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51067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16419.0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C21/34 , G06Q30/0203 , G06Q30/0282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机动车导航平台路线规划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场景变量及变量水平;构建问卷调查:对确定的场景变量和变量水平进行D‑最优正交设计,获得不同场景变量、不同变量水平间的最佳组合并用于绘制场景图;评价模型选择及参数标定:以受访者是否选择某条路线作为因变量,使用基于随机效用的混合多项Logit模型对构建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确定影响非机动车骑行者路线选择的因素;对导航平台骑行路线进行合理性评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确定影响非机动车骑行者路线选择偏好的因素,对导航平台骑行路线进行合理性评价,为未来的自行车基础设施规划、改善导航平台的骑行路线规划、信息提供的内容和形式提供有效的建议。
-
公开(公告)号:CN11339310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621844.8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运行状态对周边公共自行车影响的评价方法,包括:确定轨道交通和有桩公共自行车为研究对象及数据采集;分别筛选若干个协变量,生成数据集;构建得到随机效应模型;利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影响评估:选取距离轨道交通运营站点设定范围内的有桩公共自行车站点数据集,根据早高峰是否发生站点关闭将选取的数据集作为输入,利用随机效应模型输出估计结果并分析得出轨道交通运行状态对周边有桩公共自行车使用量的影响。本发明能够较为准确的评估轨道交通运营状态对周边有桩公共自行车租赁站点自行车的影响,为今后相关城市规划、慢行交通系统与原有交通设施相匹配和有桩公共自行车站点的布设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414067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588553.6
申请日:2019-07-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交通安全的小区内外部道路衔接设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调查区域划分及数据采集;(2)计算路网特征变量;(3)道路网络形态划分及判别;(4)评价模型选择及参数标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交通分析小区(指由交通部门和地方城市规划组织划定的统计实体,用于统计与交通有关的数据)中,利用全贝叶斯空间分层模型研究道路设计对于不同路网形态的小区所造成的影响,在随机误差项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考虑小区空间相关性的随机效应项以及小区在空间上的趋同效应,为小区开放的交通安全风险识别及交通安全水平评价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808394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0993934.X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风险组合模式的过街通道安全评价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行人风险感知与驾驶员行为风险组合模式的过街通道安全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0:现场调查与视频数据获取;S200:提取行人与冲突车辆的轨迹数据,提取人、车、路与环境变量;S300:根据变量对行人风险感知与驾驶员行为进行聚类;S400:根据聚类结果确定行人风险感知与驾驶员行为风险组合模式;S500:基于行人风险感知与驾驶员行为风险组合模式评价过街通道交通安全。本发明能够较为全面地评价目标过街通道的行人行为、驾驶员行为与交通冲突,为过街通道交通行为与交通安全的综合评价提供了多维全面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390815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591810.1
申请日:2019-07-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判定快速道路不同数量的测速仪组合对交通事故数量影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得分模型选择及参数标定;(2)预参照点比例选择及数据采集;(3)参照点的确定;(4)交通事故数量调查;(5)判断影响效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选取与测速仪组合具有相似变化趋势的参照点,分别调查实验点与参照点的一定半径范围内的交通事故数量,基于“双差分估计模型”将两者变化前后的事故数量进行对比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交通事故转移特性的影响,能够较为准确的评估多个测速仪的组合安装对交通事故数量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482686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11060220.4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价车让人执法摄像头对行人过街二次冲突影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调查区域选择及数据采集;S2、提取行人与车辆的二次冲突;S3、提取行人属性变量、车辆属性变量以及环境变量;S4、评价模型选择及参数标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针对南京市车让人执法摄像头设置了对照实验,建立了双变量定序probit模型,研究了无信控过街通道处执法摄像头对于行人过街二次冲突的影响,对评价和改进车让人执法摄像头等无信控过街通道处的安全措施和改善行人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907947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0068889.7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信控过街通道车让人执法摄像头安全评价方法,针对无信控过街通道,分别选取安装了车让人执法摄像头的实验组以及未安装车让人执法摄像头的对照组,分别采集实验组和对照组采集数据集,将数据集输入二元逻辑回归模型以及定序逻辑回归模型,获取上述模型输出的各个回归向量系数,当第一回归向量系数βm大于0/小于0时,判定安装执法摄像头会增加/降低车辆让行概率;当第二回归向量系数βm1大于0/小于0时,判定安装执法摄像头会增加/降低车辆合法让行概率;当第三回归向量系数βm2大于0/小于0时,判定安装执法摄像头会增加/降低人车冲突严重程度;其能够较为准确的评估相关通道车让人执法摄像头对行人安全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2907947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68889.7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信控过街通道车让人执法摄像头安全评价方法,针对无信控过街通道,分别选取安装了车让人执法摄像头的实验组以及未安装车让人执法摄像头的对照组,分别采集实验组和对照组采集数据集,将数据集输入二元逻辑回归模型以及定序逻辑回归模型,获取上述模型输出的各个回归向量系数,当第一回归向量系数βm大于0/小于0时,判定安装执法摄像头会增加/降低车辆让行概率;当第二回归向量系数βm1大于0/小于0时,判定安装执法摄像头会增加/降低车辆合法让行概率;当第三回归向量系数βm2大于0/小于0时,判定安装执法摄像头会增加/降低人车冲突严重程度;其能够较为准确的评估相关通道车让人执法摄像头对行人安全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482686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060220.4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价车让人执法摄像头对行人过街二次冲突影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调查区域选择及数据采集;S2、提取行人与车辆的二次冲突;S3、提取行人属性变量、车辆属性变量以及环境变量;S4、评价模型选择及参数标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针对南京市车让人执法摄像头设置了对照实验,建立了双变量定序probit模型,研究了无信控过街通道处执法摄像头对于行人过街二次冲突的影响,对评价和改进车让人执法摄像头等无信控过街通道处的安全措施和改善行人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808394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10993934.X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风险组合模式的过街通道安全评价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行人风险感知与驾驶员行为风险组合模式的过街通道安全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0:现场调查与视频数据获取;S200:提取行人与冲突车辆的轨迹数据,提取人、车、路与环境变量;S300:根据变量对行人风险感知与驾驶员行为进行聚类;S400:根据聚类结果确定行人风险感知与驾驶员行为风险组合模式;S500:基于行人风险感知与驾驶员行为风险组合模式评价过街通道交通安全。本发明能够较为全面地评价目标过街通道的行人行为、驾驶员行为与交通冲突,为过街通道交通行为与交通安全的综合评价提供了多维全面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