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84490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333415.1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C02F9/00 , C02F1/56 , C02F1/66 , C02F1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压溶气防堵型工程泥浆快速浓缩装备及工艺,包括絮凝剂制备机、溶气空压机、二氧化碳储罐、溶气罐、泥浆浓缩池和真空水箱;其中,所述絮凝剂制备机通过管道、絮凝剂加药泵、絮凝剂加药阀与所述溶气罐连接,所述二氧化碳储罐通过管道、二氧化碳注入阀与所述溶气罐连接;所述泥浆浓缩池底部设有水平排水板,上部有竖向排水板,排水板固定在泥浆浓缩池池壁,所述泥浆浓缩池通过抽滤管道分别与溶气罐、真空水箱连接,所述真空水箱与所述真空泵连接。本发明具有设备占地少,浓缩效率高,可与常规的机械脱水设备进行协同,提高泥浆机械脱水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124205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10716975.9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C02F11/00 , C02F11/122 , C02F11/13 , C02F11/143 , C02F11/147 , C02F11/15 , C02F1/00 , C02F1/28 , C02F101/1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废弃泥浆制备污染底泥修复覆盖剂及使用方法,将废弃泥浆梯级分离为1~5mm粗砂、0.1~1mm细沙和0.1mm以下细粒泥浆;细粒泥浆的钠离子与铁离子、镧离子进行交换,之后改性处理得到粉状覆盖剂;将粒径1~5mm的粗砂造粒,表面撒入质量比8~12:0.5~1.5:0.5~1.5的粉状覆盖剂、生石灰和粉煤灰,形成粗粒底泥覆盖剂;将粒径0.1~1mm的细沙造粒,表面撒入质量比8~12:0.5~1.5:0.3~0.8的粉状覆盖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聚丙烯酰胺粉末,形成细粒底泥覆盖剂。本发明实现建筑废弃泥浆的资源化利用,同时解决河湖水体富营养化等水环境污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4809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58293.5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C02F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型复合底泥原位修复剂及修复工艺,由改底剂与复合生态修复剂组成;所述改底剂由过磷酸氢钾复合盐、过氧化钙、或是两则的任意比例的组合构成;所述复合生态修复剂由质量分数为10%~30%促生载体、5%~15%锁磷剂、1%~5%缓冲剂和50%~84%微生物菌剂组成。本发明能有效且持续修复污染水体。
-
公开(公告)号:CN115124205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16975.9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C02F11/00 , C02F11/122 , C02F11/13 , C02F11/143 , C02F11/147 , C02F11/15 , C02F1/00 , C02F1/28 , C02F101/1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废弃泥浆制备污染底泥修复覆盖剂及使用方法,将废弃泥浆梯级分离为1~5mm粗砂、0.1~1mm细沙和0.1mm以下细粒泥浆;细粒泥浆的钠离子与铁离子、镧离子进行交换,之后改性处理得到粉状覆盖剂;将粒径1~5mm的粗砂造粒,表面撒入质量比8~12:0.5~1.5:0.5~1.5的粉状覆盖剂、生石灰和粉煤灰,形成粗粒底泥覆盖剂;将粒径0.1~1mm的细沙造粒,表面撒入质量比8~12:0.5~1.5:0.3~0.8的粉状覆盖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聚丙烯酰胺粉末,形成细粒底泥覆盖剂。本发明实现建筑废弃泥浆的资源化利用,同时解决河湖水体富营养化等水环境污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8913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63078.0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桩基废弃泥浆脱水尾水处理系统及桩基泥浆处理方法,包括水质调节单元、砂滤处理单元、超滤处理单元三个处理单元,水质调节单元能实现对尾水的pH和硬度的自动调节,处理后的水可用作混凝土拌合用水,砂滤处理单元对尾水进行处理后可用作道路冲洗和冲厕用水,并且砂滤罐方便反冲洗,超滤处理单元对尾水进行处理后可用作绿化用水,并且超滤膜系统方便正冲洗和反冲洗。本发明通过不同的处理单元实现对泥浆脱水尾水的分质处理利用,且砂滤罐和超滤膜组件方便冲洗。
-
公开(公告)号:CN113149228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110552600.9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生物净化功能的环境友好型隔根系统,沿着挺水植物种植样线为起始边,向水体中心一侧为宽度边、以水体底部标高为基准,向下扩挖隔离槽单元,在隔离槽单元中填充填料单元,使隔离槽顶部向下空间依次形成有氧区、兼氧区和厌氧区。本发明使植物通过隔离槽单元分隔,防止生态侵占力强的植物种类通过根部对其他植物进行侵吞。
-
公开(公告)号:CN116023080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211531512.1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C04B28/02 , C02F11/147 , C02F11/121 , C02F11/00 , B01F23/00 , B01F23/50 , B01F23/70 , C04B2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盾构废弃泥浆的流动回填料制备工艺,包括如下三个步骤,具体为:步骤1:废弃泥浆多级分离,对废弃泥浆中的骨料进行筛分,得到了粗骨料、细骨料以及混合得到的均一泥浆;步骤2:泥浆絮凝脱水,先后采用絮凝调理以及真空预压法对多级分离后的均一泥浆进行处理形成脱水泥饼,排出的水形成泥浆尾水;步骤3:流动回填料制备,将步骤1中的粗骨料、细骨料与步骤2中的脱水泥饼混合组成骨料混合物,再将步骤2中产生的泥浆尾水与水泥、粉煤灰、减水剂、促凝剂进行混合形成凝胶混合物,骨料混合物和凝胶混合物搅拌制备得到流动回填料。本发明实现盾构废弃泥浆的资源化利用,同时解决工程施工中回填材料制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023080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531512.1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C04B28/02 , C02F11/147 , C02F11/121 , C02F11/00 , B01F23/00 , B01F23/50 , B01F23/70 , C04B2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盾构废弃泥浆的流动回填料制备工艺,包括如下三个步骤,具体为:步骤1:废弃泥浆多级分离,对废弃泥浆中的骨料进行筛分,得到了粗骨料、细骨料以及混合得到的均一泥浆;步骤2:泥浆絮凝脱水,先后采用絮凝调理以及真空预压法对多级分离后的均一泥浆进行处理形成脱水泥饼,排出的水形成泥浆尾水;步骤3:流动回填料制备,将步骤1中的粗骨料、细骨料与步骤2中的脱水泥饼混合组成骨料混合物,再将步骤2中产生的泥浆尾水与水泥、粉煤灰、减水剂、促凝剂进行混合形成凝胶混合物,骨料混合物和凝胶混合物搅拌制备得到流动回填料。本发明实现盾构废弃泥浆的资源化利用,同时解决工程施工中回填材料制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49228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552600.9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生物净化功能的环境友好型隔根系统,沿着挺水植物种植样线为起始边,向水体中心一侧为宽度边、以水体底部标高为基准,向下扩挖隔离槽单元,在隔离槽单元中填充填料单元,使隔离槽顶部向下空间依次形成有氧区、兼氧区和厌氧区。本发明使植物通过隔离槽单元分隔,防止生态侵占力强的植物种类通过根部对其他植物进行侵吞。
-
公开(公告)号:CN219259731U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23408374.6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C02F3/32 , C02F101/16 , C02F101/30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磷水体滨水生态缓冲带结构,包括缓冲带土壤和缓冲带植被,所述缓冲带植被包括由岸堤路至水体方向依次设置的地被植物带、草本植物带和挺水植物带,所述缓冲带土壤为用于阻隔和吸收水体中磷的阻磷土壤;所述地被植物带在靠近岸堤路一侧的地基中设置有海绵蓄水体,所述海绵蓄水体与所述岸堤路之间通过第一管道相连,所述草本植物带在靠近水体一侧、挺水植物带背水侧的地基中设置有净水体,所述海绵蓄水体和所述净水体之间通过第二管道相连;所述海绵蓄水体和净水体的临水侧均设置抽水盲管,所述抽水盲管上端与所述缓冲带土壤接触。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避免大量磷元素进入水体,降低水体水质污染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