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熔喷无纺布及其制备工艺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5394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0817874.X

    申请日:2024-06-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熔喷技术领域,针对PET熔喷纤维牵伸不充分不能产出超细纤维的问题,提供PET熔喷无纺布及其制备工艺。制备工艺包括原料烘干、熔融喷丝、热风牵引、接收成型,原料为PET和含端羧基结构的超支化聚酯的复合树脂,复合树脂的熔指为100~400g/10min,特性粘度为0.45‑0.55dL/g;熔融喷丝的温度为250‑300℃,且随熔体挤出方向温度呈递增趋势;接收成型距离为10‑20cm。可以制备出纤维细且均匀、孔隙小且分布均匀、纤维断裂强度高的熔喷无纺布。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制备工艺制得的PET熔喷无纺布,纤维直径1‑5μm,孔隙1‑10μm之间;纤维纵向取向,纵向断裂强力60‑90N。

    一种具有表面凹凸结构的聚合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43362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211592904.9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表面凹凸结构的聚合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将基体相聚合物和分散相聚合物混合得到混合物后进行熔融共混纺丝,通过控制基体相聚合物的种类、分散相聚合物的种类和纺丝温度控制分散相聚合物和基体相聚合物之间的界面张力不低于0.5×10‑3N/m,制得具有表面凹凸结构的聚合物纤维;本发明的产品由纤维本体以及分布在纤维本体表面的凸起或凹槽构成,凸起为相对于纤维本体表面凸出的部分,凹槽为相对于纤维本体表面凹陷的部分。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无需后处理即可

    一种抗切割聚丙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2670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299081.9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切割聚丙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含:步骤1,按比例称取制备石墨烯改性硬质复合材料粉末的各原料,包括石墨烯、改性剂、硬质材料;步骤2,制备石墨烯改性硬质复合材料粉末;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复合材料粉末与聚丙烯粉末混合均匀,球磨分散;步骤4,将步骤3所得的混合物进行熔融共混,然后通过纺丝得到抗切割聚丙烯纤维。本发明还提供了通过该方法制备的抗切割聚丙烯纤维。本发明制备的纤维具有较高的断裂强度和耐切割性能,扩展了传统聚丙烯的应用范围,能够提高产品附加值,采用该抗切割聚丙烯纤维编织的手套,抗切割等级可以达到欧标4级以上。

    一种具有表面凹凸结构的聚合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4336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592904.9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表面凹凸结构的聚合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将基体相聚合物和分散相聚合物混合得到混合物后进行熔融共混纺丝,通过控制基体相聚合物的种类、分散相聚合物的种类和纺丝温度控制分散相聚合物和基体相聚合物之间的界面张力不低于0.5×10‑3N/m,制得具有表面凹凸结构的聚合物纤维;本发明的产品由纤维本体以及分布在纤维本体表面的凸起或凹槽构成,凸起为相对于纤维本体表面凸出的部分,凹槽为相对于纤维本体表面凹陷的部分。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无需后处理即可在纤维表面形成凹凸结构,且凹凸结构的形貌容易调整。

    一种具有表面凹凸结构的羟基聚丙烯共聚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4336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592903.4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表面凹凸结构的羟基聚丙烯共聚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将聚丙烯和分散相聚合物混合得到混合物后进行熔融共混纺丝,通过控制分散相聚合物和聚丙烯之间的界面张力不低于0.5×10‑3N/m制得具有表面凹凸结构的羟基聚丙烯共聚物纤维;分散相聚合物由羟基聚丙烯共聚物经前处理得到;前处理的过程即羟基聚丙烯共聚物与氢键捕捉剂进行反应的过程;本发明的产品由纤维本体以及分布在纤维本体表面的凸起或凹槽构成,凸起为相对于纤维本体表面凸出的部分,凹槽为相对于纤维本体表面凹陷的部分。本发明的方法简单,解决了羟基聚丙烯共聚物熔融加工困难的问题,且制得的产品具有可调控的凹凸结构。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离子交换聚丙烯隔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8477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540888.2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离子交换聚丙烯隔膜的制备方法,将离子化改性聚丙烯与聚丙烯熔融共混挤出后进行拉伸得到具有物理交联结构的聚丙烯预制膜,再进行后拉伸制得锂离子电池用离子交换聚丙烯隔膜;离子化改性聚丙烯是将羧基化聚丙烯与LiOH反应得到;所述锂离子电池用离子交换聚丙烯隔膜的厚度为8.0‑18.0μm,结晶度为40.0~55.0%,断裂强度为90.0~100MPa;所述锂离子电池用离子交换聚丙烯隔膜的电解液(碳酸乙烯酯溶液)接触角为45.0~56.0°;所述锂离子电池用离子交换聚丙烯隔膜的孔隙率为58.0~72.0%,孔径分布在0.08~0.150μm。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隔膜极性基团可长久存在,浸润性好且可一直保持,同时还具备Li+交换能力,孔隙率得到有效提升,且能保持较高的断裂强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