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0010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405534.0
申请日:2025-04-02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聚醚酰亚胺/聚氨酯纤维海绵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的聚醚酰亚胺/聚氨酯纤维海绵,包括:聚醚酰亚胺微米纤维和聚氨酯纳米纤维;所述聚氨酯纳米纤维填充于聚醚酰亚胺微米纤维骨架中,形成三维交联网络结构的聚醚酰亚胺/聚氨酯纤维海绵。聚醚酰亚胺微米纤维可为纤维海绵提供坚实的骨架支撑,增强海绵的稳定性;聚氨酯纳米纤维掺杂在聚醚酰亚胺微米纤维骨架中,可以减少其内部空隙,提高隔热性能和弹性。该纤维海绵由静电纺丝和多喷嘴共混技术一步成型得到,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隔热和阻燃性能,同时兼具良好的弹性,在服装、建筑隔热、防护穿戴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116976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1911394128.X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纤维气凝胶基太阳能水蒸发器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聚酰胺酸纳米纤维与水溶性聚酰胺酸混合,分散,将得到的分散液冷冻,冷冻干燥,热亚胺化,将得到的聚酰亚胺纳米纤维气凝胶浸渍在引发剂溶液中,在气凝胶表面滴加吡咯单体溶液聚合反应。该方法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廉;制备得到的太阳能水蒸发器具有密度轻、热导率低、高光热转换效率等优点,是一种良好的太阳能水蒸发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8676173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810485115.2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nventor: 夏于旻 , 梁源 , 陈震东 , 吴柔腾 , 沈嘉豪 , 刘俊华 , 杨帆 , 刘洁 , 汪菁晶 , 江依静 , 吴昊 , 焦阳 , 丛龙丹 , 季赛 , 张雯雯 , 王燕萍 , 倪建华 , 王依民 , 郭子贤
IPC: C08G8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离子键为骨架的聚离子液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以离子键为骨架的聚离子液体,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下:其中,n为150‑180。
-
公开(公告)号:CN108409964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485172.0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nventor: 夏于旻 , 梁源 , 陈震东 , 吴柔腾 , 沈嘉豪 , 刘俊华 , 杨帆 , 刘洁 , 汪菁晶 , 江依静 , 吴昊 , 焦阳 , 丛龙丹 , 季赛 , 张雯雯 , 王燕萍 , 倪建华 , 王依民 , 郭子贤
IPC: C08G7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离子液体为骨架的聚离子液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以离子液体为骨架的聚离子液体,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为: 其中,n为10-15。上述的以离子液体为骨架的聚离子液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咪唑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通过开环加成反应合成poly(ECH-MIM);然后将poly(ECH-MIM)的水溶液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水溶液混合,产生沉淀;最后通过静置分离沉淀,烘干沉淀物得到以离子液体为骨架的聚离子液体。鉴于在传统聚离子液体中,离子主要以官能团的形式悬挂于高分子长链上,可以视为带有离子对支链的高聚物,而离子本身与主链结合的,以离子液体为骨架的聚离子液体鲜有报道,该新型聚离子液体拥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417869B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510909718.7
申请日:2015-12-10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nventor: 薛罡 , 李响 , 高品 , 刘振鸿 , 刘亚男 , 张凡 , 张文娟 , 王成 , 薛顺利 , 韩闯 , 魏欣 , 孟迪 , 顾超超 , 辛海霞 , 陈畅愉 , 成钰莹 , 来思周 , 甘雁飞 , 徐小强 , 杨帆 , 程茜 , 程文艳 , 张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种臭氧‑厌氧铁还原联用回收利用污泥的芬顿氧化‑生物组合处理工艺及装置。其工艺过程为:将芬顿氧化产生的含铁污泥与二沉池排出的部分生物处理剩余污泥混合后,首先进入臭氧反应池,将含铁污泥中难降解有机物初步分解为小分子易降解有机物,同时将生物处理剩余污泥微生物细胞裂解、破壁后,再进入厌氧铁还原反应器;在厌氧铁还原反应器中进步改善污泥中有机成分的可降解性,同时在厌氧铁还原菌的作用下完成芬顿含铁污泥中Fe转变为Fe的过程;最后将含Fe反应后的固液产物全部回用至芬顿氧化工艺前端,以部分替代芬顿氧化工艺中投加的Fe,同时实现系统污泥减量,以节省工程投资及运行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621740B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610033998.4
申请日:2016-01-19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nventor: 薛罡 , 张文启 , 张禾 , 高品 , 李响 , 陈红 , 刘振鸿 , 张凡 , 张文娟 , 王成 , 薛顺利 , 韩闯 , 魏欣 , 孟迪 , 顾超超 , 辛海霞 , 陈畅愉 , 成钰莹 , 来思周 , 甘雁飞 , 徐小强 , 杨帆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循环及污泥零排放的芬顿氧化方法及其装置,包括:将工业废水通过芬顿氧化反应器处理,反应器初始运行时加入Fe2+、H2O2和酸,将产生的含铁污泥加入到热催化还原反应釜中,加入活性炭粉,将反应釜密闭,加温至180~200℃,搅拌反应3.0~4.0h,得到固液两相混合物,排出,加至芬顿氧化反应器进水口,与工业废水和酸、H2O2混合后进入反应器开始芬顿反应,并替代初始外源性投加的Fe2+,反应产生的污泥循环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实现芬顿氧化工艺污泥的零排放,并将芬顿中的铁循环利用,在节省芬顿氧化工艺药剂费、污泥处置费用方面有较大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5692991B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610034028.6
申请日:2016-01-19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nventor: 薛罡 , 张文启 , 高品 , 李响 , 张禾 , 刘振鸿 , 张凡 , 张文娟 , 王成 , 薛顺利 , 韩闯 , 魏欣 , 孟迪 , 顾超超 , 辛海霞 , 陈畅愉 , 成钰莹 , 来思周 , 甘雁飞 , 徐小强 , 杨帆
IPC: C02F9/10 , C10L5/4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浓度工业有机废液减压释气‑催化碳化制备固态衍生燃料的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将高浓度有机废液注入减压释气‑催化碳化装置中,投加催化剂,加入NaOH调节pH值,加温反应,释放的气体经过干燥器处理,进入活性炭吸附罐处理或焚烧炉焚烧后排放;反应完毕后自然冷却反应装置,开启卸料孔取出粉末状碳化反应产物,即为高浓度有机废液制备的固态衍生燃料。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不受限于高浓度有机废液的性质,适用范围广,易于工程化,为难处理高浓度工业废液无害化和资源化提供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540696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35226.4
申请日:2016-01-19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nventor: 薛罡 , 张文启 , 高品 , 李响 , 陈红 , 张禾 , 刘振鸿 , 张凡 , 张文娟 , 王成 , 薛顺利 , 韩闯 , 魏欣 , 孟迪 , 顾超超 , 辛海霞 , 陈畅愉 , 成钰莹 , 来思周 , 甘雁飞 , 徐小强 , 杨帆 , 程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浓度工业有机废液热催化-碳化制备固态衍生燃料的方法及其装置,方法包括:将高浓度工业有机废液和H2O加入热催化-碳化反应釜中,加入碱调节pH至8.0~9.0,加入组合催化剂,将反应釜密闭后加温至180~200℃,搅拌反应3.0~4.0h;自然冷却反应釜,将反应釜中固液两相混合物排出,分离,将得到的粉末状物质干燥,得到固态衍生燃料。本发明的方法不仅能够解决高浓度有机废液的无害化排放问题,而且为难以处理的有机废液提供了一种资源化的方法及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5417870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916079.7
申请日:2015-12-10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nventor: 薛罡 , 李响 , 张文启 , 高品 , 张凡 , 张文娟 , 王成 , 薛顺利 , 韩闯 , 魏欣 , 孟迪 , 顾超超 , 辛海霞 , 陈畅愉 , 成钰莹 , 来思周 , 甘雁飞 , 徐小强 , 杨帆 , 程茜 , 程文艳 , 张婷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向流零价铁类芬顿与生物滤池集成的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及设备。所述废水处理设备包括硫酸溶药池、双氧水溶药池及滤池,废水进水管与滤池顶部的进水渠的进水口连接;滤池内从上至下依次填充有铁刨花滤层、生物陶粒滤层、承托层、多孔滤砖;滤池侧壁设有出水管。废水处理工艺为:在滤池内投加酸后,投加双氧水,经过初步处理后的废水通过进水渠进入滤池;废水在滤池上部的铁刨花滤层完成零价铁类芬顿反应,在下部生物陶粒滤层完成有机物的生物降解过程,经出水管出水。本发明将零价铁类芬顿与生物滤池集成为一体,可节省一段处理工艺,有效减低工程投资及运行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372907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1910585658.6
申请日:2019-07-0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纤维增强聚酰亚胺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原料包括:水溶性聚酰胺酸、聚酰亚胺纳米短纤维、三乙胺、水。本发明所制备的聚酰亚胺气凝胶收缩率低,在密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了其杨氏模量的提升,其综合性能优异,制备过程简单易操作,绿色环保,拓宽了聚酰亚胺气凝胶的应用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