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9429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720366.X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深部工程机械破岩装备设计过程的落锤试验方法,属于岩石动力冲击破碎测试技术领域,试验中采用落锤试验监测系统完成力学信号测量和岩石试样裂纹扩展过程图像采集,通过获取动态应变曲线,可分析岩石破裂的动态应力波对机械刀具及传动系统的影响;通过获取动态力‑位移曲线和裂纹扩展图像,可分析岩石动态破坏机理;通过精确测定落锤冲击下岩石的吸收能量,可使落锤冲击岩石的吸能实现量化;根据岩石的吸收能量可计算出破岩比能,进而可建立冲击能量、锤头形状、镐形锤头锥角等设计参数与岩石破岩比能的关系,使不同设计参数下岩石的破碎效率实现定量评价,用以确定合理的机械设计参数,最终为研发稳定高效的机械破岩设备提供试验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294298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720366.X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深部工程机械破岩装备设计过程的落锤试验方法,属于岩石动力冲击破碎测试技术领域,试验中采用落锤试验监测系统完成力学信号测量和岩石试样裂纹扩展过程图像采集,通过获取动态应变曲线,可分析岩石破裂的动态应力波对机械刀具及传动系统的影响;通过获取动态力‑位移曲线和裂纹扩展图像,可分析岩石动态破坏机理;通过精确测定落锤冲击下岩石的吸收能量,可使落锤冲击岩石的吸能实现量化;根据岩石的吸收能量可计算出破岩比能,进而可建立冲击能量、锤头形状、镐形锤头锥角等设计参数与岩石破岩比能的关系,使不同设计参数下岩石的破碎效率实现定量评价,用以确定合理的机械设计参数,最终为研发稳定高效的机械破岩设备提供试验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29429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66864.0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深部工程机械破岩装备设计过程的落锤试验装置,属于岩石动态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包括落锤冲击执行机构、液压缓冲吸能机构、液压站、主控台及电气柜;液压缓冲吸能机构通过油路与液压站相连;电气柜与落锤冲击执行机构、液压站及主控台电连接,电气柜为装置内所有电气元件供电;主控台与落锤冲击执行机构和液压站电连接,主控台作为落锤冲击执行机构和液压站的指令发送终端和数据采集与处理终端。本发明能够模拟深部工程机械破岩过程,可获取岩石破碎时刀具、岩石和液压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参数,可用于明确刀具设计参数与岩石破碎效果之间的关系以及动态应力波谱对液压传动系统的影响,为深部工程机械破岩装备设计过程提供有效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829429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666864.0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深部工程机械破岩装备设计过程的落锤试验装置,属于岩石动态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包括落锤冲击执行机构、液压缓冲吸能机构、液压站、主控台及电气柜;液压缓冲吸能机构通过油路与液压站相连;电气柜与落锤冲击执行机构、液压站及主控台电连接,电气柜为装置内所有电气元件供电;主控台与落锤冲击执行机构和液压站电连接,主控台作为落锤冲击执行机构和液压站的指令发送终端和数据采集与处理终端。本发明能够模拟深部工程机械破岩过程,可获取岩石破碎时刀具、岩石和液压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参数,可用于明确刀具设计参数与岩石破碎效果之间的关系以及动态应力波谱对液压传动系统的影响,为深部工程机械破岩装备设计过程提供有效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867093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692171.9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N13/00 , G01N15/075 , G01N21/84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部工程环境污染物扩散治理与多相流动测量实验平台,所述平台包括模拟巷道,用于提供巷道热湿环境污染物扩散治理与流场测量的结构载体;风筒优化布置模拟模块,用于模拟井下掘进巷道局部通风方式并对风筒布置进行结构优化;粉尘颗粒释放及治理模块,用于模拟独头作业面粉尘释放及风幕控尘、喷雾降尘;柴油车尾气释放及处理模块,用于模拟柴油车的尾气排放及收集处理;多相多组分流态测量模块,用于多相多组分的流态测量和分析;数据监测与控制模块,用于实时监测巷道内通风流态信息,并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精准调控。本实验平台可实现深部工程通风环境下微观粒子运移动力学机理及宏观粉尘、尾气等污染物扩散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等。
-
公开(公告)号:CN114279856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111609227.2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直接获取岩样环向变形且便于更换岩样的胡克压力室,包括压力室外筒体、压力室内筒体、压力室底板、上压头、下压头、隔油保护套及环链式LVDT位移传感器;压力室内外筒体均为圆柱筒形结构且竖直设置,压力室外筒体同轴套装在压力室内筒体外侧,压力室内外筒体两侧筒口接缝处均设有密封圈;压力室底板水平固装在压力室内外筒体底部;压力室内筒体顶端中心孔为上压头安装孔,上压头位于安装孔内;压力室内筒体底端中心孔为下压头安装孔,下压头位于安装孔内;隔油保护套同轴安装在压力室内筒体内部,隔油保护套顶端套口与上压头安装孔密封连通且底端套口与下压头安装孔密封连通;环链式LVDT位移传感器同轴套装在隔油保护套外侧。
-
公开(公告)号:CN11803254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17984.8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山东黄金矿业科技有限公司充填工程实验室分公司 , 东北大学
Inventor: 齐兆军 , 张希巍 , 李广波 , 寇云鹏 , 吴再海 , 王增加 , 王玉亮 , 宋泽普 , 荆晓东 , 盛宇航 , 杨纪光 , 朱庚杰 , 郭加仁 , 桑来发 , 薛淳元 , 周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填材料双面剪切与真三轴模块化试验装置,包括:反力框架,反力框架左侧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左压块,左压块左侧还可拆卸的安装有左压板;右侧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右压块,右压块右侧还可拆卸的安装有右压板;底部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下压块;反力框架前侧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有前封堵,前封堵前侧还可拆卸的安装有前压板;反力框架后侧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后封堵,后封堵后侧还可拆卸的安装有后压板;前封堵和后封堵能以可拆卸的方式更换为前侧柔性加载组件和后侧柔性加载组件。本发明的装置拆卸方便,兼容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7263718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191963.X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山东黄金矿业科技有限公司充填工程实验室分公司
IPC: C04B38/10 , C04B35/19 , C04B35/622 , C04B35/64 , C04B33/132 , C04B33/13 , C04B33/32 , B33Y10/00 , B33Y70/10 ,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泡沫陶瓷相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生产装置和应用,包括:(1)将骨料、胶结材料、水混合均匀后,制得悬浮液;(2)将悬浮液微波加热静置后,再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后,制得发泡料浆;(3)将发泡料浆通过3D打印模组分层打印后,浇筑在可视化微波屏蔽箱体中,实现泡沫陶瓷相似材料的制备。本发明原料易得,方法简单,并能得到性能优异的泡沫陶瓷相似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642799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480032.5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金属矿井下废石采场内循环充填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废石破碎子系统、废石运输子系统及废石充填子系统;采场废石溜井出口排出的废石进入废石破碎子系统进行破碎,破碎后的废石经由废石运输子系统转移至废石充填子系统,在采场内通过废石充填子系统进行废石充填。方法为:对矿脉分层划分,边回采边维护充填;破碎采场废石,由废石矿车将破碎废石转运至分段联络巷道中,通过可伸缩皮带式运输装置将废石排入采场充填料斗中,充填料斗匀速漏料,在重力势能下充填料斗沿着高差轨道从高端向低端匀速滑行,滑行过程中通过漏料实现废石充填,充填料斗滑行低端后内部废石同步排空;空置充填料斗由提升抓斗转移回高差轨道高端重新装料,实现循环充填。
-
公开(公告)号:CN11629152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58259.0
申请日:2023-01-1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质模型复杂工程结构挖钻作业的多机器人协同系统,涉及地下钻孔机器人技术领域。本发明面向具有空间狭小且GPS信号拒止等特点的岩土深部工程地下作业环境,提出了采用三坐标进给系统的主通道挖钻,采用多关节蠕动机器人搭载旋转铰刀及辅助工装对二级通道精细化挖钻,采用蠕动机器人搭载多自由度柔性机械手对三级及远结构进行精细化挖钻相结合的系统化挖钻作业模式,实现超大型地质模型内部复杂工程结构的机器人精细化挖钻和工艺质量监测新模式,形成一套面向深部工程复杂结构的高效高精度挖钻技术及异构多机器人协同系统,解决了地质模型内部回转空间小‑机动难、结构变异性大‑挖钻难、视野范围窄‑测量难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