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超大流量的高效长热管的绿色制造方法及高效长热管

    公开(公告)号:CN118856959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354837.6

    申请日:2024-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超大流量的高效长热管的绿色制造方法及高效长热管,制造方法包括预处理、强化处理、组装、化学处理及充装工质和造真空。组装即将外管套设于内管外,在内管和外管之间设置套筒柔性支腿,在外管的两端的两个封头均设置辅助管,辅助管与内管的外壁和外管的内壁之间的换热腔连通。化学处理即将多个热管本体通过辅助管依次连接,并利用辅助管将化学药剂通入第一个热管本体的换热腔内,化学药剂可在连接的多个热管本体的换热腔内循环使用。最后再通过两个辅助管向换热腔内充装工质或者抽真空。该制造方法可提高热管的制造效率,且制造过程绿色环保,并可实现高效长热管的制造,满足结构强度要求以及超大流量的流体的换热需求。

    一种低品位余热驱动的污泥干化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8440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987041.8

    申请日:2024-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品位余热驱动的污泥干化系统,包括污泥干化器、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和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循环系统;污泥干化器的气体出口上连接有风机,污泥干化器、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的制冷蒸发器、风机及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循环系统的热泵吸收器依次循环连接形成空气循环回路;制冷蒸发器的冷量来自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热泵吸收器的热量来自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循环系统;余热载体依次经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的制冷再沸器、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循环系统的热泵再沸器逐级降温。本发明通过吸收式制冷循环实现空气的除湿,通过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实现空气的升温,余热载体依次经过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和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循环系统,实现低品位热源分级利用。

    一种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取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72287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623471.3

    申请日:2023-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取热装置,包括:冲渣水降温池,开设有冲渣水进口与冲渣水出口,且内部形成有冲渣水流道;至少一个换热模块,布置于冲渣水流道区域,用于对冲渣水降温池内的冲渣水进行换热;换热模块包括:若干竖向布置的热管,相邻热管之间通过支撑件相连,热管的下部为吸热段且布置于冲渣水中,上部为放热段且位于冲渣水的上方。本发明利用热管对冲渣水进行取热,能够有效解决冲渣水换热设备发生堵塞、磨损、腐蚀的问题。

    高温熔融炉渣两步法余热回收装置及余热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77004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837641.7

    申请日:2015-1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65 Y02P10/283 Y02P80/1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熔融炉渣两步法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喷射粒化器、粒化筒体、水渣池;粒化筒体下端插入水渣池内,该粒化筒体下端内外因压力差而形成液位差;粒化筒体的上端与喷射粒化器出料口连接;粒化筒体与一换热器烟道连通,该换热器烟道中设置有蒸发器,蒸发器通过冷凝液下降管和蒸汽上升管与一汽包连接。本发明通过两步法实现余热回收,首先高温熔融炉渣被饱和蒸汽喷射粒化成渣粒并产生过热蒸汽,回收高品位余热;再将渣粒在尚未凝固时进行水淬处理,得到玻璃相含量很高的水渣,进行低品位余热回收。本发明工艺简洁、熔融炉渣余热回收率高、节省能耗、设备少、体积小。可广泛应用于高炉渣、磷炉渣及其它高温熔融炉渣的余热回收。

    高温熔融炉渣水淬法余热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014203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011276.5

    申请日:2013-0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熔融炉渣水淬法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熔渣排管、夹套管上段、蒸发器翅片管束、省煤器翅片管束、夹套管下段、水渣槽、水渣槽给水泵、汽包给水泵、汽包和出渣机,其由省煤器翅片管束和夹套管下段串联组成省煤器,由蒸发器管束、夹套管上段和熔渣排管的夹套串联组成蒸发器。本发明逐级开展高温熔融炉渣热量回收,既大量回收高温炉渣余热,又保持炉渣的高活性,有利于后续的综合利用,同时能使设备操作环境得到彻底改善。

    用于超大流量的高效长热管的绿色制造方法及高效长热管

    公开(公告)号:CN11885695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354837.6

    申请日:2024-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超大流量的高效长热管的绿色制造方法及高效长热管,制造方法包括预处理、强化处理、组装、化学处理及充装工质和造真空。组装即将外管套设于内管外,在内管和外管之间设置套筒柔性支腿,在外管的两端的两个封头均设置辅助管,辅助管与内管的外壁和外管的内壁之间的换热腔连通。化学处理即将多个热管本体通过辅助管依次连接,并利用辅助管将化学药剂通入第一个热管本体的换热腔内,化学药剂可在连接的多个热管本体的换热腔内循环使用。最后再通过两个辅助管向换热腔内充装工质或者抽真空。该制造方法可提高热管的制造效率,且制造过程绿色环保,并可实现高效长热管的制造,满足结构强度要求以及超大流量的流体的换热需求。

    内置多级喷流管式翅片换热管及其制造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4807359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410041427.6

    申请日:2014-0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内置多级喷流管式翅片换热管,包括翅片管及安装在翅片管内的多级喷流管。多级喷流管包括至少两个同轴心串接的子级喷流管,各子级喷流管的一端敞口,并在敞口端的外壁上焊接环形封盖,另一端焊接底盖,各子级喷流管敞口端朝向一致,并与冷流体流向相反;相邻两子级喷流管之间留有一定间距,并通过一个拉杆固定串接为多级喷流管;各子级喷流管的管壁上开有喷孔。本发明在管内采用多级喷流管强化对流换热、管外采用焊接翅片增加换热面积的方式进行强化传热,显著提高总的换热效率。可根据生产工艺需要,将本发明的换热管采用并联方式,灵活设计成大、中、小型换热器。

    金属搪瓷传热元件及其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63079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310016433.1

    申请日:2013-0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适用于露点温度以下及酸、碱腐蚀性介质中的具有抗腐蚀性能的金属搪瓷传热元件,包括传热元件及其表面敷设的金属搪瓷层;所述金属搪瓷层为防腐柔性金属搪瓷层,其在普通搪瓷料中加入金属元素,各金属元素重量比为:Ti0.01~0.1%、Cu0.1~0.2%、Co0.2~0.5%、Mg0.1~0.5%、Mo0.01~0.05%。本发明可用于回收腐蚀性介质或低温露点温度以下的余热回收装置,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设备成本和维护费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