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8570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805122.3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东华大学 , 湖南隆深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1B32/205 , B01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备石墨化纳米纤维气凝胶的双向渐变成型系统,该双向渐变成型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料储存罐、高温辅助微射流高压均质单元、间歇式高频超声搅拌单元、梯度渐变供液单元和双向冷冻干燥单元,每个原料储存单元和高温辅助微射流高压均质单元之间均设有计量泵,双向渐变成型系统还包括控温石墨化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置高温辅助微射流高压均质单元和间歇式高频超声搅拌单元对纤维溶液进行高效分散,得到均匀的纤维分散液;通过梯度渐变供液单元和双向冷冻干燥单元的调控,并经石墨化处理后得到性能优异的具有梯度渐变胞腔结构的石墨化纳米纤维气凝胶。
-
公开(公告)号:CN11798570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805125.7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东华大学 , 湖南隆深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1B32/205 , B01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导电石墨化纳米纤维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将聚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搅拌得到纺丝液;将S1中的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沉积得到聚合物纳米纤维膜;将S2中的聚合物纳米纤维膜预氧化后进行碳化,得到预碳化纤维膜;将S3中的预碳化纤维膜分散于含有氧化石墨烯及阳离子型分散剂的水溶液中,随后进行剪切分散、超声分散得到分散纤维溶液;将S4中的分散纤维溶液进行定向冷冻、干燥,随后进行石墨化即得到高导电石墨化纳米纤维气凝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高导电石墨化纳米纤维气凝胶不仅具有高弹性,且垂直电阻较低,在保证气凝胶力学性能的同时提高了导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097506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110384835.1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湖南隆深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的五层组装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机架和机罩,还包括依次设置的边框加工工位、上料工位、贴合机构、半成品加工工位以及收料工位;所述边框加工工位包括有边框放卷机构、边框牵引机构、边框裁切平台、边框裁切机构和边框片料移载机构;所述上料工位包括边框上料载具、CCM上料载具和CCM视觉定位系统、阴极边框及CCM移载机构、阳极边框及贴合半成品移载机构;所述半成品加工工位包括有半成品载具、打标机构、半成品移载机构、热压机构、水气孔裁切机构;所述收料组件包括有成品下料机构、废料收集匣和成品料匣。本发明将多个工序集成为一套自动生产设备,人力需求少,占地面积小,生产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31193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719755.0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湖南隆深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 C01B32/205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碳纸生产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连续化隧道碳化石墨化设备的智能生产方法及其系统,其方法包括先获取待评估碳纸的多个待评估区域信息,然后划分待评估区域信息为第一区域信息和多个第二区域信息,再基于随机抽取算法,确定出瑕疵子区域信息,并确定目标检测区域信息,再基于目标检测区域信息,有效地生成生产控制参数信息,最后基于生产控制参数信息,智能地控制烧结子设备的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长。本申请能够实现对碳纸进行实时的烧结质量检测,智能且自动地优化生产参数,显著地提高碳纸的烧结质量,有利于生产人员得知当前的碳纸的烧结质量问题,避免将不符合烧结质量的碳纸输送至下一道降温工序,大幅度减少了生产资源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800361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426295.2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湖南隆深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膜片式压机,膜片式压机包括加热平台、下压机构、锁紧机构和增压机构,下压机构架设于加热平台的顶部,下压机构包括压紧组件,压紧组件包括压板和膜片,压板能够沿高度方向往复移动,压板内形成一侧具有开口的空腔,膜片盖设于开口处;锁紧机构用于压板移动至与加热平台接触时限位锁紧压板;增压机构用于向空腔提供正压。本发明中,膜片为具有一定弹性系数的薄板结构,当膜片的一侧充入高压气体时,膜片具有向下移动或变形的趋势,由于下侧有加热平台止挡,能够实现膜片与加热平台趋于完全贴合,也即保证进行加压时,膜料上的涂层能够受到大面积均匀受力,从而保证涂层的平整度和转印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663245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76033.1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湖南隆深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04858 , H01M8/04313 , H01M8/0432 , H01M8/04701 , B60L5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控制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能源控制系统及方法,燃料电池能源控制系统包括燃料电池单元、外壳、第一检测单元、第二检测单元以及调节单元,外壳设有用于容纳燃料电池单元的空腔,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燃料电池单元的第一运行数据,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车辆的第二运行数据,调节单元用于判断第二运行数据是否匹配第一运行数据,若否,则根据第一运行数据调节第二运行数据,直至第二运行数据匹配第一运行数据。本发明通过判断车辆的第二运行数据是否匹配燃料电池单元的第一运行数据,并在第二运行数据不匹配第一运行数据之时,通过调节第二运行数据,以使得第二运行数据匹配第一运行数据,可以提高燃料车辆的智能化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82439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28686.9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湖南隆深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1004 , H01M4/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双辊热印设备,本发明涉及膜料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处理架,所述处理架内腔壁面上固定安装下辊,所述下辊表面上固定安装加热装置,所述下辊上方设有可上下移动和与所述下辊相同转速转动的上辊,所述上辊通过动力机构带动所述上辊进行上下运动,所述下辊与所述上辊之间通过阴极转印膜、质子交换膜、阳极转印膜,所述通过所述下辊所述上辊之间的挤压、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作用使所述阴极转印膜、所述阳极转印膜上的材料贴附在所述质子交换膜表面上,本发明通过下辊与上辊之间的接触对材料进行挤压处理,由于上辊和下辊的接触面很小,从而避免了材料通过挤压和加热装置对其加热时,出现褶皱的情况,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097505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110383543.6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湖南隆深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的七层组装设备,包括机架、机罩和控制主机,还包括依次设置的阴极GDL上料工位、五层电极上料工位、阳极GDL上料工位、贴合工位、成品下料工位和尺寸检测工位;阴极GDL上料工位包括阴极GDL料匣、阴极GDL点胶平台、阴极GDL点胶机构、阴极GDL移载机械手、第一流转治具放置台和流转治具;五层电极上料工位包括五层电极膜料匣、五层电极移载机械手、第二流转治具放置台;所述阳极GDL上料工位包括阳极GDL料匣、阳极GDL移载机械手、阳极点胶平台和阳极点胶机构;贴合工位包括有贴合机构;成品下料工位包括成品移载机械手;尺寸检测工位包括成品检测载具、视觉测量系统、成品下料机械手、及格成品料匣和不及格品料匣。
-
公开(公告)号:CN118501202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954265.9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湖南隆深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带加热用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测试装置容置于箱体内,加压装置的进气管与出气管均穿过箱体的外壁插设于测试装置的壳体内,冷却循环装置与箱体连通;壳体围设成容置空腔,容置空腔的顶端盖设有密封盖板,容置空腔内盛有高压液体介质,加热器的顶端通过弹性件与压力组件接触,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两个拉动组件分别设置于壳体的相对两侧,待测试钢带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两个拉动组件的插入端连接,加热器的底端与待测试钢带的顶面抵接;测试步骤:加压‑加热‑获取参数;通过设置弹性件,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以保证加热器的底端与待测试钢带始终贴合,由此,提高了加热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7363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1059027.3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湖南隆深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B65H23/02 , B65H23/032 , H01M4/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GDL卷材涂布生产线的自动纠偏系统,涉及氢燃料电池制造领域,其包括传感器模块、信号数据处理区、模拟纠偏带生成区、纠偏算法模块、纠偏执行模块以及算法优化区。本发明纠偏带的设置实现了在生产中对速度与位移偏离量的纠偏,检测精度与灵活度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