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58222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438301.2
申请日:2014-08-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电压补偿的并网逆变器直接功率控制方法,结合状态观测器,克服了传统状态观测器未考虑状态观测器特征矩阵参数变化及状态观测器输入偏差对观测效果的影响的不足,采用一种基于内膜的状态观测器得到准确的观测状态量,通过状态反馈改造被控对象,进而进行并网逆变器入网电流控制;同时,本发明采用直接功率控制方法,可实现对网侧功率进行实时控制;本发明在不增加额外成本的前提下,减小了母线电容电压波动的幅度,提高了电路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532448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504836.0
申请日:2013-10-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采用电流滞环跟踪PWM控制来实时检测相电感,根据相电感值获知转子位置,并传给位置控制环;位置控制环采对测量的速度量、给定的速度信号和学习后的q轴电流信息采用神经网络控制器处理后传输给速度控制环;速度控制环通过PI调节器和重复控制器将产生的误差信号与q轴分量的误差信号一起传输给电流控制环;电流控制环采用带有PI调节器和重复控制器相结合的电流滞环跟踪PWM控制技术,控制逆变器输出电流的大小。本发明将无位置传感器技术、神经网络控制、重复控制以及矢量控制结合在一起,提高了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稳定性、精确度和动态响应能力,同时实现了无位置传感器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3501151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310480463.8
申请日:2013-10-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P2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直线电机用无位置传感器,在电机启动之前给逆变器通入指定的触发信号,求出相应的线电感值,并结合电机已有的电感参数进行计算,初步得出直线伺服电机的初始位置,随后立即通入高频电压判断出动子的磁极方向;电机启动之后,在低速段采用高频电压注入与重复控制器相结合的方法来实时检测动子位置,中高速段采用基于扩展反电动势模型的滑模观测器与饱和函数算法相结合来实时获取动子位置信息。本发明将初始位置检测方法、旋转高频注入法、重复控制和滑模观测器结合在一起,可以准确、有效的检测直线伺服电机的位置信息,克服了机械式传感器的存在带来的弊端,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485972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310466765.X
申请日:2013-10-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潮流波浪能发电装置,包括基座、垂直轴水轮机、转子-轴承系统、发电室和浮子,发电室内设置有变速永磁耦合传动系统、第一发电机、储能装置、测速刹车装置和第二发电机的定子部分,第一发电机为正反双向旋转电机,第二发电机为永磁直线电机;第一发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二发电机的输出端均与储能装置的输入端相接;垂直轴水轮机中心固定轴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基座上,转动输出轴的顶端通过转子-轴承系统与第二永磁耦合片的输入端相接;浮子固定安装在直线电机动子上。本发明提供的潮流波浪能发电装置,兼具潮流能发电装置与波浪能发电装置的优点,能够大幅度提高发电的效率,为海上以及水下设备提供充足的电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485972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66765.X
申请日:2013-10-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潮流波浪能发电装置,包括基座、垂直轴水轮机、转子-轴承系统、发电室和浮子,发电室内设置有变速永磁耦合传动系统、第一发电机、储能装置、测速刹车装置和第二发电机的定子部分,第一发电机为正反双向旋转电机,第二发电机为永磁直线电机;第一发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二发电机的输出端均与储能装置的输入端相接;垂直轴水轮机中心固定轴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基座上,转动输出轴的顶端通过转子-轴承系统与第二永磁耦合片的输入端相接;浮子固定安装在直线电机动子上。本发明提供的潮流波浪能发电装置,兼具潮流能发电装置与波浪能发电装置的优点,能够大幅度提高发电的效率,为海上以及水下设备提供充足的电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532448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310504836.0
申请日:2013-10-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采用电流滞环跟踪PWM控制来实时检测相电感,根据相电感值获知转子位置,并传给位置控制环;位置控制环采对测量的速度量、给定的速度信号和学习后的q轴电流信息采用神经网络控制器处理后传输给速度控制环;速度控制环通过PI调节器和重复控制器将产生的误差信号与q轴分量的误差信号一起传输给电流控制环;电流控制环采用带有PI调节器和重复控制器相结合的电流滞环跟踪PWM控制技术,控制逆变器输出电流的大小。本发明将无位置传感器技术、神经网络控制、重复控制以及矢量控制结合在一起,提高了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稳定性、精确度和动态响应能力,同时实现了无位置传感器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3532459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82464.6
申请日:2013-10-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驱动用直线伺服电机控制方法,通过反馈信号检测模块、位置控制环、速度控制环和电流控制环对正弦波直线电机进行控制,所述反馈信号检测模块包括位置检测模块、速度检测模块和电流检测模块;其中位置控制环采用PI反馈控制和神经网络给定补偿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法,速度控制环采用带干扰观测器的模糊控制器,电流控制环采用带有PI调节器的空间矢量PWM调制技术。本发明将神经网络补偿的IP控制技术、模糊控制以及交流电机的矢量控制结合在一起,提高了直线伺服电机的抗干扰能力、动态响应能力和系统的稳态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501151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80463.8
申请日:2013-10-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P2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直线电机用无位置传感器,在电机启动之前给逆变器通入指定的触发信号,求出相应的线电感值,并结合电机已有的电感参数进行计算,初步得出直线伺服电机的初始位置,随后立即通入高频电压判断出动子的磁极方向;电机启动之后,在低速段采用高频电压注入与重复控制器相结合的方法来实时检测动子位置,中高速段采用基于扩展反电动势模型的滑模观测器与饱和函数算法相结合来实时获取动子位置信息。本发明将初始位置检测方法、旋转高频注入法、重复控制和滑模观测器结合在一起,可以准确、有效的检测直线伺服电机的位置信息,克服了机械式传感器的存在带来的弊端,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300581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605079.0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并网点动态电压补偿的无缝并网逆变器及其方法,属于电网安全技术领域。包括输入模块、直流电源、变压器、电压电流检测模块、电压偏差计算及电压补偿控制单元、逆变控制单元、逆变模块,并网前,逆变控制单元通过励磁指令运算模块控制逆变模块输出无功分量对变压器进行预励磁;并网后,通过电压偏差计算及电压补偿控制单元输出电压补偿电流与无功参考电流叠加得到新的无功参考电流,控制并网逆变器吸收或者发出无功电流,使并网点电压恢复至电压偏差范围以内,进而实现并网逆变器的安全无缝并网,本发明能够实现逆变器的无缝并网,以及防止过流冲击,降低系统损耗,提高系统可靠性、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300581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605079.0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并网点动态电压补偿的无缝并网逆变器及其方法,属于电网安全技术领域。包括输入模块、直流电源、变压器、电压电流检测模块、电压偏差计算及电压补偿控制单元、逆变控制单元、逆变模块,并网前,逆变控制单元通过励磁指令运算模块控制逆变模块输出无功分量对变压器进行预励磁;并网后,通过电压偏差计算及电压补偿控制单元输出电压补偿电流与无功参考电流叠加得到新的无功参考电流,控制并网逆变器吸收或者发出无功电流,使并网点电压恢复至电压偏差范围以内,进而实现并网逆变器的安全无缝并网,本发明能够实现逆变器的无缝并网,以及防止过流冲击,降低系统损耗,提高系统可靠性、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