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70970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56564.6
申请日:2013-12-0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 Y02E1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太阳能实现梯级利用的冷热电多联供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导热油泵,太阳能集热器,蒸汽发生器,汽轮机或膨胀机,发电机,热水换热器,溶液加热器,冷凝器,储液罐,工质泵,溶液再热器,溶液除湿空调机组;该装置主要包含三种回路,分别为导热油回路,动力循环工质回路和溶液回路。该发明结合溶液除湿空调具有较宽的热源适应性(40-70℃)的特点,对膨胀后的工质所含热量进行利用,实现系统中夏季冷量的输出。在冬季时候对膨胀后的工质热量进行换热满足采暖及热水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266926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310190013.5
申请日:2013-05-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中低温余热废热实现冷热电多联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蒸汽发生器(1),汽轮机或膨胀机(2),发电机(3),热水换热器(4),溶液加热器(5),冷凝器(6),储液罐(7),工质泵(8),溶液再热器(9),溶液除湿空调机组(10);该系统包含三个回路,热流回路,动力循环回路和溶液回路;其中,热流回路中热流先进入蒸汽发生器(1)中,之后再进入溶液再热器(9)中。本发明对中低温余热废热进行高效回收与梯级利用,综合利用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175332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310118950.X
申请日:2013-04-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 Y02B3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工质对的两级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及其制冷方法,该循环包括制冷工质循环回路,低压侧溴化锂溶液循环回路,高压侧氯化锂溶液循环回路。制冷工质从蒸发器出来进入低压侧吸收器被溴化锂溶液吸收,低压侧吸收器中的溴化锂稀溶液被泵入低压侧发生器,并在其中吸热产生中间压力下的工质蒸汽,工质进而进入高压侧吸收器被具有更高蒸汽压力的氯化锂盐溶液吸收,高压侧吸收器中的氯化锂稀溶液进入高压侧发生器吸热产生高压工质蒸汽,高压工质蒸汽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被冷却为液态,液态的工质经过节流进入蒸发器并在其中蒸发吸热输出冷量。本发明通过具有不同蒸汽压力的双吸收工质的串联连接降低了吸收式制冷系统驱动热源的温度至75℃以下,增大了低品位热能利用温区,提高了低品位热能的利用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266926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190013.5
申请日:2013-05-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中低温余热废热实现冷热电多联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蒸汽发生器(1),汽轮机或膨胀机(2),发电机(3),热水换热器(4),溶液加热器(5),冷凝器(6),储液罐(7),工质泵(8),溶液再热器(9),溶液除湿空调机组(10);该系统包含三个回路,热流回路,动力循环回路和溶液回路;其中,热流回路中热流先进入蒸汽发生器(1)中,之后再进入溶液再热器(9)中。本发明对中低温余热废热进行高效回收与梯级利用,综合利用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657356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56565.0
申请日:2013-12-0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01D5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压缩机排热的空气干燥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压缩机(1)、油气分离器(2)、润滑油热回收换热器(3)、油过滤器(4)、压缩机排气换热器(5)、热源再生器(6)、溶液储罐(7)、浓溶液泵(8)、除湿器(9)、稀溶液罐(10)和稀溶液泵(11),其中压缩机(1)的气体出口端与油气分离器(2)的进口端连接,油气分离器(2)的气体出口端与压缩机排气换热器(5)的气体进口端连接。采用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以有效回收空压机运作时产生的废热,将其用于对压缩机排气及其他气源的干燥处理,使其满足工艺要求,该技术不仅可降低能源的消耗成本,还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3175332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118950.X
申请日:2013-04-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 Y02B3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工质对的两级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及其制冷方法,该循环包括制冷工质循环回路,低压侧溴化锂溶液循环回路,高压侧氯化锂溶液循环回路。制冷工质从蒸发器出来进入低压侧吸收器被溴化锂溶液吸收,低压侧吸收器中的溴化锂稀溶液被泵入低压侧发生器,并在其中吸热产生中间压力下的工质蒸汽,工质进而进入高压侧吸收器被具有更高蒸汽压力的氯化锂盐溶液吸收,高压侧吸收器中的氯化锂稀溶液进入高压侧发生器吸热产生高压工质蒸汽,高压工质蒸汽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被冷却为液态,液态的工质经过节流进入蒸发器并在其中蒸发吸热输出冷量。本发明通过具有不同蒸汽压力的双吸收工质的串联连接降低了吸收式制冷系统驱动热源的温度至75℃以下,增大了低品位热能利用温区,提高了低品位热能的利用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203257493U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320275923.9
申请日:2013-05-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中低温余热废热实现冷热电多联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蒸汽发生器(1),汽轮机或膨胀机(2),发电机(3),热水换热器(4),溶液加热器(5),冷凝器(6),储液罐(7),工质泵(8),溶液再热器(9),溶液除湿空调机组(10);该系统包含三个回路,热流回路,动力循环回路和溶液回路;其中,热流回路中热流先进入蒸汽发生器(1)中,之后再进入溶液再热器(9)中。本实用新型对中低温余热废热进行高效回收与梯级利用,综合利用效率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