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同收费模式下的收费站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57871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89732.6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不同收费模式下的收费站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首先界定高速公路收费站碳排放核算边界,通过采集能源消耗量、交通量、车辆类型、废弃物处理量等数据,选择或计算能源碳排放因子、车辆燃油碳排放因子、废弃物处理碳排放因子,分别核算能耗系统及附属设施的碳排放总量、车辆活动碳排放总量、废弃物处理碳排放总量,最终核算收费站碳排放总量。本发明可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针对不同收费模式下碳排放量精确核算的问题,能够针对人工收费车道(MTC)、电子不停车收费车道(ETC)两种收费模式实现碳排放量的核算,实现对于高速公路收费站碳排放的精细化监测和核算,推动交通运输行业向低碳环保方向发展。

    一种船舶静态信息与尾气排放浓度在线匹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1901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111422389.5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静态信息与尾气排放浓度在线匹配方法,针对安装在桥梁上的船舶尾气遥感监测系统,当监测系统检测出尾气超标时,根据船舶自动定位系统(AIS)的动态信息(经纬度、航速、船迹向),计算出研究路线上的船只至桥梁的距离,并以此匹配船只静态信息(船只类型、MMSI、呼号等)与监测到的排放浓度。本方法为船舶尾气遥感监测系统在线自动匹配船只与排放浓度,有助于监管船舶排放,也为海事部门进一步采取措施提供证据。

    一种着陆缓冲与附着固定机器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013687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11509876.5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着陆缓冲与附着固定机器人系统,包括机体、着陆缓冲装置、附着固定装置、反推火箭装置、传感器单元、控制单元和电源模块;所述的机体为六棱柱结构;所述着陆缓冲装置包括三条着陆腿,分别均匀分布在所述机体的三个侧面上;所述附着固定装置包括三条锚固腿,分别安装在所述的三条着陆腿上;所述反推火箭装置包括三个喷嘴,分别均匀分布在所述的机体顶面上;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电流传感器、力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和图像传感器;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主控制器和电机驱动器;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池和电源转换单元。本发明机器人系统可实现崎岖地面或星球表面软着陆和固定,为探测任务奠定基础。

    无线智能电子车牌系统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16332C

    公开(公告)日:2005-08-24

    申请号:CN03112741.X

    申请日:2003-01-24

    Abstract: 无线智能电子车牌系统为交管、军车管理等领域提供安全、方便、可靠的验证车辆身份的手段。属于无线电身份识别领域。该系统基于蓝牙数据传输,分为车载端和检测端两部分,车载端即电子车牌端以信号处理器为中心,该信号处理器通过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与存储器相接,信号处理器通过“RS232”口与蓝牙基带模块相接,蓝牙射频模块通过内部总线与蓝牙基带模块相接,通过50Ω馈线与车载端蓝牙天线相接;检测端即电子车牌信号检测端以微处理器为中心,并通过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与存储器相接,通过数据线与键盘相接,通过控制线与报警模块相接。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船舶黑烟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41189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111441778.2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船舶黑烟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构建数据集;S2、数据集预处理;S3、构建船舶黑烟识别模型;S4、实时监测。该方法基于改进的YOLO v4网络模型,通过对损失函数进行针对性的修改来增加困难样本的损失权重,进而能够克服黑烟样本集不均衡的所带来的识别困难。该方法在高识别精度的基础上保持较快的识别速度,可以满足相关管理部门对船舶黑烟识别的准确性、实时性需求,同时适用于图片检测和视频检测。此外,本发明所提出的混合马赛克数据扩增方法能够保证网络模型在单GPU环境下稳定、高速训练,节省目标识别算法的计算资源和训练时间,具有较大的工业生产价值和推广价值。

    一种可变形的混杂式悬浮飞行器及运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73241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10623875.7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形的混杂式悬浮飞行器,包括机架、动力单元、悬浮单元和控制单元,机架用于固定安装动力单元、悬浮单元和控制单元;动力单元包括升力驱动电机、升力驱动螺旋桨、前进驱动电机、前进驱动螺旋桨、后退驱动电机和后退驱动螺旋桨,用于实现悬浮飞行器的飞行运动;悬浮单元包括气球、刚度调节网、刚度调节电机、形状调节带、形状调节电机和线轴,用于提供升力和实现悬浮飞行器的变形运动;控制单元包括电源模块、传感模块和控制模块;本发明可变形的混杂式悬浮飞行器将集多旋翼飞行器稳定控制和飞艇低能耗的优点,可根据环境障碍物调节自身大小,实现长时间飞行,解决传统飞行器作业时间短和环境通过度低的问题。

    实现电磁诱导透明现象的全介质非对称十字空腔超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12332101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1193972.9

    申请日:2020-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电磁诱导透明现象的全介质非对称十字空腔超材料,包括基底以及在基底上周期排列的介质单元,每个介质单元中设置有竖直空腔和水平空腔,竖直空腔和水平空腔互相垂直并连通,构成十字空腔,所述十字空腔为非对称结构。本发明的全介质非对称十字空腔单元结构超材料的突出特点是每一个结构单元都由介质空腔组成。相对金属超材料,没有欧姆损耗带来的热效应,该超材料可以获得较高的透射率和品质因子。该超材料的透射谱线表明,在特定方向上打破结构对称性后会出现EIT现象。相对于金属超材料的高损耗,十字空腔超材料结构通过在特定方向上打破结构对称性,可以在EIT透射峰处实现93%的高传输率和1064的品质因子。

    一种着陆缓冲与附着固定机器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013687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509876.5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着陆缓冲与附着固定机器人系统,包括机体、着陆缓冲装置、附着固定装置、反推火箭装置、传感器单元、控制单元和电源模块;所述的机体为六棱柱结构;所述着陆缓冲装置包括三条着陆腿,分别均匀分布在所述机体的三个侧面上;所述附着固定装置包括三条锚固腿,分别安装在所述的三条着陆腿上;所述反推火箭装置包括三个喷嘴,分别均匀分布在所述的机体顶面上;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电流传感器、力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和图像传感器;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主控制器和电机驱动器;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池和电源转换单元。本发明机器人系统可实现崎岖地面或星球表面软着陆和固定,为探测任务奠定基础。

    一种城市滨水区观景游线自动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13138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03978.7

    申请日:2016-04-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杨俊宴 吴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47 G06F16/29 G06Q5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滨水区观景游线自动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城市滨水区三维空间形态数据库;2、建立城市滨水区手机信令数据库;3、基于手机信令识别城市滨水区人群活动行为模式,分别建立各类人群活动数据库,并与三维矢量地图相连;4、建立观景点可达性分析模块,并与人群活动数据库和三维矢量地图相连;5、建立城市滨水区游线生成模块,自动生成滨水区观景游线。本发明基于实时变化的手机信令数据,识别城市滨水区人群活动行为模式,分别建立各类人群活动数据库,对滨水区规划中的观景点可达性进行分析,自动生成滨水区观景游线;并且有利于对城市滨水区人群活动的研究并对滨水区景观游线规划设计起到指导作用。

    一种城市中心微热岛数字地图的制作和显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68393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239535.3

    申请日:2016-04-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杨俊宴 吴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302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中心微热岛数字地图的制作和显示方法,1)建立城市三维矢量地图数据库;2)识别城市中心微热岛空间;3)建立城市中心微热岛空间热环境数据库;4)针对城市中心微热岛空间热环境数据库的热环境实测、热环境模拟分析和城市空间形态的提出并建立不同图层;5)建立城市中心微热岛数字地图显示模块,分别与三维矢量地图数据库和城市中心微热岛空间热环境数据库连接,根据选择的数据信息通过城市中心微热岛数字地图显示模块输出相应的城市中心微热岛数字图像和数据。本发明有利于对城市热环境以及热岛效应的分析并对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起到辅助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