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噬菌型细菌及其在污泥减量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969690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610395688.7

    申请日:2016-06-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噬菌型细菌,经过鉴定为蛭弧菌类生物,简称蛭弧菌,其分类命名为蛭弧菌(Bdellovibrio sp.),该菌株已于2016年5月12号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671。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噬菌型细菌在污泥减量中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细菌制备物。本发明的菌株从市政污水处理厂二沉池污泥中筛选得到,符合生物安全法规;所述菌株作为细胞侵噬菌应用于污泥破壁脱水中,通过侵噬悬浮细菌,裂解污泥絮体,大大提高污泥脱水与减量性能,以降低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兼顾生态与卫生安全性,有利于环境的生态文明建设。

    一种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纯化蛭弧菌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12963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587775.3

    申请日:2014-10-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纯化蛭弧菌的方法,通过关键的宿主菌筛选、活性污泥预处理技术,培养基及培养液的调配和培养条件的优化等技术步骤,借助自活性污泥中获得的革兰氏阴性细菌作为分离纯化蛭弧菌的宿主细菌,经过一系列关键步骤的优化从同源污泥样品中分离纯化出高效蛭弧菌。本发明不仅首次提出自市政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成功分离高效蛭弧菌的方法,并显著缩短了其培养周期,克服了目前常规方法中蛭弧菌分离效果不稳定、培养周期长、操作繁琐等缺陷。

    一种应用于污泥深度脱水的噬菌型细菌

    公开(公告)号:CN108998386B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810747094.7

    申请日:2018-07-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污泥裂解深度脱水的噬菌型细菌,该噬菌型细菌分类命名为蛭弧菌(Bdellovibrio sp.)SDWB02,已于2018年5月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15221,它对污泥中的微生物具有裂解作用,可用于污泥脱水,与传统污泥深度脱水技术对比,该生物裂解处理过程无需投加任何化学调理剂,对脱水处理设备无特殊要求,具有经济、简单、高效、卫生安全的特点;并且通过破坏污泥结构、裂解细胞,使污泥微生物细胞内含水释出,增强了脱水污泥的可生物降解性能,其滤液还可作为潜在碳源回流到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以节省外加碳源的投加量,有效提高污泥的后续资源化利用潜力。

    一种应用于污泥深度脱水的噬菌型细菌

    公开(公告)号:CN108998386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747094.7

    申请日:2018-07-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污泥裂解深度脱水的噬菌型细菌,该噬菌型细菌分类命名为蛭弧菌(Bdellovibrio sp.)SDWB02,已于2018年5月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15221,它对污泥中的微生物具有裂解作用,可用于污泥脱水,与传统污泥深度脱水技术对比,该生物裂解处理过程无需投加任何化学调理剂,对脱水处理设备无特殊要求,具有经济、简单、高效、卫生安全的特点;并且通过破坏污泥结构、裂解细胞,使污泥微生物细胞内含水释出,增强了脱水污泥的可生物降解性能,其滤液还可作为潜在碳源回流到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以节省外加碳源的投加量,有效提高污泥的后续资源化利用潜力。

    一种噬菌型细菌及其在污泥减量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969690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395688.7

    申请日:2016-06-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噬菌型细菌,经过鉴定为蛭弧菌类生物,简称蛭弧菌,其分类命名为蛭弧菌(Bdellovibrio sp.),该菌株已于2016年5月12号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671。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噬菌型细菌在污泥减量中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细菌制备物。本发明的菌株从市政污水处理厂二沉池污泥中筛选得到,符合生物安全法规;所述菌株作为细胞侵噬菌应用于污泥破壁脱水中,通过侵噬悬浮细菌,裂解污泥絮体,大大提高污泥脱水与减量性能,以降低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兼顾生态与卫生安全性,有利于环境的生态文明建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