蓄能板通过相变来实现热能的储存和释放,进而吸收太阳辐射热和人体传感热等,并在室温下释放储存的热能,实现墙面的保温和节能,从而通过建筑本体来实现节能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222480659U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20483446.3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中国中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多区埋管蓄用并行地源热泵系统,包括生活热水用热泵机组、供冷供热用热泵机组、深层集水器、深层分水器、浅层集水器、浅层分水器、第一切换阀组、第二切换阀组、浅层地埋管、深层地埋管。该地源热泵系统,利用浅层地埋管供冷供热,深层地埋管供生活热水,并在供冷季用浅层地埋管向深层地埋管系统补充热量,提高生活热水供给的稳定性和高效性。而且通过浅层地埋管和深层地埋管换热相结合,可以实现热量的不同时间、不同场景的转换,从根本避免单一利用浅层地埋管所形成的“岩土体热不平衡”的缺陷问题,既可以稳定、高效为建筑供冷供热,又可以提供所需的品质生活热水。
-
公开(公告)号:CN222378291U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20085296.0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源末端可切换旁挂式不间断水蓄能系统,包括蓄冷水罐、释冷循环水泵、总供水环形管网、总回水环形管网、供水支管、回水支管、切换控制阀门,所述蓄冷水罐顶部设置有顶部布水器以及顶部布水器接管,底部设置有底部布水器以及底部布水器接管,顶部布水器接管伸出罐外并通过回水支管与总回水环形管网连通,底部布水器接管伸出罐外并通过供水支管与总供水环形管网连通,释冷循环水泵与切换控制阀门并联后串联于供水支管上。本实用新型优化了空调水系统水泵的运行工况和效率,设备及管道系统可独立隔离切断、同时可实现模块化增减、冗余性好,系统易于保障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222314327U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21064422.0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中国中信有限公司
IPC: E04B2/88 , E04D13/18 , H02S20/26 , F24F7/003 , F24F7/02 , F24F13/28 , F24D15/00 , F24D18/00 , E06B9/264 , F24D101/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置发电相变一体化遮阳百叶的通风玻璃幕墙系统,属于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包括:通风玻璃幕墙组件,其包括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两者之间形成通风空腔;发电相变一体化遮阳百叶组件,其内置于所述通风空腔中,包括光伏发电层、定型相变材料层以及设于两者之间的金属导热层;通风玻璃幕墙组件,分别设于所述内层玻璃的顶部和底部,以及所述外层玻璃的顶部和底部。本实用新型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玻璃幕墙立面实现建筑光伏发电、夏季通风隔热、冬季太阳辐射集热采暖以及过渡季节的室内自然通风,提升建筑光伏发电效率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改善室内热舒适性,降低建筑采暖空调能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