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46053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072956.7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智能网联车辆轨迹误差的无控制交叉口安全评价方法。本发明从据采集和评价方式充分考虑了智能网联车辆的决策驾驶方式,针对智能网联车辆不可避免地轨迹误差问题,考虑设计轨迹和实际轨迹两种情况下的基于后侵入时间(Post encroachment time,PET)指标的交通冲突分布情况,提供针对轨迹误差存在场景下有效的智能网联无控制交叉口安全评价方法,为智能网联车辆的市场应用推广和政策制定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689692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793573.4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8G1/01 , G08G1/0967 , H04W4/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网联混合交通流信号交叉口车辆到达预测修正方法,包括:当前时刻控制区内距离交叉口最近的车辆被标记为0号车辆,检测其进入交叉口的时间,结合相应车辆的预测到达时间,判断是否对控制区内其他车辆进行预测修正;若判定进行修正,则自0号车辆起,按照编号升序依次对控制区内车辆到达预测时间进行修正直至满足终止条件。具体来说,对于人类驾驶车辆,结合前车修订后的预测到达时间,修正其预测到达时间;对于智能网联车辆,通报其前车修正后的预测时间,供其进行行驶轨迹调整,并反馈更新的行驶轨迹和修正的预测到达时间。本发明为智能网联车辆行驶轨迹优化和动态调整提供信息支撑,达到提升交叉口通行效率和减少油耗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639237B
公开(公告)日:2023-02-14
申请号:CN202210155873.4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8G1/0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交通安全管理规范实施后的影响效果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实验区域和控制区域;获取各实验区域和各控制区域对应影响道路安全因素的数据,基于Logit模型获得各实验区域和各控制区域的道路安全评分,基于预设匹配方式将实验区域与控制区域进行一对一匹配,确定各实验区域对应的控制区域;根据预设间隔将待分析时间段划分为各时间区段;获取各实验区域在各时间区段的第一交通事故数量,以及各实验区域对应控制区域在各时间区段的第二交通事故数量;采用影响效果分析公式确定实施交通安全管理规范后各时间区段的影响效果;进一步确定实施交通安全管理规范所产生的影响效果,能够准确判断交通安全管理政策实施之后的影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182170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11171714.9
申请日:2017-11-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空间自回归选择模型的电动自行车通勤出行预测方法,包括:(1)计算莫兰指数;(2)应用空间自回归Logit模型的形式,建立电动自行车通勤出行的空间自回归出行选择模型结构;(3)电动自行车通勤出行的空间自回归出行选择模型的参数估计;(4)居民电动自行车通勤出行选择预测。本发明利用已有的城市家庭出行调查数据对交通小区电动自行车通勤出行特性进行分析,并且具有较好的出行预测精度,克服了现有预测方法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在电动自行车通勤出行预测方面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446053B
公开(公告)日:2023-02-14
申请号:CN202210072956.7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智能网联车辆轨迹误差的无控制交叉口安全评价方法。本发明从据采集和评价方式充分考虑了智能网联车辆的决策驾驶方式,针对智能网联车辆不可避免地轨迹误差问题,考虑设计轨迹和实际轨迹两种情况下的基于后侵入时间(Post encroachment time,PET)指标的交通冲突分布情况,提供针对轨迹误差存在场景下有效的智能网联无控制交叉口安全评价方法,为智能网联车辆的市场应用推广和政策制定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9017792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810783646.X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60W3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路协同技术针对车辆变道行为的生态驾驶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检验车辆初始间距条件:步骤2.获得安全驾驶策略:在设定车辆加、减速度的最大值,以及变速的最长时间的情况下,寻找满足步骤1中四种间距情况下,每一种间距条件下能够使三辆车安全驾驶且完成变道行为的各车辆的加、减速度值及变速时间,由此获得车辆安全驾驶解集;步骤3.获得生态驾驶策略:在步骤2得到的安全驾驶策略解集中,寻找使得三辆车在变道行为及其后累计一公里行程内总油耗最低的驾驶方法,由此获得车辆变道行为的生态驾驶策略。本发明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目标车辆的变道行为对前后车辆的影响和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09017792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783646.X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60W3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路协同技术针对车辆变道行为的生态驾驶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检验车辆初始间距条件:步骤2.获得安全驾驶策略:在设定车辆加、减速度的最大值,以及变速的最长时间的情况下,寻找满足步骤1中四种间距情况下,每一种间距条件下能够使三辆车安全驾驶且完成变道行为的各车辆的加、减速度值及变速时间,由此获得车辆安全驾驶解集;步骤3.获得生态驾驶策略:在步骤2得到的安全驾驶策略解集中,寻找使得三辆车在变道行为及其后累计一公里行程内总油耗最低的驾驶方法,由此获得车辆变道行为的生态驾驶策略。本发明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目标车辆的变道行为对前后车辆的影响和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0678026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63553.7
申请日:2016-11-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50/30 , G08G1/0129 , G08G1/01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区公路长下坡急弯路段振动减速标线的设置方法,该方法基于认知心理学和人机工效学原理,确定在这些重特大交通事故易发路段振动减速标线的设置位置以及振动减速标线间的间隔距离,进而科学合理地对驾驶者在进入山区上下坡急弯路段之前进行减速控制和提示。本发明为山区公路长下坡急弯路段的振动减速标线设置提供了一套细致有效的设置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689692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0793573.4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8G1/01 , G08G1/0967 , H04W4/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网联混合交通流信号交叉口车辆到达预测修正方法,包括:当前时刻控制区内距离交叉口最近的车辆被标记为0号车辆,检测其进入交叉口的时间,结合相应车辆的预测到达时间,判断是否对控制区内其他车辆进行预测修正;若判定进行修正,则自0号车辆起,按照编号升序依次对控制区内车辆到达预测时间进行修正直至满足终止条件。具体来说,对于人类驾驶车辆,结合前车修订后的预测到达时间,修正其预测到达时间;对于智能网联车辆,通报其前车修正后的预测时间,供其进行行驶轨迹调整,并反馈更新的行驶轨迹和修正的预测到达时间。本发明为智能网联车辆行驶轨迹优化和动态调整提供信息支撑,达到提升交叉口通行效率和减少油耗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639237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155873.4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8G1/0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交通安全管理规范实施后的影响效果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实验区域和控制区域;获取各实验区域和各控制区域对应影响道路安全因素的数据,基于Logit模型获得各实验区域和各控制区域的道路安全评分,基于预设匹配方式将实验区域与控制区域进行一对一匹配,确定各实验区域对应的控制区域;根据预设间隔将待分析时间段划分为各时间区段;获取各实验区域在各时间区段的第一交通事故数量,以及各实验区域对应控制区域在各时间区段的第二交通事故数量;采用影响效果分析公式确定实施交通安全管理规范后各时间区段的影响效果;进一步确定实施交通安全管理规范所产生的影响效果,能够准确判断交通安全管理政策实施之后的影响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