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784466A
公开(公告)日:2006-06-07
申请号:CN200480011938.8
申请日:2004-04-28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IPC: C08L6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酯树脂组合物,其相对于包括(a)聚酯树脂95~60重量%、及(b)烯烃类树脂的5~40重量%的树脂组合物100重量份,含有(c)选自聚苯硫醚树脂及液晶性树脂中的1种以上的树脂0.5~30重量份,上述(b)烯烃类树脂包括(b-1)具有选自羧酸基、羧酸酐基、羧酸酯基、羧酸金属盐基及环氧基中的至少一种官能团的含官能团烯烃共聚物,和(b-2)乙烯和碳原子数3~20的α-烯烃发生共聚而得到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且(a)聚酯树脂形成连续相,(b)烯烃类树脂在组合物中以平均粒径0.01~2μm进行分散。
-
公开(公告)号:CN1110976A
公开(公告)日:1995-11-01
申请号:CN95103096.5
申请日:1995-03-14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其中掺有下式的阻燃剂的阻燃性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其中R1,R2,R3和R4为H或低级烷基,Ar1,Ar2,Ar3和Ar4为未取代或取代的苯基,n为一个0.5—3000的数,而k和m各为0—2的整数,用k加m为0—2的整数。该聚合物组合物优选进一步包含一种特定的三嗪衍生物与三聚氰酸或异氰脲酸形成的盐。由该聚合物组合物制得的异型件具有良好的阻燃性,机械性能和耐水解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867002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07252.8
申请日:2013-12-18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成型品、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成型材料及其制造方法,相对于碳纤维(A)、有机纤维(B)和热塑性树脂(C)的总量100重量份而言,所述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成型品包含5~40重量份的碳纤维(A)、1~40重量份的有机纤维(B)、20~94重量份的热塑性树脂(C),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成型品中的所述碳纤维(A)的平均纤维长度(LA)为0.3~1.5mm,并且,碳纤维(A)的从起点到终点的平均纤维端部间距离(DA)和平均纤维长度(LA)满足下式[1],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成型品中的所述有机纤维(B)的平均纤维长度(LB)为1.5~4mm。
-
公开(公告)号:CN104870531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380067131.5
申请日:2013-12-18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IPC: C08J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69/00 , C08J5/047 , C08J2323/12 , C08J2369/00 , C08J2423/26 , C08K7/02 , C08K7/06 , C08L23/12 , C08L51/06 , C08L2205/03
Abstract: 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成型品,相对于碳纤维(A)、有机纤维(B)和热塑性树脂(C)的总量100重量份而言,所述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成型品包含5~40重量份的碳纤维(A)、1~40重量份的有机纤维(B)、20~94重量份的热塑性树脂(C),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成型品中的所述碳纤维(A)的平均纤维长度(LA)为0.3~1.5mm,并且,碳纤维(A)的从起点到终点的平均纤维端部间距离(DA)和平均纤维长度(LA)满足下式[1],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成型品中的所述有机纤维(B)的平均纤维长度(LB)为1.5~4mm,并且,有机纤维(B)的从起点到终点的平均纤维端部间距离(DB)和平均纤维长度(LB)满足下式[2]。本发明提供一种力学特性优异、特别是冲击强度和低温冲击强度优异的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成型品。0.9×LA≤DA≤LA [1]0.1×LB≤DB≤0.9×LB [2]。
-
-
-
公开(公告)号:CN103443193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280012223.9
申请日:2012-03-02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7/02 , C08K3/2279 , C08K5/0066 , C08K5/3435 , C08K7/06 , C08K13/02 , C08L23/10 , C08L51/06 , C08L51/0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增强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A)聚丙烯树脂和(B)改性聚丙烯树脂的总量100重量份,配合有(C)碳纤维8~70重量份、(D)溴类阻燃剂0.4~25重量份、(E)氧化锑化合物0.2~12.5重量份、(F)氨基醚型受阻胺类光稳定剂0.05~2重量份。本发明提供兼具优异的阻燃性、耐候性、力学特性的碳纤维增强聚丙烯树脂组合物、成型材料及成型品。
-
公开(公告)号:CN102482420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80036892.0
申请日:2010-08-26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IPC: C08G7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75/025 , C08G75/0213 , C08G75/0259
Abstract: 一种聚芳撑硫醚的制造方法,是在有机极性溶剂中、碱金属氢氧化物存在下使硫化剂和二卤代芳香族化合物反应来制造聚芳撑硫醚的方法,进行下述工序1和工序2,工序1:在230℃以上且小于245℃的温度范围的聚合时间(T1a)为30分钟以上且小于3.5小时,工序结束时刻的二卤代芳香族化合物的转化率为70~98摩尔%;工序2:在245℃以上且小于280℃的温度范围内的聚合时间(T2)为5分钟以上且小于1小时。
-
公开(公告)号:CN1322057C
公开(公告)日:2007-06-20
申请号:CN99801252.1
申请日:1999-07-28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Abstract: 把(A)聚酰胺树脂、(B)层状硅酸盐、(C)分子内具有羧酸酐基团的烯烃化合物或该烯烃化合物的聚合物进行熔融混炼,制成组合物,其中,(B)层状硅酸盐是将其层间存在的交换性金属离子用有机盐进行离子交换,并结合了反应性官能团的层状硅酸盐,该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因其无机灰分含量少,从而同时具有高的刚性和延展性,另外,根据需要,在添加层状硅酸盐以外的无机填料、抗冲击性改良剂和阻燃剂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其刚性和延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6860C
公开(公告)日:2000-09-27
申请号:CN95116386.8
申请日:1995-08-17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IPC: C08G69/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9/265
Abstract: 共聚聚酰胺,其特征在于具有由4~14个碳的脂族二胺和对苯二甲酸形成的酰胺结构单元,该结构单元链分布存在比满足式(A)和(B),而且半结晶化时间满足式(C):0.9≤[XY]观测/[XY]计算≤1.1 (A)0.9≤[XX]观测/[XX]计算≤1.1 (B)4.4-0.1(Tm-T)≤logt1/2≤5.5-0.1(Tm-T) (c)式中X是4~14个碳的脂族二胺与对苯二甲酸形成的酰胺结构单元,Y是X之外的酰胺结构单元。[XY]和[XX]分别表示在聚合物结构中X与Y或者X与X相邻的在全部结构单元数中的比例。[XY]计算和[XX]计算分别为X和Y结构单元按随机链分布统计算出的[XY]值和[XX]值,而[XY]观测和[XX]观测分别是用该共聚聚酰胺实测到的[XY]值和[XX]值。t1/2是半结晶化时间(秒),Tm是共聚聚酰胺的熔点(℃),T是半结晶化时间的测定温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