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光性组合物、滤光器、图像显示装置及固体摄像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15685673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0823336.2

    申请日:2022-07-1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存稳定性优异、显影残渣少且具有优异的形状和耐性、可形成异物少的图案的感光性组合物、滤光器、图像显示装置及固体摄像元件。所述感光性组合物包含颜料(A)、分散树脂(B)、聚合性化合物(C)、光聚合引发剂(D)及粘合剂树脂(E),所述光聚合引发剂(D)包含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D1)、及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D1)以外的光聚合引发剂(D2),所述光聚合引发剂(D)实质上不包含肟化合物。(通式(1)中,R1、R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8的烷基。R3表示氢原子或一价取代基。)通式(1)[化1]

    感光性组合物、滤光器、图像显示装置、及固体摄像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1690909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408322.9

    申请日:2023-04-1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光性组合物、滤光器、图像显示装置、及固体摄像元件,其中感光性组合物可获得碱显影性、图案形状优异且具有优异的耐性的涂膜。一种感光性组合物,包含:碱可溶性树脂(A)、聚合性化合物(B)、及光聚合引发剂(C),所述感光性组合物中,所述光聚合引发剂(C)包含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肟系光聚合引发剂(C1)、及肟系光聚合引发剂(C1)以外的光聚合引发剂(C2),所述光聚合引发剂(C2)包含选自由苯乙酮系光聚合引发剂、酰基氧化膦系光聚合引发剂、及咪唑系光聚合引发剂所组成的群组中的一种以上。通式(1)#imgabs0#

    感光性组合物、膜、滤光器、固体摄像元件、图像显示装置及红外线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860508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227236.2

    申请日:2024-02-2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形成线宽稳定性、密合性优异、在低温加热下具有优异的图案形状、耐性的膜的感光性组合物、膜、滤光器、固体摄像元件、图像显示装置及红外线传感器。所述课题可通过感光性组合物解决,所述感光性组合物包含:碱可溶性树脂(A)、聚合性化合物(B)、聚合引发剂(C)、及热硬化性化合物(D),所述感光性组合物中,所述碱可溶性树脂(A)包含重量平均分子量为5,000以上且50,000以下且具有含嵌段异氰酸酯基的单量体单元(a1)及含羟基的单量体单元(a2)的碱可溶性树脂(A1),所述热硬化性化合物(D)包含重量平均分子量为300以上且小于5,000的热硬化性化合物(D1)。

    感光性着色组合物、膜、滤色器、固体摄像元件及图像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42626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118539.0

    申请日:2024-01-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光性着色组合物、膜、滤色器、固体摄像元件及图像显示装置,所述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可形成抑制显影后的膜的水渍且图案形状、耐性优异的膜、滤色器、固体摄像元件及图像显示装置。所述课题可通过感光性着色组合物来解决,所述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包含着色剂(A)、碱可溶性树脂(B)、聚合性化合物(C)、聚合引发剂(D)及硅烷偶合剂(E),所述感光性着色组合物中,所述硅烷偶合剂(E)包含具有烷氧基硅烷基、(甲基)丙烯酰基及氨基甲酸酯键的化合物(E1)。

    感光性组合物、膜、滤光器、固体摄像元件、图像显示装置及红外线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881890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436209.6

    申请日:2024-04-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形成图案形成性、耐光性优异、在低温加热下具有优异的耐性的膜的感光性组合物、膜、滤光器、固体摄像元件、图像显示装置及红外线传感器。所述课题可通过感光性组合物解决,所述感光性组合物包含:颜料(A)、碱可溶性树脂(B)、聚合性化合物(C)、及聚合引发剂(D),所述感光性组合物中,所述碱可溶性树脂(B)包含碱可溶性树脂(B1),所述碱可溶性树脂(B1)具有含烷氧基硅烷基的单量体单元(b1)、及含酸性基的单量体单元(b2),所述聚合引发剂(D)包含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中的波长365nm的光的吸光系数为5.0×103L/mol·cm以上的聚合引发剂(D1)。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