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11408B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610253389.X
申请日:2016-04-22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面向MMC换流站的谐波能量传递函数建模方法,属于电力传输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利用谐波注入法分析波形频谱无法得到MMC换流站谐波能量传递函数的缺点,建立了交直流系统混联系统MMC换流站谐波能量传递过程的面向MMC换流站的谐波能量传递函数建模方法。本发明步骤是:在多电平双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添加谐波信号,时域仿真和提取数据,曲线积分,改变x的数值,绘制能量曲线,计算谐波能量传递函数,曲线修正。本发明填补了交直流混合系统MMC换流站的谐波能量传递函数建模的空白,为包含MMC换流站的交直流混合系统电能质量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0518600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431480.X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VSG的改进型多机并联的PMSG并网主动支撑控制结构。本发明能够对电网的频率与电压进行主动支撑,包括一台主机侧变流器及与其相连的风机和发电机、一台网侧逆变器以及多个并联子模块构成,其中子模块包括风机、发电机和机侧变流器,主机侧变流器用以维持直流侧电容器电压;子模块机侧变流器用以控制各其他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网侧逆变器根据MPPT的算法来控制输入电网功率的大小,采用VSG的控制策略,通过释放转子动能与预留能量,在动态响应瞬间对电网频率与电压提供主动支撑。本发明改善了多点频率调节分散控制时存在的问题,能够实现共同进行频率调整,提高系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354925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750181.9
申请日:2016-08-26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电晕放电空间电势分布的模拟方法,其仿真模型以泊松方程及粒子连续性方程为基础,增加了能够描述粒子流动性的Navier-stokes方程。原因在于电晕放电过程是一个粒子移动及碰撞的过程,粒子的快速移动会造成放电空间中气体的流动,对空间电势分布造成影响。利用能够描述气体流动的Navier-stokes方程与泊松方程和粒子连续性方程进行耦合,通过调整仿真模型的参数得到样品表面的电势分布,再与样品表面电势测量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能够快速计算出放电空间的电势分布,包括样品表面的电势分布,为研究电晕放电机理和微观放电过程以及材料极化效果模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0970933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1911160214.4
申请日:2019-11-23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虚拟惯量补偿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主动支撑控制的光储联合发电系统虚拟惯量补偿方法。本发明包括:光伏发电系统建模;光储联合发电系统虚拟惯量分析;含光伏‑储能系统的惯量分析。本发明对光伏发电单元采用了基于同步机标准三阶模型的主动支撑控制策略,更好的模拟同步发电机端口特性,为系统提供必要的惯量和阻尼,提高光伏并网后系统的电压稳定支撑能力和频率稳定支撑能力,有效的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本发明还可以增强光储联合系统抑制低频振荡的能力,提高系统稳定性,进一步促进电网对新能源光伏的消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531706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011506029.9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H02J3/00 , G06F18/2321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复杂不变性与深度神经网络的同调机群辨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样本映射到n维空间,基于构建的自编码器深度神经网络进行广域相量量测数据特征的挖掘;根据广域相量量测数据特征计算机组时序数据间的复杂度不变性距离;基于复杂度不变性距离在n维空间中确定样本间的相似度,根据相似度结果对机组样本进行聚类。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相关系数存在的某些发电机与其他机群中的发电机具有极大的相关系数而又同时与机群内的其他发电机具有极小的相关系数的问题;本发明构造的多层深度神经网络挖掘的数据特征数远远多于其他方法,避免了数据的关键特征缺失。
-
公开(公告)号:CN112581315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565766.6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极端梯度动态密度聚类的风电场内分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选取风电场内分群的指标,对某时段内相应的指标数据进行异常值检测与截断处理;对预处理后的分群指标数据,采用XGBoost对分群指标数据进行降维选取;对选取后的指标数据,基于DBSCAN‑DTW的聚类进行机群的划分。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实际风电场数据部分缺失的问题,提高了模型准确度;且用于处理风机多维时序特征运行数据,可以得出精确、有效的风电场内机群划分。
-
公开(公告)号:CN112564090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312242.6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BLDA的交直流系统暂态电压稳定监测方法,包括:读取各个节点电压仿真数据模拟PMU的量测过程;将节点电压进行整合,利用轨迹簇构造与电压相关的节点电压轨迹簇,通过轨迹簇的物理属性描述电力系统故障后的暂态电压,构建出反映电力系统电压状态的输入特征集;将输入特征集随机分配为训练集与测试集,通过训练集中的四种电压状态的样本MBLDA,确定故障样本的最优投影矩阵w,完成分类器模型的构建,并将测试集对应的特征集输入至训练后的MBLDA模型中;利用最优投影矩阵w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状态做出监测,利用该监测流程对电力系统其它故障样本做出暂态稳定监测。本发明克服了现有高比例电力电子受端系统故障后暂态电压监测类型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6354925B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610750181.9
申请日:2016-08-26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电晕放电空间电势分布的模拟方法,其仿真模型以泊松方程及粒子连续性方程为基础,增加了能够描述粒子流动性的Navier‑stokes方程。原因在于电晕放电过程是一个粒子移动及碰撞的过程,粒子的快速移动会造成放电空间中气体的流动,对空间电势分布造成影响。利用能够描述气体流动的Navier‑stokes方程与泊松方程和粒子连续性方程进行耦合,通过调整仿真模型的参数得到样品表面的电势分布,再与样品表面电势测量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能够快速计算出放电空间的电势分布,包括样品表面的电势分布,为研究电晕放电机理和微观放电过程以及材料极化效果模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2564090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1312242.6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BLDA的交直流系统暂态电压稳定监测方法,包括:读取各个节点电压仿真数据模拟PMU的量测过程;将节点电压进行整合,利用轨迹簇构造与电压相关的节点电压轨迹簇,通过轨迹簇的物理属性描述电力系统故障后的暂态电压,构建出反映电力系统电压状态的输入特征集;将输入特征集随机分配为训练集与测试集,通过训练集中的四种电压状态的样本MBLDA,确定故障样本的最优投影矩阵w,完成分类器模型的构建,并将测试集对应的特征集输入至训练后的MBLDA模型中;利用最优投影矩阵w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状态做出监测,利用该监测流程对电力系统其它故障样本做出暂态稳定监测。本发明克服了现有高比例电力电子受端系统故障后暂态电压监测类型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5642590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352496.X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38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考虑网架结构的电网调峰需求分析方法,是计及网架约束从“源‑网‑荷”层面上更为全面的量化系统源荷供需矛盾,优化受限的源荷供需平衡关系而提出的。通过调峰资源需求调度模型来释放最多的调峰需求以及调峰资源供给模型来产生最大的接纳空间,再通过总区域调峰资源供需平衡调度模型来获得联络线交互功率、互联系统调峰功率需求值和互联系统调峰容量需求值。为更加充分利用系统的调峰容量减少弃风,该模型考虑机组深度调峰作用稳定电网安全运行。本发明能够提供调峰算法,尽可能减少弃风,改善电网调峰压力。具有科学合理、适应性强、效果佳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