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固体重力势能的抽水蓄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62256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51104.X

    申请日:2024-06-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中的储能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的利用固体重力势能的抽水蓄能系统;包括重力势能储能系统、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机组和自然水源,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机组和自然水源通过常规管道连接;重力势能储能系统包括承压水、储水囊袋、深坑和加载固体材料,承压水储存在储水囊袋中,储水囊袋与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机组通过承压管道连通,储水囊袋放置在深坑中,并放置在储水囊袋上方。本发明突破了传统抽水蓄能电站需设置在具有较大落差场地的技术瓶颈,可将上下水库建设在相同海拔的场地中,极大地提高了抽水蓄能电站的适用范围,节省了输水管道的建造长度,降低了抽水蓄能电站的建造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一种基于仿蚁体寻迹技术的隧道节理面自生长式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81469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034584.5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仿蚁体寻迹技术的隧道节理面自生长式建模方法,基于仿蚁体寻迹技术中仿蚁体爬行时始终选择最短路径,最终选择的最短路径最大可能地会经过隧道节理面的原理,将仿蚁体播撒在获取的含有丰富地质构造信息的地球物理勘探数据资料和含有隧道开挖面迹线信息的三维点云数据共同组成的离散数据中,通过仿蚁体的爬行和信息素的释放实现基于仿蚁体寻迹技术的隧道节理面自生长式建模。基于上述模仿自然界蚂蚁行为的仿生方法建立的隧道节理面模型,充分利用和表达了多源地质信息,可用于后续的数值分析,克服传统结构面模型表达地质信息不全面、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和后续分析可靠度低的问题。

    盾构隧道管片间接触应力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40475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0551055.1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盾构隧道管片间接触应力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装置包括压电气压传感器,封装于橡胶薄膜内,橡胶薄膜上留有气孔并安装气门;限位框架,与橡胶薄膜紧密相连,限制橡胶薄膜的膨胀方向,只允许橡胶薄膜沿传感器厚度方向膨胀;扁平状导线,一端穿过所述橡胶薄膜与所述压电气压传感器连接,另一端与数据采集器连接,数据采集器通过数据传输装置将压电信号传输至数据中心;所述压电气压传感器、橡胶薄膜、限位框架以及扁平状导线共同构成嵌入式压电传感器。本发明可直观、准确测量出盾构隧道管片间接触应力,用于已建成盾构隧道管片拼装质量的检测,同时在施工阶段,对已建成的盾构隧道区间进行测量,辅助指导盾构隧道的施工。

    基于相变蓄冷的隧道通风降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080817B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910275238.8

    申请日:2019-04-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相变蓄冷的隧道通风降温系统,包括蓄冷段和通风降温段,蓄冷段是由隧道地温能换热器、水泵、分水管、集水管和蓄冷硐室内的相变蓄冷板组成的封闭循环系统;相变蓄冷板先在蓄冷硐室内完成蓄冷,沿隧道运输到靠近隧道施工面的通风降温段,该段包括隔热层、移动式屏蔽门、通风管、冷却管路和水泵,隔热层与移动式屏蔽门在隧道开挖掌子面后方形成封闭隔热空间,用相变蓄冷板冷却通风管内的空气,对封闭隔热空间降温。本发明相比既有的人工制冰降温方式,具备施工便捷、能效高、可再生、运行成本低等显著的进步。

    隧道伸缩式保温隔热结构及隧道保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63844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910012133.3

    申请日:2019-01-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伸缩式保温隔热结构,该结构包括骨架、柔性面料、导轨、气囊和气管,骨架是由若干拱形框架组成,各拱形框架由内、外两层柔性面料连接,骨架底端与导轨滑动配合,气囊布置在骨架的前、后两端和下端,当气囊充气时,在内、外层柔性面料与前、后两端和下端的充气气囊之间形成第一封闭空间,在裸露围岩、外层柔性面料与前、后两端和下端的充气气囊之间形成第二封闭空间。应用该结构可对隧道进行保温。本发明可快速收放、反复使用,可根据需求伸长、收缩以及转向,既可有效避免爆破对于保温结构的不可恢复性的破坏,又能根据实际施工条件调节,具有经济、环保、高效率等优势。

    一种淤泥固化原位一体化测试装置及其现场施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62290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649342.1

    申请日:2020-0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淤泥固化原位一体化测试装置,包括压电固化土、超弹橡胶薄膜套、网状模具、局部导电塑料空心管、无线自供电激振器、自供电数据采集器、自供电数据处理器和自供电无线发射器,压电固化土与自供电数据采集器、自供电数据处理器和自供电无线发射器经局部导电塑料空心管电连接;压电固化土充入布置在网状模具中的超弹橡胶薄膜套内;无线自供电激振器布设在局部导电塑料空心管内。本发明使用了自供电激振器,与人工激振相比,既减少了人工,也保证每次的振动荷载一致;压电固化土既是传感构件,也作为能量收集装置,为整个系统供电,可以做到自给自足的效果;一体化程度高,装置被集成在局部导电塑料空心管中,便于装置的安装。

    一种淤泥固化原位测试评价办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62288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648965.7

    申请日:2020-0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淤泥固化原位测试评价办法,利用压电淤泥固化土的压电应变常数现场实测数据评价其固化状态,通过选取部分测点进行室内试验确定固化土含水率和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压电应变常数变化率关系曲线,压电应变常数变化率由位移积分法进行动态测算;将现场测得的固化土含水率和无侧限抗压强度与设计指标进行对比。本发明采取原位试验拟合测量曲线,可以针对各种场地的复杂情况给出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可以判定单个测点或是数个测点的压电状态不完全,可以精确定位固化不完全的位置;对淤泥固化土固化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可以有效地预警,做到防患于未然;可以长期对淤泥固化土进行实时监测,为未来淤泥固化土长期强度研究提供测量基础。

    一种盾构隧道衬砌壁后微生物注浆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85723B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610791405.0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衬砌壁后微生物注浆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微生物储存罐、培养液储存罐、混合液储存罐和可转动注浆头,所述微生物储存罐装有反硝化细菌干菌和富集培养基,所述培养液储存罐中装有培养液;微生物储存罐和培养液储存罐分别通过管路与混合液储存罐连接,所述微生物储存罐与混合液储存罐的连接管路,及培养液储存罐与混合液储存罐的连接管路上均设置有控制阀和注浆泵,注浆泵连接有压力表;所述混合液储存罐的出口通过注浆管与可转动注浆头连接,注浆管上设置有控制阀和注浆泵,注浆泵连接有压力表。本发明装置实现了对盾构隧道衬砌壁后的微生物注浆,主动提高隧道的耐腐蚀、侵蚀性能。

    基于相变调温板的隧道防冻保温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63685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408043.2

    申请日:2016-06-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38 E21D11/10 E21F5/00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变调温板的隧道防冻保温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隧道壁上由外到内外依次布设的隧道初衬、防水板、隧道二衬和防火板,所述隧道二衬的混凝土中含有多孔轻骨料,在隧道二衬和防水板之间夹设有加热装置;所述防火板内含有相变胶囊。本发明将多孔轻骨料、相变材料和主动供热技术相结合,解决了隧道围岩地下水上融下冻的问题,彻底根除了隧道冻害;利用相变材料的储能调温的作用及多孔轻骨料的保温性能,节省了购置与运行费用;且多孔轻骨料、相变材料直接掺入混凝土中,无需增加隧道开挖半径,节省了建造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