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空气为工质的电推进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508164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838621.1

    申请日:2015-11-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顾璠 屈会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H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空气为工质的电推进方法及装置。通过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电离空气产生局域平衡态等离子体,产生的所述等离子体流入推进通道中;之后再在所述推进通道外加与所述推进通道方向垂直的电磁场;所述等离子体在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即为电推进的推力。本发明在当地大气压的条件下进行,以空气为工作介质,不需要传统推进器所需要的燃料:汽油,柴油等,对于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有着天然的优势。利用等离子体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产生推力,将电推进引入大气压的条件下,有利于电推进在常规驱动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

    一种基于非平衡态等离子体推进气体的弱爆震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899437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136840.0

    申请日:2014-04-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顾璠 王浩泽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平衡态等离子体推进气体的弱爆震方法及装置,包括等离子体缩放发生管、弱爆震室和磁流体发电室,等离子体缩放发生管设有燃料气和氧化剂进口,等离子体缩放发生管和弱爆震室连接,弱爆震室和磁流体发电室连接,磁流体发电室向等离子体缩放发生管提供电能。本发明利用非平衡态等离子体的推动气体对弱爆震入口参数进行调节。当外界参数变化的时候,非平衡态等离子体的出口参数依然可以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使得弱爆震过程有着稳定的入口参数,从而可以实现稳定的持续弱爆震。

    多级电离产生低能量高密度等离子体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49247B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110087556.5

    申请日:2011-04-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顾璠 张基栋 李森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级电离产生低能量高密度等离子体装置及方法。装置分三级:第一级由针尖电极与金属棒电极组成,第二级由筒状金属电极与金属棒电极组成,第三级由金属网电极与金属棒电极组成。多级电离产生低能量高密度等离子体方法:通入5~50m3/h气体,气体在第一级50~100W电源功率作用下初步电离,初步电离出的等离子体经第二级50~150W电源功率的电离产生较大密度且较均匀的等离子体,第一、二级电离出的等离子体经第三级50~150W电源功率的电离与此级对气流的扰动,最终,在低功率输入作用下喷出电子能量不超过1ev、电子密度量级高达1022/m3、截面直径为15~20mm的均匀非平衡态等离子体射流。

    吸附-低温等离子体同步脱硫脱硝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72347A

    公开(公告)日:2006-05-17

    申请号:CN200510095093.1

    申请日:2005-10-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顾璠 叶丹 高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4 Y02A50/2349

    Abstract: 吸附-低温等离子体同步脱硫脱硝装置,烟气脱硫脱硝反应器由两个相同的吸附-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并联连接构成,同步脱硫脱硝方法为二个吸附-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中的等离子体发生器交替使用;在该反应器中安装有线-筒式(或线-板式)等离子体发生器,并填充吸附催化颗粒;高压脉冲电源与两个吸附-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中的等离子体发生器相接;主烟气经进气阀流入两个相同的吸附-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之一,已脱除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烟气通过反应器排气阀排出,经引风机和烟囱排放大气;另一吸附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吸附-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与烟气隔离,等离子体发生器工作,SO2转换为SO3,送入浓硫酸池转化为H2SO4,NOx转换为无害的N2。

    表面吸附低能态等离子体一氧化氮脱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12174C

    公开(公告)日:2005-07-27

    申请号:CN02138395.2

    申请日:2002-09-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顾璠 余刚 徐益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气体脱硝的表面吸附低能态等离子体一氧化氮脱除方法,在含有一氧化氮的气体中加入氮气并混和,并使其通过高频高压电场,该高频高压电场为峰值电压不低于3000伏特,脉冲电压频率不低于500赫兹,氮气在经过电场时被设置于电场中的固体颗粒化学吸附于其表面,经气体放电形成活性氮原子,活性氮原子与一氧化氮相结合形成氮气即可完成一氧化氮的脱除。本发明电场中的固体颗粒有选择地化学吸附氮气,并在其表面形成气体放电,产生活性氮原子,形成氮气,从而脱除一氧化氮,氮气电离出活性原子所需能量低,而吸附在颗粒表面的氮气电离时所需的能量则更低,从而有效地降低了脱除一氧化氮所需的能量。

    一种铝酸钙热电子发射装置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01555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058470.5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季聪 顾璠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铝酸钙热电子发射装置及制备方法,使用拥有低逸出功和良好的导电性的碳衍生物C12A7:C‑/C作为热阴极电子发射极的新型涂层材料,同时使用稀土氧化物涂层来提高接收极的吸收电子能力,在发射极与接收极间填充低真空氩气氛,使得热发射电子从发射极到接收极的传输过程由真空传输变为等离子体传输,从而减少了热电子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在当前的热电子发射装置中,多使用电加热的方式使热阴极发射电子,以得到电子束,而本发明的热电子发射装置则允许光加热的方式产生热发射,以实现热电能量的直接转换并提高转换效率。

    一种低温储热型热电转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375448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475627.5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王超颖 顾璠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储热型热电转换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相变储热器、外水管、热电发生器;所述相变储热器包括储热盒,及设置在所述储热盒内的传热工质盘管、内水管、相变储热介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盖设在所述相变储热器上,并连接所述传热工质盘管;所述外水管连通所述内水管形成循环,且所述外水管上设置有连接外部水源的冷水入口;所述热电发生器连接在所述外水管上,且邻近所述储热盒。本发明优点:利用低温储能材料对太阳辐射能进行存储,再通过半导体发电器将存储的热能转换为电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过程无污染且可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一种荷电团簇迁移的动能-电能转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796038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090160.4

    申请日:2015-02-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顾璠 徐凯 李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荷电团簇迁移的先进动能-电能转换装置,包括电加热蒸汽发生器,团簇荷电段和电能接收段。电加热蒸汽发生器产生的高温高压饱和水蒸气通过保温管传输至空心长方体中,拉法尔金属喷管将高温高压饱和水蒸气转化为高速射流湿蒸汽,高温高压饱和水蒸气在拉法尔金属喷管内伴随着部分凝结产生水分子团簇,放电针给水分子团簇荷电形成荷电水分子团簇;荷电水分子团簇在拉法尔金属喷管出口形成自洽电场,高速射流湿蒸汽推动荷电水分子团簇向电能接收装置移动,高速射流湿蒸汽的动能转化成荷电水分子团簇电势能,电能接收装置接收电势能后放出电势能,通过负载加以利用。本发明装置与磁流体发电技术相比,装置简单,无需加入磁场。

    一种可利用汽化潜热闭环磁流体发电方法及其循环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57868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47945.3

    申请日:2015-01-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顾璠 吴立 李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利用汽化潜热闭环磁流体发电方法及其循环发电系统。高温高压的超临界工质经超音速膨胀通道进行绝热膨胀,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气体团簇方式的凝结,凝结潜热释放,进一步转化为流体的动能,最终获得高速的流体,进入等离子体发生段形成导电流体,从而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用于发电,发电后的流体经冷凝器冷凝回收,由高压泵加压再经过加热器加热后重新达到高温高压的超临界状态,进入下一个循环。本发明与传统发电系统相比,将汽轮机用超音速膨胀通道和磁流体发电通道取代,克服了传统发电系统中由于汽轮机中蒸汽凝结造成的叶片汽蚀而不得不采用较高的排汽温度的问题,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冷源温度,提高循环热效率。

    低温等离子体吸附催化烟气脱硫装置及其脱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97057A

    公开(公告)日:2005-03-23

    申请号:CN200410041453.5

    申请日:2004-07-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顾璠 叶丹

    Abstract: 低温等离子体吸附催化烟气脱硫装置及其脱硫方法是一种针对所有含硫物质作为燃料的锅炉的燃烧后尾气中二氧化硫的净化处理装置及方法,在反应器中装填有吸附催化剂,主烟气进气端与烟气进气阀相接,主流烟气出气端与出气阀相接,出气阀的出口分别接另一个反应器的引风端和烟囱的烟道,反应产物出口通过流量调节阀门接空气压缩机,在反应器的内设有等离子体发生器,高压脉冲电源通过能量切换装置分别与两个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相接。脱硫方法是,二个并联的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中的等离子体发生器由能量切换装置控制轮换使用,含硫烟气与反应器中的吸附催化剂反应,将SO2吸附并转换为SO3再送入浓硫酸池转化为H2SO4,通过纤维除雾器排出洁净气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