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N序列的可见光通信系统非线性模型判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34813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210984329.0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N序列的可见光通信系统非线性模型判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包括:针对哈默斯坦和维纳模型,利用多级PN序列可以快速地获得模型参数的有效估计。在实际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分别对这两种模型进行训练、评估以及验证,比较两种模型最小的系统非线性拟合误差,根据训练比较结果与评估比较结果的一致性判断模型类别判别方法的有效性,依据评估结果的比较判断模型的非线性类型。本发明所提出的可见光通信系统非线性模型类型判别方法对于深层探究可见光通信系统的非线性机理以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具有深远意义,为可见光通信的非线性失真补偿和预失真等技术的研究提供了模型假设依据,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天波大规模MIMO-OFDM信道平滑波束结构预编码传输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44910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66429.X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天波大规模MIMO‑OFDM信道平滑波束结构预编码传输方法与系统。天波大规模MIMO‑OFDM基站利用波束基信道模型,在约束各用户接收端等效信道平滑性的基础上联合一组子载波设计各用户波束结构预编码器,利用信道平滑波束结构预编码器对发给各用户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实现下行传输。首先基站在各个子载波上利用波束域预编码器对发送给各用户的数据信号和导频信号进行预编码,再基于各用户空间波束集合将各用户波束域预编码信号映射到完整的波束域发送信号,最后将各用户波束域发送信号之和变换到空间域发送信号。本发明可以在保证天波大规模MIMO‑OFDM下行预编码传输性能的同时,有效提升等效信道估计性能并显著改善信号检测性能。

    一种可见光信道非线性模型的判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14108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210952174.2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见光信道非线性模型的判别方法。针对哈默斯坦和维纳模型,利用一种单音信号测试实验解决了现有可见光信道非线性研究中对其建模有效性的争议问题。其实现步骤为:在实际宽带可见光系统中,发射端发送多组不同频率,每一频率下振幅不同的多个单音信号,在接收端对接收信号进行观察。通过观察每组频率下不同振幅的接收信号,根据每组信号下的最小输入失真幅度的一致性得出结论:哈默斯坦模型更适合对可见光信道进行非线性建模以及可见光信号估计和重构。本发明所提出可见光信道非线性模型的判别方法简单有效,有助于深入理解可见光信道非线性模型,为可见光的预失真和后失真研究提供了模型假设依据。

    一种可见光信道非线性模型的判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1410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52174.2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见光信道非线性模型的判别方法。针对哈默斯坦和维纳模型,利用一种单音信号测试实验解决了现有可见光信道非线性研究中对其建模有效性的争议问题。其实现步骤为:在实际宽带可见光系统中,发射端发送多组不同频率,每一频率下振幅不同的多个单音信号,在接收端对接收信号进行观察。通过观察每组频率下不同振幅的接收信号,根据每组信号下的最小输入失真幅度的一致性得出结论:哈默斯坦模型更适合对可见光信道进行非线性建模以及可见光信号估计和重构。本发明所提出可见光信道非线性模型的判别方法简单有效,有助于深入理解可见光信道非线性模型,为可见光的预失真和后失真研究提供了模型假设依据。

    一种大规模MIMO短包多播传输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81254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14261.2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MIMO短包多播传输方法及系统,面向大规模MIMO下行多用户通信系统,采用短包传输以满足低时延业务要求。网络侧综合考虑业务对传输可靠性、时延以及最小传输速率等传输要求,采用有限块长信息理论度量传输性能,在业务传输要求以及功率等约束下设计大规模MIMO多播波束赋形向量。网络侧设备对多组多播信号进行波束赋形后发送,用户将其他组多播信号视为干扰,解调解码获得其所属多播组的消息。该方法具有一定普适性,适用于最大化加权和速率以及最大最小公平等系统性能度量准则。相较于现有多播传输设计,本发明能够严格保证满足通信业务对可靠性以及时延等的传输要求,可以显著提升系统频谱效率,大幅减少系统延时。

    一种基于PN序列的可见光通信系统非线性模型判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348138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984329.0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N序列的可见光通信系统非线性模型判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包括:针对哈默斯坦和维纳模型,利用多级PN序列可以快速地获得模型参数的有效估计。在实际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分别对这两种模型进行训练、评估以及验证,比较两种模型最小的系统非线性拟合误差,根据训练比较结果与评估比较结果的一致性判断模型类别判别方法的有效性,依据评估结果的比较判断模型的非线性类型。本发明所提出的可见光通信系统非线性模型类型判别方法对于深层探究可见光通信系统的非线性机理以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具有深远意义,为可见光通信的非线性失真补偿和预失真等技术的研究提供了模型假设依据,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