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15482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980114411.0
申请日:2009-03-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47/06 , B65D51/222 , B65D51/226 , B65D51/227 , B65D51/285 , B65D2251/0025 , B65D2251/0093 , B65D2251/0096 , Y10T436/25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式容器和注出方法。所述复式容器具有形成有第一收容室(20)的容器主体(2)和形成有第二收容室(30)的副容器(3),在容器主体(2)设有安装副容器(3)的安装部(22),并在该安装部(22)形成有切断第二收容室隔壁(30a)的切断部(221),所述第二收容室隔壁(30a)划分出在副容器(3)形成的第二收容室(30)的一部分,当在容器主体(2)上安装副容器(3)时,第二收容室隔壁(30a)被切断而使第一收容室(20)和第二收容室(30)连通。由此,即使在将需要加热处理的内容物密封在容器内的状态下连同容器一起进行加热,也不会损坏其密封性,能够有效避免加热对象的内容物向外部环境的泄漏,并且能够将密封在形成于容器内的多个收容室内的内容物在维持与外部环境隔绝的状态的同时进行混合。
-
公开(公告)号:CN101588971A
公开(公告)日:2009-11-25
申请号:CN200880003024.5
申请日:2008-0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47/36 , B01L3/50825 , B01L2200/026 , B01L2200/141 , B01L2300/044 , B01L2300/0672 , B01L2300/0832 , B65D51/222 , B65D2251/0025 , B65D2251/00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收容、注出内容物的检查用容器(1),其具有:容器主体(2),其形成有口部(22);盖件(3),其安装于口部(22)而密封容器主体(2);开封帽(4),其安装于盖件(3),盖件(3)具有堵塞口部(22)的闭塞壁(34),并且开封帽(4)具有注出口(421)和切断闭塞壁(34)的切断部(431),在将所述开封帽(4)安装于所述盖件(3)时,切断部(431)切断闭塞壁(34)而能够注出内容物。这样,提供一种通过盖件(3)来确保密封性,并且通过安装于盖件(3)的开封帽(4),无需取下盖件(3)即通过切断盖件(3)的闭塞壁(34)而能够注出内容物的检查用容器(1)。
-
公开(公告)号:CN101588971B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0880003024.5
申请日:2008-0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47/36 , B01L3/50825 , B01L2200/026 , B01L2200/141 , B01L2300/044 , B01L2300/0672 , B01L2300/0832 , B65D51/222 , B65D2251/0025 , B65D2251/00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收容、注出内容物的检查用容器(1),其具有:容器主体(2),其形成有口部(22);盖件(3),其安装于口部(22)而密封容器主体(2);开封帽(4),其安装于盖件(3),盖件(3)具有堵塞口部(22)的闭塞壁(34),并且开封帽(4)具有注出口(421)和切断闭塞壁(34)的切断部(431),在将所述开封帽(4)安装于所述盖件(3)时,切断部(431)切断闭塞壁(34)而能够注出内容物。这样,提供一种通过盖件(3)来确保密封性,并且通过安装于盖件(3)的开封帽(4),无需取下盖件(3)即通过切断盖件(3)的闭塞壁(34)而能够注出内容物的检查用容器(1)。
-
公开(公告)号:CN102015482B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0980114411.0
申请日:2009-03-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47/06 , B65D51/222 , B65D51/226 , B65D51/227 , B65D51/285 , B65D2251/0025 , B65D2251/0093 , B65D2251/0096 , Y10T436/25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式容器和注出方法。所述复式容器具有形成有第一收容室(20)的容器主体(2)和形成有第二收容室(30)的副容器(3),在容器主体(2)设有安装副容器(3)的安装部(22),并在该安装部(22)形成有切断第二收容室隔壁(30a)的切断部(221),所述第二收容室隔壁(30a)划分出在副容器(3)形成的第二收容室(30)的一部分,当在容器主体(2)上安装副容器(3)时,第二收容室隔壁(30a)被切断而使第一收容室(20)和第二收容室(30)连通。由此,即使在将需要加热处理的内容物密封在容器内的状态下连同容器一起进行加热,也不会损坏其密封性,能够有效避免加热对象的内容物向外部环境的泄漏,并且能够将密封在形成于容器内的多个收容室内的内容物在维持与外部环境隔绝的状态的同时进行混合。
-
公开(公告)号:CN110352166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880014612.2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IPC: B65D47/08
Abstract: 本发明将密封体(7)通过外周嵌合部(72)以间隙嵌合状与从上盖(3)的顶面部(31)呈筒状垂下的嵌合筒部(32)嵌合,从而安装于上盖(3),所述密封体(7)具有插入盖主体(2)的注出口部(25)的密封部(71)和纵剖面呈U字状的外周嵌合部(72),并且盖主体(2)具有从呈筒状立起的注出口部(25)的基端向外侧伸出的缘框部(24),在密封部(71)插入注出口部(25)时,外周嵌合部(72)的下端缘与形成于缘框部(24)的外周缘的卡合台阶部(24a)卡合。这样,能够使开封前的密封性变得可靠,并且能够在开封后也维持同等的密封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366527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1880014610.3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以具有注出口部(25)、缘框部(24)以及侧壁部(23)的方式形成盖主体(2),该注出口部(25)在狭缝阀(5)的上方开口,呈筒状立起;该缘框部(24)从注出口部(25)的基端向外侧伸出,覆盖狭缝阀(5)的顶部(5a)的周缘侧;该侧壁部(23)沿着缘框部(24)的外周缘垂下而包围狭缝阀(5)的侧面,并且将狭缝阀(5)插入由侧壁部(23)和缘框部(24)划分的凹陷部而安装。这样,在注出内装物时,内装物不会从阀周缘向外部滴落,能够将残留在阀上的内装物与狭缝的切口位置无关地回收到容器内。
-
公开(公告)号:CN110366527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880014610.3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以具有注出口部(25)、缘框部(24)以及侧壁部(23)的方式形成盖主体(2),该注出口部(25)在狭缝阀(5)的上方开口,呈筒状立起;该缘框部(24)从注出口部(25)的基端向外侧伸出,覆盖狭缝阀(5)的顶部(5a)的周缘侧;该侧壁部(23)沿着缘框部(24)的外周缘垂下而包围狭缝阀(5)的侧面,并且将狭缝阀(5)插入由侧壁部(23)和缘框部(24)划分的凹陷部而安装。这样,在注出内装物时,内装物不会从阀周缘向外部滴落,能够将残留在阀上的内装物与狭缝的切口位置无关地回收到容器内。
-
公开(公告)号:CN110352166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880014612.2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IPC: B65D47/08
Abstract: 本发明将密封体(7)通过外周嵌合部(72)以间隙嵌合状与从上盖(3)的顶面部(31)呈筒状垂下的嵌合筒部(32)嵌合,从而安装于上盖(3),所述密封体(7)具有插入盖主体(2)的注出口部(25)的密封部(71)和纵剖面呈U字状的外周嵌合部(72),并且盖主体(2)具有从呈筒状立起的注出口部(25)的基端向外侧伸出的缘框部(24),在密封部(71)插入注出口部(25)时,外周嵌合部(72)的下端缘与形成于缘框部(24)的外周缘的卡合台阶部(24a)卡合。这样,能够使开封前的密封性变得可靠,并且能够在开封后也维持同等的密封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