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侧膜头装置及隔膜式压缩机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8957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410001119.4

    申请日:2024-0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侧膜头装置及隔膜式压缩机,涉及氢气隔膜压缩机的技术领域,包括油侧膜头主体、能量回收装置和气侧膜头;气侧膜头设置有两个,两个气侧膜头分别位于油侧膜头主体的两端,每个气侧膜头分别与能量回收装置连接;能量回收装置能够沿着活动通道往复移动,以能够分别对两个气侧膜头的膜片进行推动压缩气体,且能量回收装置能够回收其中一个气侧膜头的气体力向其中另一个气侧膜头进行移动,通过利用回收气侧膜头处的气体力对能量回收装置运动过程进行增压,保证了使用较低的液压泵出口压力实现更好的排气压力需求,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液压驱动隔膜对气体进行压缩时,液压无法满足气体压力的技术问题。

    一种电磁激振式隔膜压缩机膜片氢气环境寿命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181632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533075.7

    申请日:2022-1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激振式隔膜压缩机膜片氢气环境寿命试验装置,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包括寿命试验装置本体、电磁吸盘控制器和外部供气系统,电磁吸盘控制器和外部供气系统分别设置在寿命试验装置本体的两侧,所述寿命试验装置本体包括下壳体、待测膜片、上壳体、电磁吸盘、衔铁、衔铁螺母、下导磁芯、上导磁芯、导磁底座和导磁棒,上壳体与下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下导磁芯、上导磁芯分别与下壳体和上壳体可拆卸连接,上导磁芯上开设有轴孔。通过提供一种电磁激振式隔膜压缩机膜片氢气环境寿命试验装置,可实现不同频率的加速寿命试验,机械限位保证膜片应变值,准确性高,降低了膜片在氢气环境中的寿命试验成本。

    油侧膜头装置及隔膜式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117489573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01119.4

    申请日:2024-0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侧膜头装置及隔膜式压缩机,涉及氢气隔膜压缩机的技术领域,包括油侧膜头主体、能量回收装置和气侧膜头;气侧膜头设置有两个,两个气侧膜头分别位于油侧膜头主体的两端,每个气侧膜头分别与能量回收装置连接;能量回收装置能够沿着活动通道往复移动,以能够分别对两个气侧膜头的膜片进行推动压缩气体,且能量回收装置能够回收其中一个气侧膜头的气体力向其中另一个气侧膜头进行移动,通过利用回收气侧膜头处的气体力对能量回收装置运动过程进行增压,保证了使用较低的液压泵出口压力实现更好的排气压力需求,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液压驱动隔膜对气体进行压缩时,液压无法满足气体压力的技术问题。

    一种电磁激振式隔膜压缩机膜片氢气环境寿命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181632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211533075.7

    申请日:2022-1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激振式隔膜压缩机膜片氢气环境寿命试验装置,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包括寿命试验装置本体、电磁吸盘控制器和外部供气系统,电磁吸盘控制器和外部供气系统分别设置在寿命试验装置本体的两侧,所述寿命试验装置本体包括下壳体、待测膜片、上壳体、电磁吸盘、衔铁、衔铁螺母、下导磁芯、上导磁芯、导磁底座和导磁棒,上壳体与下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下导磁芯、上导磁芯分别与下壳体和上壳体可拆卸连接,上导磁芯上开设有轴孔。通过提供一种电磁激振式隔膜压缩机膜片氢气环境寿命试验装置,可实现不同频率的加速寿命试验,机械限位保证膜片应变值,准确性高,降低了膜片在氢气环境中的寿命试验成本。

    一种液驱隔膜式压缩机带冷却的膜头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585374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73041.0

    申请日:2022-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驱隔膜式压缩机带冷却的膜头组件,属于隔膜压缩机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沿轴向依次设置有气侧膜头、膜片、配油盘、油侧膜头,所述气侧膜头上沿径向圆周排列若干横向冷却通道,相邻所述横向冷却通道相互连通;所述气侧膜头上沿轴向圆周排列若干纵向冷却通道,相邻所述纵向冷却通道相互连通;所述横向冷却通道与纵向冷却通道连通,并连通有冷却水入口通道、冷却水出口通道,所述冷却水入口通道和冷却水出口通道分别置于气侧膜头上。通过本发明,能够解决传统冷却方式无法解决膜头中心排气阀与排气阀压轴处温度较高的问题;同时油侧膜头增设油路通道,通过系统冷却液压油对油侧膜头进行冷却,避免水冷方式导致油侧膜头生锈的问题。

    工况自适应液驱隔膜式压缩机及其压缩机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4435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62659.8

    申请日:2025-0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况自适应液驱隔膜式压缩机及其压缩机控制方法,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确定压缩机的各工况所需求的最佳油量后,确定各工况柱塞驱动构件的转速以及换向驱动构件的转速,根据压力信号采集装置采集到入口和出口压力信号确定柱塞驱动构件和换向驱动构件目前的最佳转速,并控制柱塞驱动构件和换向驱动构件运行在该工况下的最佳转速上,从而让压缩机达到最佳性能,实现压缩机的工况自适应调节,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液驱隔膜式压缩机无法对压力变化进行工况适应的技术问题。

    补油阀及隔膜式压缩机补油系统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8460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48191.3

    申请日:2024-0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补油阀及隔膜式压缩机补油系统,涉及隔膜式压缩机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补油阀,采用阀芯与阀套之间形成环形腔,阀套设有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第一槽口与进油口连通,第二槽口与出油口连通,且第二槽口与环形腔连通,端盖盖合于阀套的一端,弹簧安装于阀芯与罩盖之间,且弹簧具有驱使阀芯自第一工位移动至第二工位的趋势,在第一工位阀芯封堵第一槽口,以使第一槽口与环形腔分隔,在第二工位进油口、第一槽口、环形腔、第二槽口和出油口依次连通,相较于使用单向阀调控油路,采用补油阀流阻更小,尤其适用于隔膜式压缩机补油系统,可实现低进气压力工况补油,且补油压力更加稳定,具有补油压差大、流量大、效率高的优势。

    膜头结构及液驱隔膜式压缩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68520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781198.7

    申请日:2023-1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膜头结构及液驱隔膜式压缩机系统,涉及隔膜式压缩机的技术领域。膜头结构包括油侧膜头、气侧膜头、膜片和配油盘;油侧膜头的两侧安装有气侧膜头,油侧膜头和气侧膜头之间设置有膜片,油侧膜头与膜片之间设置有配油盘,膜片与配油盘之间形成供高压油液进出的工作腔室;油侧膜头上开设有能够与配油盘连通的进出油口;气侧膜头上开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进气口内安装有进气阀,排气口内安装有排气阀。液驱隔膜式压缩机系统包括油箱、柱塞泵、换向阀和膜头结构;换向阀的工作油口与油侧膜头连接,柱塞泵的吸油口与油箱连接,柱塞泵的出油口与换向阀的进油口连接,换向阀的回油口与油箱连接。达到了降低隔膜式压缩机体积、提高整机效率的技术效果。

    机头组件及液驱隔膜式压缩机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8957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410001573.X

    申请日:2024-0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头组件及液驱隔膜式压缩机,涉及隔膜压缩机的技术领域,包括一级膜头机构、二级膜头机构、减压缸、换向阀和柱塞泵;利用多级压缩原理,气体从气路系统进入到一级膜头机构中,进气压力在2MPa,利用柱塞泵通过减压缸做功压缩气体至8MPa‑10MPa后排出至二级膜头机构,二级膜头机构基于柱塞泵做功压缩气体至45MPa,增加了制氢‑加氢一体站的灵活性,拓展了压缩机的应用场景,实现了站用液驱隔膜式压缩机进行余氢回收的功能,节约了成本;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隔膜压缩机无法进行余氢回收,需要增加充装机,造成成本增加以及增加充装机场地受限的技术问题。

    一种新型分体式液驱隔膜压缩机用高频换向减压缸

    公开(公告)号:CN11596218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485108.5

    申请日:2022-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分体式液驱隔膜压缩机用高频换向减压缸,涉及减压缸技术领域,所述减压缸包括动件和静止件,所述静止件包括低压侧缸体、低压侧衬套、螺钉、高压侧缸体、高压侧衬套、注油口和端盖,所述低压侧缸体与高压侧缸体一端之间可拆卸连接,本发明减压缸要改变减压比只需要重新设计低压侧活塞和低压侧缸体、低压侧衬套进行更换安装,这样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设计时间和验证试验时间,降低制造成本,也能实现零件的高通用性,同时,能够实现高压侧柱塞使用间隙密封+导杆静压支承和高压侧柱塞用格莱圈密封两种方案的兼容。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灵活转变具体实施方案,而不用重新设计缸体,有效的降低了研发成本和制造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