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1181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238606.8
申请日:2023-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蛋鸡性能的中药发酵饲料添加剂,其制备方法包括:(1)将双黄连饮片或将粉碎过筛后的双黄连饮片作为发酵物料;(2)向马铃薯葡萄糖水培养基中加入红糖得到发酵液再加入发酵物料得到发酵培养基;(3)向发酵培养基中接入由解淀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组成的复合菌剂进行静置发酵或者进行搅拌发酵。本发明采用由解淀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组成的高效降解细胞壁木质素的复合菌剂对双黄连饮片进行破壁降解并充分提取药效成分再通过对双黄连饮片破壁工艺条件的筛选,建立最优发酵体系并制备得到中药发酵饲料添加剂;通过饲喂试验和相关指标测定,在饮水中添加本发明制备的中药发酵饲料添加剂能显著提高蛋鸡的产蛋性能和鸡蛋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296099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271945.7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秸秆和污泥发酵制备有机肥料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照预定的比例,将秸秆和污泥添加在一起,混合均匀后,调节混合物料的碳氮比和水分含量;步骤2,将复合菌剂加入水分含量调整后的混合物料中,搅拌均匀后,在高于5℃的温度下,堆积发酵,获得有机肥料。按照本发明的有机肥料制备方法可以将秸秆和污泥转化为有机肥料,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秸秆和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将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有机肥料施入土壤,可以减少化肥的施用量,促进作物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2868673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56270.4
申请日:2021-01-15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马铃薯病毒性病害的生物农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生物农药由复合微生物、糖蜜、尿素、皂角粉和清水组成的原料制备而成。该生物农药的制备过程包括:步骤1,将各单一菌液按照预定的重量比例混合,得到复合微生物;步骤2,将所述复合微生物、糖蜜、尿素和清水按照预定的重量比例混合,得到混合物料;步骤3,在20‑30℃的温度下,将所述混合物料兼氧发酵;步骤4,向经过步骤3得到的发酵液中添加预定比例的皂角粉,继续兼氧发酵;步骤5,将经过步骤4得到的发酵液过滤,滤液作为所述生物农药。本发明的生物农药用于种植马铃薯,能预防马铃薯生产过程中的病毒性病害,促进马铃薯的生长,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795512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142094.6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2N1/20 , C12N1/14 , C02F3/34 , A01G22/20 , A01G25/00 , C12R1/07 , C12R1/01 , C12R1/66 , C02F10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的微生物制剂及其应用方法。本发明的微生物制剂由复合微生物和尿素混合制备而成。两种原料组分按照重量计为复合微生物40‑50份和尿素50‑60份。该微生物制剂的应用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微生物制剂按照设定的比例投加入马铃薯淀粉废水中;步骤2,在高于4℃的温度下,将经过步骤1处理后的废水兼氧发酵;步骤3,将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废水冲施入小麦田。本发明的微生物制剂用于马铃薯淀粉废水的处理,能降低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有效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将处理的废水用于小麦的种植,能促进小麦的生长,提高小麦的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794750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034214.0
申请日:2021-01-11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nventor: 李凤兰 , 陈勤 , 王冬冬 , 李庆全 , 张世宏 , 李柱刚 , 魏琪 , 宿飞飞 , 冯艳忠 , 何鑫淼 , 徐永清 , 冯旭 , 贺付蒙 , 袁强 , 胡雪峰 , 常婷婷 , 徐会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马铃薯产量的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叶面肥由复合微生物、尿素、磷酸二氢钾和鸡肉粉组成的原料制备而成。各原料组分按照重量计为复合微生物80‑90份、尿素2‑5份、磷酸二氢钾5‑10份和鸡肉粉1‑5份。该叶面肥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将各单一菌液按预定的重量比例混合,得到复合微生物;将各原料组分按预定的重量比例混合,得到混合物料;在20‑30℃温度下,将混合物料兼氧发酵,然后将发酵液过滤得到叶面肥。本发明的叶面肥用于种植马铃薯,能促进马铃薯的生长,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723927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051547.4
申请日:2021-01-15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05F17/957 , C05F17/964 , C05F17/979 , C05F17/986 , C05F17/20 , C05F17/50 , C05F15/00 , C02F11/04
Abstract: 一种用于将农村污物和秸秆造肥的装置,其包括:化粪池,所述化粪池包括第一池、第二池以及第三池,第一排气管道连通到所述第一池内,第二排气管道连通到所述第三池内,所述第三池还连通有清排支管,所述清排支管构造成能将所述第三池内的液态物或固液混合物喷洒到位于所述装置外部的秸秆垛上。本发明的用于将农村污物和秸秆造肥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经过发酵的污水喷洒在秸秆垛上,可以使秸秆发酵成为易被农作物吸收的肥料,有效提高了秸秆的利用率;同时沼液污水的使用率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377861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112807.2
申请日:2018-02-05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A01G22/05 , A01C1/00 , A01C21/00 , A01G7/06 , C05F17/00 , C05G3/04 , A01N63/04 , A01N63/02 , A01N59/08 , A01P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番茄糖度的有机栽培方法,属于番茄的有机栽培领域。本发明所述提高番茄糖度的有机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番茄种子进行浸种、催芽,待种子萌发后进行播种、育苗;(2)将番茄幼苗定植于大田,进行田间管理,当番茄第一穗果进入坐果期,使用EM菌发酵氯化钙液灌根;(3)待番茄果实成熟,采收,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提高番茄糖度的有机栽培方法,采用EM菌稀释液进行浸种,在番茄定植后全生育期内覆盖秸秆,在坐果期采用EM菌发酵氯化钙液进行灌根,当番茄果实进入膨大期,采用低浓度的EM菌发酵氯化钙液进行叶面喷洒;该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尤其是提高番茄的含糖量,同时对土壤具有修复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65268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1154127.9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09K17/14 , A01N63/22 , A01P21/00 , C12N1/20 , C05G3/00 , C05G3/80 , C09K101/00 , C09K109/00 , C12R1/07
Abstract: 短小芽孢杆菌AD14在改良盐碱土壤及提高大豆抗盐碱胁迫能力中的应用,属于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为筛选既能改良盐碱土壤,又能显著提高大豆抗盐碱胁迫能力的短小芽孢杆菌,本发明从盐碱土壤中筛选到一株具有较好耐盐碱特性的菌株AD14,经鉴定发现该菌株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经实验发现该菌株具有溶磷、固氮及产果胶酶的促生特性;能够改变盐碱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盐碱土壤中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大豆在盐碱土壤中的抗胁迫能力并促进大豆在盐碱土壤中的生长。因此,短小芽孢杆菌AD14在改良盐碱土壤、提高大豆抗盐碱胁迫能力及促进大豆在盐碱胁迫下的生长发育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430149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912773.7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厌氧氨氧化菌的培养方法。该培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配制培养基并向培养基中添加填料;步骤2,按照3~7%的接种量接种坑塘污泥;步骤3,在pH6.5~9,20~40℃条件下发酵,得到所述厌氧氨氧化菌。含有7~12mg/L的FeSO4。本发明的培养方法中的圆片状填料为厌氧氨氧化菌提供了生长繁殖的适宜场所,使其能在填料上附着和富集,从而提高厌氧氨氧化菌的生长速度。另外,培养基中适量的亚铁离子,能促进厌氧氨氧化菌的生长,提高厌氧氨氧化菌的生长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37215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542479.1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含硒和钙的叶面肥及其应用方法,该叶面肥由复合益生菌液、亚硒酸钠、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钙、碳酸钙和氯化钙组成的原料制备而成。将各原料混合后,在15~25℃温度下,兼氧发酵30~90天,发酵产物作为富含硒和钙的叶面肥。在应用该叶面肥时,先将其用清水稀释30~50倍,然后按照10~20L/hm2的施用量均匀喷洒在作物叶面上。本发明的叶面肥施用于作物,能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体内硒元素的含量,提高富硒食品的产量和品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