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多级喷流管式翅片换热管及其制造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4807359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410041427.6

    申请日:2014-0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内置多级喷流管式翅片换热管,包括翅片管及安装在翅片管内的多级喷流管。多级喷流管包括至少两个同轴心串接的子级喷流管,各子级喷流管的一端敞口,并在敞口端的外壁上焊接环形封盖,另一端焊接底盖,各子级喷流管敞口端朝向一致,并与冷流体流向相反;相邻两子级喷流管之间留有一定间距,并通过一个拉杆固定串接为多级喷流管;各子级喷流管的管壁上开有喷孔。本发明在管内采用多级喷流管强化对流换热、管外采用焊接翅片增加换热面积的方式进行强化传热,显著提高总的换热效率。可根据生产工艺需要,将本发明的换热管采用并联方式,灵活设计成大、中、小型换热器。

    一种双热阱闭式冷却器和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98663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93442.9

    申请日:2019-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双热阱闭式冷却器,包括壳体、以及散热管束和风机;所述散热管束包括若干外管和内管;外管上下排列,外管串接形成迂回排布结构,即,在外管的串接端设置有设冷水层间联箱,两串接端的设冷水层间联箱通过设冷水层间连接管连通,外管串接形成的外管串的进口端与设冷水进口联箱连通,出口端与设冷水出口联箱连通;内管穿设在外管内,内管两端伸出外管并穿过与相应设冷水层间联箱、设冷水进口联箱、设冷水出口联箱,内管两端分别与冷却水进水联箱、冷却水出水联箱连通;所述风机产生的气流方向与所述外管的轴向垂直。本发明实现冷却水、设冷水和空气的双向间壁式强化换热,形成以大气和江河湖或海水为最终双热阱的闭式高效散热冷却器。

    一种高热通量车载变压器散热模块及散热模块组

    公开(公告)号:CN108847332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856793.5

    申请日:2018-07-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热通量车载变压器散热模块,包括散热管束、高压减振风机和壳体;散热管束中的对流换热管内表面采用多线螺旋槽或沿其轴向加装单头螺旋片或双头螺旋片,外表面采用光管或高频焊螺旋翅片或单金属轧制翅片或双金属复合轧制翅片,采用高压减振风机的气流方向与散热管束轴向垂直布置以达到换热管内、外表面的强化换热,实现单个模块散热量达100kW,可根据不同散热量的需要进行多模块的串、并联组合使用,满足高速、超高速列车车载变压器在有限空间内的高热通量散热要求。

    高温熔融炉渣两步法余热回收装置及余热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77004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837641.7

    申请日:2015-1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65 Y02P10/283 Y02P80/1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熔融炉渣两步法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喷射粒化器、粒化筒体、水渣池;粒化筒体下端插入水渣池内,该粒化筒体下端内外因压力差而形成液位差;粒化筒体的上端与喷射粒化器出料口连接;粒化筒体与一换热器烟道连通,该换热器烟道中设置有蒸发器,蒸发器通过冷凝液下降管和蒸汽上升管与一汽包连接。本发明通过两步法实现余热回收,首先高温熔融炉渣被饱和蒸汽喷射粒化成渣粒并产生过热蒸汽,回收高品位余热;再将渣粒在尚未凝固时进行水淬处理,得到玻璃相含量很高的水渣,进行低品位余热回收。本发明工艺简洁、熔融炉渣余热回收率高、节省能耗、设备少、体积小。可广泛应用于高炉渣、磷炉渣及其它高温熔融炉渣的余热回收。

    高温熔融炉渣水淬法余热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014203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011276.5

    申请日:2013-0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熔融炉渣水淬法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熔渣排管、夹套管上段、蒸发器翅片管束、省煤器翅片管束、夹套管下段、水渣槽、水渣槽给水泵、汽包给水泵、汽包和出渣机,其由省煤器翅片管束和夹套管下段串联组成省煤器,由蒸发器管束、夹套管上段和熔渣排管的夹套串联组成蒸发器。本发明逐级开展高温熔融炉渣热量回收,既大量回收高温炉渣余热,又保持炉渣的高活性,有利于后续的综合利用,同时能使设备操作环境得到彻底改善。

    内置多级喷流管式翅片换热管及其制造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4807359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410041427.6

    申请日:2014-0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内置多级喷流管式翅片换热管,包括翅片管及安装在翅片管内的多级喷流管。多级喷流管包括至少两个同轴心串接的子级喷流管,各子级喷流管的一端敞口,并在敞口端的外壁上焊接环形封盖,另一端焊接底盖,各子级喷流管敞口端朝向一致,并与冷流体流向相反;相邻两子级喷流管之间留有一定间距,并通过一个拉杆固定串接为多级喷流管;各子级喷流管的管壁上开有喷孔。本发明在管内采用多级喷流管强化对流换热、管外采用焊接翅片增加换热面积的方式进行强化传热,显著提高总的换热效率。可根据生产工艺需要,将本发明的换热管采用并联方式,灵活设计成大、中、小型换热器。

    高温熔融炉渣水淬法余热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014203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310011276.5

    申请日:2013-0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熔融炉渣水淬法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熔渣排管、夹套管上段、蒸发器翅片管束、省煤器翅片管束、夹套管下段、水渣槽、水渣槽给水泵、汽包给水泵、汽包和出渣机,其由省煤器翅片管束和夹套管下段串联组成省煤器,由蒸发器管束、夹套管上段和熔渣排管的夹套串联组成蒸发器。本发明逐级开展高温熔融炉渣热量回收,既大量回收高温炉渣余热,又保持炉渣的高活性,有利于后续的综合利用,同时能使设备操作环境得到彻底改善。

    一种设置气液分离器的分离式双相变换热器及换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43889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2010002652.4

    申请日:2020-0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置气液分离器的分离式双相变换热器及换热方法,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设置气液分离器的分离式双相变换热器,包括吸热组件和放热组件,所述放热组件的安装高度适当高于所述吸热组件,还包括气液分离器A、气液分离器B,所述吸热组件的上端通过气液分离器A与放热组件的上端相通,所述放热组件的下端通过气液分离器B与吸热组件的下端相通,所述放热组件的上端设置排气阀A,所述气液分离器B的上端还设置有排气阀B。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放热组件的上、下两端设置不凝性气体双排出路线,最大限度排除了整个系统内的不凝性气体,显著增加了放热组件内的冷凝换热效率,同时降低了整个系统的循环流动阻力。

    高温热管式高温熔融炉渣蒸汽发生器

    公开(公告)号:CN105299609B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510831632.7

    申请日:2015-1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热管式高温熔融炉渣蒸汽发生器,包括汽包、高温热管和蒸汽发生管排;蒸汽发生管排包括联箱管Ⅱ、联箱管Ⅲ、支管Ⅱ;所述支管Ⅱ的两端分别与联箱管Ⅱ、联箱管Ⅲ的侧壁连通;联箱管Ⅲ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汽包连接;联箱管Ⅱ的侧壁上连接有水入口管;高温热管包括中心管、联箱管Ⅰ、支管Ⅰ;中心管设置在联箱管Ⅰ内,该联箱管Ⅰ设置在联箱管Ⅱ内,支管Ⅰ的一端与联箱管Ⅰ的侧壁连通,另一端封闭,该封闭端插入支管Ⅱ内;中心管、联箱管Ⅰ、联箱管Ⅱ之间形成的环形夹套的两端封闭。本发明既大量回收高温熔融炉渣的高品位余热,又可供炉渣进行后续水淬法处理,保证炉渣高活性,有利于炉渣后期综合利用,同时操作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移动顶盖式高温熔融炉渣沟蓄热换热器及余热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48571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510167087.6

    申请日:2015-04-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65 Y02P80/1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顶盖式高温熔融炉渣沟蓄热换热器,包括渣沟砌体和移动车;所述渣沟砌体敞口,其内设置有下支风道,该下支风道与设置在渣沟砌体上的热风出口连通;所述渣沟砌体内还具有供炉渣流通的流通通道;所述移动车包括顶盖,该顶盖上设置有上支风道;当所述移动车的顶盖与所述渣沟砌体合拢,所述顶盖盖在渣沟砌体的敞口上,所述上支风道分别与流通通道、下支风道连通。排渣时,本发明处于封闭状态,有效防止高温辐射热灼伤皮肤,显著改善了生产现场的劳动条件,安全生产也更有保障,在封闭的渣沟内,利用渣沟砌体、顶盖蓄积热量回收高温熔融炉渣的高品位余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