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蒸发温度吸收式冷水机组的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638485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1162650.7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蒸发温度吸收式冷水机组的空调系统,包括吸收式制冷循环模块和空气处理模块,吸收式制冷循环模块包括高压发生器、第一低压发生器、第二低压发生器、高压吸收器、低压吸收器,高温蒸发器、低温蒸发器、冷凝器等;空气处理模块包括低温表冷器、第一高温表冷器、第二高温表冷器等。吸收式制冷循环可以对100‑120℃左右的热源进行深度利用,同时产生高温冷冻水和低温冷冻水用于空气调节。空气处理模块利用高温冷冻水实现回风的干式冷却和新风的预冷,利用低温冷冻水实现新风的深度除湿,避免了统一使用7℃低温冷冻水对空气进行热湿联合处理所带来的冷量品位的损失。

    基于可逆化学反应热效应的旋转式蓄热换热器及蓄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23713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210178141.7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可逆化学反应热效应的旋转式蓄热换热器,包括壳体和芯体。芯体包括蓄热部分和放热部分,由分隔板分开。蓄热换热器内设置有反应通道和流体通道。所述蓄热部分包括反应通道和热流体通道,所述放热部分包括合成反应通道和冷流体通道。所述反应通道外均设置翅片。本发明工质可以为氨基甲酸铵及二氧化碳和氨气,氨基甲酸铵反应在120℃以下发生,可连续有效回收不稳定的低品位余热。利用旋转式换热器和氨基甲酸铵可逆反应,实现连续蓄热和放热循环,且蓄热密度得到显著提升。反应平衡压力低于常见蓄热反应的平衡压力,装置安全经济。

    一种用于泳池建筑的热泵综合利用溶液除湿新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017855B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111148199.9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泳池建筑的热泵综合利用溶液除湿新风系统,包括新风除湿模块、排风溶液再生模块、制冷剂循环模块、溶液循环、冷却水循环等。在夏季工况下,室内回风先与高含湿量新风混合,依次经过表冷器预除湿、溶液除湿、冷却器降温达到送风状态;在冬季工况下,室内回风经过表冷器预除湿、溶液除湿过程,与室外低含湿量新风混合后,再被冷凝器加热至送风状态。同时夏季使用冷却塔系统对除湿溶液冷却、冬季使用热泵系统多余的冷量冷却除湿溶液均能大大降低除湿能耗。本系统不仅能减少除湿过程消耗的冷量,还能通过冷热量匹配来提高热泵的蒸发温度,进而提升热泵的COP,从而大大降低系统能耗。

    固-固跨温相变强化辐射制冷的建筑调温复合围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540111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0986696.4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辐射制冷与相变储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固‑固跨温相变强化辐射制冷的建筑调温复合围护结构,本发明不同于传统辐射制冷技术的应用理念,核心思想为利用固‑固相变材料的高相变潜热、热滞后现象,调制具有与建筑室内热舒适环境温度区间相同的吸放热温度间隔固‑固相变材料;强化辐射制冷材料的低太阳吸收率、高红外发射率等特性,通过将传统基础墙体与固‑固相变材料、反射辐射制冷超材料依次组合,形成具有双向吸热、强化单向释放热的建筑调温复合围护结构。相变材料在室外交变环境下的高太阳辐射、高温时刻吸热,低/无太阳辐射、低温时刻释放热以实现跨温相变,从而抑制室内墙壁温度大幅度波动,阻隔室外环境变化产生的夏季冷负荷。

    饱和蒸气压温度敏感型除湿溶液

    公开(公告)号:CN114874753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10865558.6

    申请日:2021-07-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饱和蒸气压温度敏感型除湿溶液,包括溶质和溶剂,溶质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溴化钙5.63~54.40%和辅助剂0.82~32.13%,其中,辅助剂为不易挥发性盐,溶剂为余量水。本发明的除湿溶液具有良好的饱和蒸气压特性,即饱和蒸气压在除湿工况温度下尽可能低、在再生工况温度下尽可能高,因而同时具备较好的除湿性能和再生性能。依据本发明配制的除湿溶液在保存较好的除湿性能时,所需再生温度更低,降低了对再生能源品位的要求。

    一种复合共晶盐相变蓄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54374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372153.3

    申请日:2022-0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共晶盐相变蓄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相变蓄冷材料包括如下组分:十水硫酸钠79‑81wt%、成核剂3‑5wt%、相变点调节剂10‑16wt%以及增稠剂2‑4wt%。制备:(1)按比例,取十水硫酸钠晶体,加热融化并保温,将成核剂与相变点调节剂加入融化的十水硫酸钠中混合,得到混合物料;(2)向混合物料中加入增稠剂并搅拌至材料呈稳定凝胶状,保温静置,冷却,得凝胶状相变蓄冷材料。本发明的相变材料安全无毒,成分简单,成本低,过冷度小,材料的相变潜热较高且性能稳定,结合制备过程中将材料保温后再冷却至室温的方法可以降低材料的过冷度;材料多次冻融循环不会出现分层现象,使用寿命长,适合建筑空调系统、数据中心及机房蓄冷系统连续供冷要求等应用场合。

    基于可逆化学反应的低品位热能驱动发电系统及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74704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1910492299.X

    申请日:2019-06-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逆化学反应的低品位热能驱动发电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循环回路、第二循环回路以及第三循环回路,包括分解反应器、膨胀机、发电机、回热器、合成反应器和换热器。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系统的工作方法,反应物在分解反应器中吸收热量后分解,生成的高温高压气体进入膨胀机中做功并推动发动机运转发电,做完功的乏气回热后进入合成反应器发生合成反应并溶于传送液体形成溶液,经液力回收装置中加压泵升压后回到分解反应器,完成循环。本发明通过利用不同压力和温度条件下进行的可逆化学反应实现低品位热能驱动发电,循环工质为自然工质,经济环保,通过设置回热器、换热器和液力回收装置等余能回收装置实现对余热、余压的回收利用,减少系统能耗、提高系统效率。

    基于高压静电场极化效应的降膜式液体调湿器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32865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010751066.X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压静电场极化效应的降膜式液体调湿器及方法。本发明的液体调湿器包括用于降膜装置施加电场的电场强化装置,所述电场强化装置包括分别与电源两端相连的形成非匀强电场的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之间形成可以放置降膜装置的电场。本发明利用非均匀高压静电场对极性分子水分子的影响特性,加速了溶液中水分子向空气中的迁移过程,并通过湿润材料的布置使溶液均匀分布。该装置所需电源功率极小,能耗较低,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一种低品位热梯级驱动热湿解耦处理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757841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0952367.3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品位热梯级驱动热湿解耦处理空调系统,包括发生器、第一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表冷器、第一溶液‑溶液换热器、真空再生器、第二冷凝器,第二溶液‑溶液换热器、除湿器;发生器溶液出口与真空再生器相连,作为真空再生器溶液的驱动热源,随后出真空再生器与第一溶液‑溶液换热器相连,出第一溶液‑溶液换热器后进入吸收器;低品位热先进入发生器,出发生器后进入真空再生器,实现热能的梯级利用。本发明应用在驱动热源为80℃以下的工况,可实现低品位热梯级利用,末端可实现空气的热湿解耦处理,发生器出口溶液的热量作为再生器的驱动热源,能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