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40468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311554299.0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T17/10 , G06Q50/26 , G06F111/1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针对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区空间增容潜力分析方法及系统,涉及风貌保护区更新领域。该针对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区空间增容潜力分析方法,包括输入待研究的场地范围,并从场地范围内划定需进行增容研究的地块;确定增容研究的地块周边有影响的日照要素及视线要素,以地块为单位生成三维模型;根据日照要素生成场地范围的日照包络体,根据视线要素生成场地范围的视线包络体;将日照包络体和视线包络体进行交集处理,生成高度控制的平面梯度图;根据高度控制的平面梯度图,倒推潜在的肌理形态,进行量化呈现,得到调整后地块的数据指标。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精确化的分析方法,对设计地块中的日照及视线因素进行有效量化分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429550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010227666.6
申请日:2020-03-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老城街区形态的复杂性结构的测量方法,本方法适用于城市设计领域。在现有方法中,黑白图底方法无法实现对人行为及活动方式的描述,街道组构分析方法缺失了对地块及建筑的关注,本发明可以同时对街道、地块及建筑之间的拓扑连接关系进行整合性分析。首先,确立了街区基本类型以及互锁、并合、套叠三种复杂结构类型的认知基础。其次,运用“点”与“线”的图论工具对不同类型的入径结构进行描述。最后,提出复杂性指标体系及其计算方法,实现了不同类型结构之间复杂性特征的可视化比较与分析。本发明为认知中国老城街区形态的内在组织逻辑提供了一种科学的量化分析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54046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554299.0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T17/10 , G06Q50/26 , G06F111/1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针对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区空间增容潜力分析方法及系统,涉及风貌保护区更新领域。该针对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区空间增容潜力分析方法,包括输入待研究的场地范围,并从场地范围内划定需进行增容研究的地块;确定增容研究的地块周边有影响的日照要素及视线要素,以地块为单位生成三维模型;根据日照要素生成场地范围的日照包络体,根据视线要素生成场地范围的视线包络体;将日照包络体和视线包络体进行交集处理,生成高度控制的平面梯度图;根据高度控制的平面梯度图,倒推潜在的肌理形态,进行量化呈现,得到调整后地块的数据指标。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精确化的分析方法,对设计地块中的日照及视线因素进行有效量化分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598562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011604546.X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块罩面的城市高度精细化管控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获取表现研究区域高度控制要素的地图资料;步骤二:在景观目标与视觉敏感地块周边,确定重要的观景视点及其相关视域;步骤三:针对视觉敏感地块,制定城市高度控制原则;步骤四:在ArcGIS平台为视觉敏感地块建立建筑高度控制面模型;步骤五:在建筑高度控制面模型基础上建立地块罩面模型;步骤六:在地块城市设计图则中应用地块罩面模型,用于城市高度精细化管控。
-
公开(公告)号:CN112598562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604546.X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块罩面的城市高度精细化管控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获取表现研究区域高度控制要素的地图资料;步骤二:在景观目标与视觉敏感地块周边,确定重要的观景视点及其相关视域;步骤三:针对视觉敏感地块,制定城市高度控制原则;步骤四:在ArcGIS平台为视觉敏感地块建立建筑高度控制面模型;步骤五:在建筑高度控制面模型基础上建立地块罩面模型;步骤六:在地块城市设计图则中应用地块罩面模型,用于城市高度精细化管控。
-
公开(公告)号:CN111429550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227666.6
申请日:2020-03-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老城街区形态的复杂性结构的测量方法,本方法适用于城市设计领域。在现有方法中,黑白图底方法无法实现对人行为及活动方式的描述,街道组构分析方法缺失了对地块及建筑的关注,本发明可以同时对街道、地块及建筑之间的拓扑连接关系进行整合性分析。首先,确立了街区基本类型以及互锁、并合、套叠三种复杂结构类型的认知基础。其次,运用“点”与“线”的图论工具对不同类型的入径结构进行描述。最后,提出复杂性指标体系及其计算方法,实现了不同类型结构之间复杂性特征的可视化比较与分析。本发明为认知中国老城街区形态的内在组织逻辑提供了一种科学的量化分析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80731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10666.6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16/29 , G06F18/231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密度立体复合城市形态特征测度方法、计算装置和存储介质,测度方法包括:划定立体化识别边界,获取原始地图数据;对原始地图数据进行筛选处理,进行识别边界内立体化建模;测算立体化特征测度指标;选取立体基面覆盖率和立体基面容积率构建坐标体系,将样本指标按照分布特性划分为层次;采用层次聚类算法,不断迭代直到所有数据合并为一个类别;储存数据,搭建立体城市数据库,保持数据更新。本发明针对高密度城市更新过程中城市立体化复合发展的形态特征,解决了现有技术对立体化城市形态无法精确化表述、对城市设计过程中立体化城市形态无法进行有效量化分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3085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31778.2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V20/10 , G06V10/774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针对中大尺度城市建成环境中的建筑风貌规划分区方法,涉及城乡规划领域。该针对中大尺度城市建成环境中的建筑风貌规划分区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城市区域的建筑风貌信息;对建筑风貌信息进行分类和提炼,绘制建筑风貌现状图;对建筑风貌现状图进行分析和处理,突出要素类型的聚集特征,形成建筑风貌要素类型聚集图;提取目标城市区域的物质空间要素,形成物质边界图;将建筑风貌要素类型聚集图与物质边界图叠合,并结合上位规划进行判断分析,形成城市建成环境的建筑风貌规划分区图。本发明方法能够对中大尺度城市建成环境中的建筑风貌进行有效规划分区,有利于实施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管控。
-
公开(公告)号:CN11656306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422164.2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Q50/16 , G06F18/23213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城市更新技术领域的一种针对居住型历史地段的空间结构分析与更新决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进行城市街道与城市地块要素的确立,将公共产权区域及私有产权区域中被公共化使用的部分划定为街道,将私人拥有土地的边界划定为地块;对城市街道和城市地块进行定义后,通过深度、连接度和低连接率得到街道要素的可达性等级,城市地块的可达性等级包括外部值和内部值,外部值通过与所连城市街道的等级获得,内部值通过城市地块本身与城市街道的互锁结构、基本结构、尽端结构和套叠结构类型的划定获得;基于城市街道与城市地块的可达性等级计算结果,对上位规划、商业体系、社区系统、历史资源四个方面进行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14444836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1257532.X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针对超级街区层级结构的测量方法,属于城市设计技术领域,根据城市街区形态研究类别,确立“构成”与“构型”作为认识视角,确定测量对象包括“网络”与“面域”,建立了一套由“视角”与“对象”相交所构成的层级矩阵,将超级街区的形态特征测量分为四个象限,提出街区形态层级结构的指标体系及其计算方法,对超级街区之间进行可视化比较与分析;本发明为进一步探索街区形态的内在机制与规律提供了科学方法,为城市建成环境的现状评价及其未来实践优化方向提出了技术工具,对发展中微观层面的数字化城市设计方法具有促进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