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28315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68662.8
申请日:2025-02-17
Applicant: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转速、大容量水轮发电机和抽水蓄能发电电动机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水轮发电机磁极绕组表面冷却效果的方法;从磁轭开始通入冷却风,其中冷却风分为两路;第一路冷却风进入极间外表面轴向风道后,两端部区域到达中部区域风速逐渐增快;第二路冷却风从磁轭的磁轭段间径向风道进入后,分为第一部分冷却风和第二部分冷却风;第一部分冷却风通过端部区域中内侧导风结构,第一部分冷却风进入内表面径向风道,再从外托板离开;第二部分冷却风通过中部区域极间空间分隔装置的径向通风孔,沿着极间外表面径向风道,从内径到外径离开的过程中,风速逐渐增快;本发明解决了磁极温升均匀性的问题,避免了磁极绕组热变形不协调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2832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68664.7
申请日:2025-02-17
Applicant: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流式风扇的提升磁极绕组冷却效果的方法,属于高转速、大容量水轮发电机和抽水蓄能发电电动机冷却技术领域;通过磁轭两端设置混流式风扇,将冷却风分为冷却磁极端部线圈的径向冷却风和进入磁极极间外表面的轴向冷却风;相邻两磁极绕组之间构成极间外表面通风冷却空间,在极间外表面通风冷却空间设置呈轴向布置的极间通风分区板,使极间通风分区板与磁极绕组外表面构成分隔的轴向通风风道;从而保证磁极绕组极间区域无法采用径向通风冷却的高转速、大容量水轮发电机和抽水蓄能发电电动机的转子磁极绕组冷却,并解决了传统结构迎风面和背风面冷却效果差异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28323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68664.7
申请日:2025-02-17
Applicant: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流式风扇的提升磁极绕组冷却效果的方法,属于高转速、大容量水轮发电机和抽水蓄能发电电动机冷却技术领域;通过磁轭两端设置混流式风扇,将冷却风分为冷却磁极端部线圈的径向冷却风和进入磁极极间外表面的轴向冷却风;相邻两磁极绕组之间构成极间外表面通风冷却空间,在极间外表面通风冷却空间设置呈轴向布置的极间通风分区板,使极间通风分区板与磁极绕组外表面构成分隔的轴向通风风道;从而保证磁极绕组极间区域无法采用径向通风冷却的高转速、大容量水轮发电机和抽水蓄能发电电动机的转子磁极绕组冷却,并解决了传统结构迎风面和背风面冷却效果差异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2831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68662.8
申请日:2025-02-17
Applicant: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转速、大容量水轮发电机和抽水蓄能发电电动机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水轮发电机磁极绕组表面冷却效果的方法;从磁轭开始通入冷却风,其中冷却风分为两路;第一路冷却风进入极间外表面轴向风道后,两端部区域到达中部区域风速逐渐增快;第二路冷却风从磁轭的磁轭段间径向风道进入后,分为第一部分冷却风和第二部分冷却风;第一部分冷却风通过端部区域中内侧导风结构,第一部分冷却风进入内表面径向风道,再从外托板离开;第二部分冷却风通过中部区域极间空间分隔装置的径向通风孔,沿着极间外表面径向风道,从内径到外径离开的过程中,风速逐渐增快;本发明解决了磁极温升均匀性的问题,避免了磁极绕组热变形不协调的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