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4480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62056.8
申请日:2025-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参数整定的风光火基地的逆变器低穿性能优化方法,属于逆变器参数整定技术领域。基于风电机组和光伏逆变器涉网电压控制性能分析式,分析影响低压穿越性能的控制参数,确定最终的待优化关键控制参数;以新能源场站并网电压波动范围最小为目标函数,结合最终的待优化关键控制参数的实际运行范围作为约束条件,创建新能源逆变器低压穿越关键控制参数优化的整定模型;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整定模型,获得新能源逆变器低压穿越控制性能的最优关键控制参数。本发明通过对逆变器控制参数进行设置,促进了新能源场站的低压穿越水平,降低了新能源场站因电网故障而导致的脱网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20049494A
公开(公告)日:2025-05-27
申请号:CN202510062049.8
申请日:2025-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变流器电压穿越关键控制参数辨识方法,涉及电压穿越关键控制参数辨识技术领域。基于电压失稳过程中的控制性能表达式,确定影响电压控制参数范围,构建电压失稳故障集;计算在典型故障条件下电压控制参数对电压失稳的敏感性因子,扫描电压失稳故障集中的各典型工况,生成电压控制参数的电压敏感性因子矩阵;选取电压敏感性因子矩阵中各电压控制参数所对应的元素最大值作为典型电压敏感性因子,并进行降序排列以辨识出关键控制参数。本发明科学量化了新能源变流器电压穿越控制参数对电网的稳定影响,通过构建故障场景集的方式辨识出了关键控制参数,高效助力了风光火能源基地的快速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974278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032316.7
申请日:2025-0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风光火打捆直流外送系统送端过电压的控制参数校准方法,属于逆变器参数整定技术领域,包括:分别基于风电机组和光伏器件逆变器故障穿越过程中电流输出特性表达式,确定影响过电压水平的控制参数待选范围;结合典型场景计算,得到过电压灵敏度因子,筛选出相应的待优化控制参数;构建降低风光火打捆经直流外送系统过电压水平的控制参数校准优化模型,采用更适用于多个参数求解的改进式遗传优化算法求解控制参数校准优化模型,结合机电‑数值优化联合求解方法,得到控制参数定值。本发明通过对逆变器控制参数进行设置,提高能源基地中新能源场站的主动支撑能力为新能源场站经直流高压外送系统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189419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0875935.9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溧阳研究院
IPC: H02J3/46 , H02J3/14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跨区域碳排放灵敏度的等值电网低碳调度方法,首先对整体电网进行碳排放追踪。其次针对所研究的区域电网,分析其外界电网交互边界与等值方法,计算区域电网与外部的功率与碳排放交换机制。根据区域电网内部电源与外来电源的出力特性与碳排放特性,构建了考虑灵敏度的低碳调度方法。针对内外界电源对区域电网内部负荷的碳排放贡献程度与调节灵敏度,优化各电源出力调整优先级,最终实现区域电网碳排放最优调度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5459348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11269156.0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溧阳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峰谷电价的微电网最优资源调控方法,属于微电网最优控制领域。为了最大化发挥储能系统的响应能力,本发明需要将储能系统与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相结合,组成多能互补的微电网系统,其主要包含了居民负荷、储能电池、光伏及控制装置,既可以作为孤岛系统,满足居民内部负荷需求,也可以作为受控单元接入配电网,进行网荷互动或需求响应。本饭对储能系统的智能需求响应策略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成本最优的多能互补优化模型,利用规划算法对微电网储能系统的全时段响应方式进行了优化求解。
-
公开(公告)号:CN115081929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842526.9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溧阳研究院 , 南京东博智慧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30/15 , G06F30/20 , H02J3/32 , H02J3/24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边协同的电动汽车实时响应能力评估方法,具体方法包括:电动汽车充电信息在线采集及处理;构建电动汽车充电功率在线上调响应能力模型;构建电动汽车充电功率在线下调响应能力模型;构建电动汽车充电站最大上调、下调响应能力模型;构建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功率上限、下限评估模型;最后,提出电动汽车响应能力评估及控制云边协同机制,在云端,基于负荷聚合商,采用激励手段,对边端电动汽车进行控制,响应电网调峰/调频需求。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能够评估电动汽车实时上调、下调响应能力,为电网调峰/调压提供支撑,提高新型电力系统在线调控水平,助力电网早日实现“双碳”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5018379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842200.6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溧阳研究院 , 南京东博智慧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N3/0442 , G06N3/08 , H02J3/24 , H02J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动汽车日内响应能力评估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评估方法包括构建电动汽车充电容量极限评估模型;构建电动汽车动态充放电功率评估模型,确定电动汽车充电、放电功率上下限;构建基于LSTM的电动汽车充电数量预测模型,预测可用于充电、放电的电动汽车数量;构建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功率评估模型;循环迭代,实现对电动汽车日内响应能力的评估。本发明可以掌握电动汽车日内响应能力,对支撑电网日内运行计划的修正,提高电网运行计划制定质量,提高电网稳定运行水平,助力电网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5459349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269158.X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溧阳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风光水火储多源经济‑低碳协同调度方法,针对风光等新能源接入下的大电网调度场景,在多目标与多时间尺度的约束下,利用各机组对效益的灵敏度因子进行最优出力排序,实现整体目标的最优求解,实现了兼顾经济性与低碳性的电网多电源优化调度模型,对多目标与多时间尺度场景下的风光水火协同调度进行优化求解,增加了绿色能源的消纳利用率,从而实现日内的电网清洁调度与清洁替代。
-
公开(公告)号:CN11532566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842189.3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溧阳研究院 , 南京东博智慧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LSTM和热储机理的空调响应能力评估方法和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如下步骤:根据空调的热储机理,构建空调热能转换效率模型,得到空调换热过程中存储的热量和消耗的电能之间的转换效率;构建平均功率范围评估模型;根据历史可控空调数量数据和LSTM,构建基于LSTM的可控空调数量预测模型;根据单台空调在一个运行周期内的平均最大功率和平均最小功率、预测得到的下一时刻可参与负荷调节的可控空调数量以及负荷聚合商,构建基于负荷聚合商的空调负荷最大最小响应能力评估模型,评估得到负荷聚合商控制下的空调负荷最大最小响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146212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782037.9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溧阳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方法,在光伏组件的生命周期中,对其从生产到回收各阶段产生的碳排放进行量化计算,分为生产阶段、运输阶段、安装阶段、发电运行阶段、维护运行阶段和回收阶段;碳排放为各阶段材料、人工、运输等过程产生的净碳排放减去光伏发电等效的净碳吸收。本发明实现对考虑光伏组件全过程与全产业链的净碳排放精准计算,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得出了光伏发电的等效碳排放因子与碳回收周期,能够为能源领域碳排放计算、预测与达峰提供有效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