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63006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18972.7
申请日:2015-07-16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 黑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降解菌的固定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化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海藻酸钠、膨润土、壳聚糖和氯化钙为固定化材料,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降解菌进行固定,从而得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降解菌的固定化微球。考察固定化微球在28天的修复过程中对土壤中DBP去除效果,在28d时固定化微球处理组中,DBP的残留量小于20%;相比之下空白对照组DBP残留量最高为70.76%,游离菌处理组介于两者之间,DBP残留量在50%以上。本发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降解菌的固定,避免了土著微生物的竞争以及不利于微生物生存的土壤条件的侵害,为有效解决DBP污染土壤提供理论基础以及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5063006B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510418972.7
申请日:2015-07-16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 黑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降解菌的固定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化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海藻酸钠、膨润土、壳聚糖和氯化钙为固定化材料,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降解菌进行固定,从而得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降解菌的固定化微球。考察固定化微球在28天的修复过程中对土壤中DBP去除效果,在28d时固定化微球处理组中,DBP的残留量小于20%;相比之下空白对照组DBP残留量最高为70.76%,游离菌处理组介于两者之间,DBP残留量在50%以上。本发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降解菌的固定,避免了土著微生物的竞争以及不利于微生物生存的土壤条件的侵害,为有效解决DBP污染土壤提供理论基础以及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544949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38432.X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嗜吡啶红球菌及其应用,涉及环境污染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微生物针对环境中Bap存在降解效率低的问题。一种嗜吡啶红球菌,为嗜吡啶红球菌(Rhodococcus pyridinivorans)DNR25,保藏在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地址是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保藏日期为2022年6月21日,保藏号为GDMCC NO.62560。一种嗜吡啶红球菌的应用,所述的嗜吡啶红球菌用于去除苯并(a)芘。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嗜吡啶红球菌及其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305497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13701.9
申请日:2013-05-31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固定化酶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微胶囊由壳聚糖3-5份、海藻酸钠2-8份、羧甲基纤维素钠2-8份、CoCl2·6H2O0.2-0.6份制备而成。本发明提高了对酶包埋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酶的抗逆性指标。并且本发明的制备均在常温下进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大大减少原材料的损失,成品率高达79%,此外,本发明的固定化酶较游离酶更加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254041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210859070.7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β‑CD功能化磁性海藻酸钠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土壤污染物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采用传统的修复方法不能用于对重金属Pb和BPA的同步修复,且针对重金属Pb或BPA的单一修复效果差的问题。方法:将Fe3O4‑SA、β‑CD、柠檬酸和NaOH加入到蒸馏水中,然后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在38~42℃的温度条件下持续搅拌30~35min,搅拌结束后取出溶液中的固形物,用蒸馏水清洗后冻干,得到β‑CD功能化磁性海藻酸钠微球;一种β‑CD功能化磁性海藻酸钠微球用于同时吸附土壤中的铅和双酚A。本发明可获得一种β‑CD功能化磁性海藻酸钠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445829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77621.0
申请日:2014-12-15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02F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9/00 , C02F2101/203 , C02F2101/206 , C02F2103/06 , C02F2209/001 , C02F2209/445 , C02F2301/08
Abstract: 一种低温条件生物同步去除地下饮用水中高铁高锰的处理方法,它涉及一种严寒地区地下水中高铁高锰的处理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严寒地区地下水处理方法存在铁锰去除率低、去除成本高的问题。方法:一、装载滤料;二、启动;三、稳定运行阶段,即完成低温条件生物同步去除地下饮用水中高铁高锰的处理。优点:一、以碳化稻壳颗粒作为生物固定化材料,实现合理有效的资源化利用。二、实现铁锰的快速同步去除,去除效果显著且稳定。活性炭滤柱可有效处理碳化稻壳颗粒生物滤柱处理后残余的铁锰氧化菌,保障了饮用水的安全。本发明主要用于低温条件生物同步去除地下饮用水中高铁高锰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1475263B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0910071300.8
申请日:2009-01-19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02F3/30
Abstract: 一种高有机物和高氨氮废水生物处理设备,它涉及一种废水生物处理设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高有机物、高氨氮废水生物处理中,采用厌氧工艺处理该种废水时,氨氮去除效果不佳,好氧工艺单独处理该种废水投资及运行费用高,厌氧-好氧联合进行处理该种废水时所需占地面积大、工艺路线长和基建费用高的问题。本发明的厌氧颗粒污泥设置在上筒体内,三相分离器安装在上厌氧反应筒体内,好氧反应筒体套装在厌氧处理装置上,好氧反应体设置在好氧反应筒体内,混合搅拌装置设置在腔体内,入水管的上端固接在第一出水堰的上端面上,入水管的下端设置在好氧反应体内。本发明具有氨氮去除效果好、占地面积小、基建费用低和结构简单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048371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810083683.X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农业土壤修复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一种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是为了解决现有DBP的微生物降解方法中微生物易受土著微生物竞争、土壤温度等土壤环境因素的影响,难以保持较高的生物活性和功能较为单一的问题。该菌剂包括微生物菌剂A和DBP降解菌发酵液,所述微生物菌剂A包括鞘脂菌发酵液、胶质芽孢杆菌发酵液和产酸克雷伯氏菌发酵液。方法:制备微生物菌剂A;制备DBP降解菌发酵液;将DBP降解菌发酵液和微生物菌剂A混合,得到多功能农业土壤修复菌剂。该菌剂能够在土壤环境长时间保持较高的生物修复活性,有效提高DBP污染的修复效率,在修复DBP污染土壤的同时,又能够对污染土壤肥力进行改良。本发明用于土壤修复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176961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662489.3
申请日:2015-10-14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吸附-降解功能的固定化阿特拉津降解菌剂的制备方法,它属于生物工程领域。它要解决现有固定化技术在应用中存在易被分解、吸附性能低、降解效率低的问题。方法:一、制备多孔生物质碳材料并制成悬浊液;二、培养阿特拉津降解菌并制成菌悬液;三、悬浊液、菌悬液和包埋剂混合,再加入到CaCl2溶液中,获得固定化小球;四、固定化小球于硬化后清洗,即完成。本发明采用废弃生物质为原料,经过高温碳化-化学活化形成多孔生物质碳材料,具有较强的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克服了传统固定化载体易被分解、吸附性能弱的缺点,同时能够将环境中分散的阿特拉津吸附富集后再进行降解,促进了环境中阿特拉津的降解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305497B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310213701.9
申请日:2013-05-31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固定化酶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微胶囊由壳聚糖3-5份、海藻酸钠2-8份、羧甲基纤维素钠2-8份、CoCl2·6H2O0.2-0.6份制备而成。本发明提高了对酶包埋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酶的抗逆性指标。并且本发明的制备均在常温下进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大大减少原材料的损失,成品率高达79%,此外,本发明的固定化酶较游离酶更加稳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