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6849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42572.6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零件加工特征识别方法及装置,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步骤S1,对零件模型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预处理零件模型;步骤S2,对预处理零件模型进行数据信息提取,生成初始B‑Rep分层图;步骤S3,将零件模型的组成结构信息创建在邻接图层中,并将零件的加工特征信息创建在网格图层中得到B‑Rep分层图;步骤S4,对B‑Rep分层图进行验证和审查得到可靠B‑Rep分层图;步骤S5,将可靠B‑Rep分层图转化为特定文件格式,得到标准B‑Rep分层图;步骤S6,将标准B‑Rep分层图输入加工特征识别模型,得到零件模型的预测加工特征。总之,本方法能够高效且精确地识别零件模型的加工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860015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310202599.6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加热测温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包括顶盖和底座,顶盖设置在底座的上方;装夹部,设置在顶盖上,包括芯轴和能够容纳磁流变液的磁流变液箱体;加热部,包括至少一个线圈,线圈套设在芯轴上;测温部,包括定位组件和至少一个测温探头,测温探头设置在定位组件上,其中,工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芯轴的直径与第一通孔的内径相适配,磁流变液箱体上开设有与芯轴相适配的安装通孔,工件套设在芯轴上,磁流变液箱体套设在芯轴上并与第二通孔的内壁相抵触,定位组件设置在底座上,用于移动测温探头。本发明所提供的可加热测温的装夹装置能够有效避免工件在预热过程中容易因温度变化过快产生残余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54401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64208.4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H02N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椭圆模型的压电驱动系统动态响应控制方法,用于抑制压电驱动系统在高频扫描时的非线性和振动,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对压电驱动系统在三角波电压信号扫描下的动态位移响应信号进行预处理,构建得到压电陶瓷的电压‑位移迟滞曲线;步骤S2,采用椭圆模型对电压‑位移迟滞曲线进行建模,并基于椭圆逆模型求解压电陶瓷的补偿电压ucom(t);步骤S3,采用多项式函数以及建立频域评价函数对补偿电压ucom(t)进行波形优化,得到最优输入轨迹的期望输入电压udes(t);步骤S4,将最优输入轨迹的期望输入电压udes(t)取代三角波作为压电驱动系统的新输入,完成压电驱动系统的动态响应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03558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97320.0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B22F12/00 , B22F12/55 , B22F12/53 , B22F12/41 , B22F12/45 , B22F10/22 , B22F12/90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激光旋转沉积异质材料增材制造设备及方法,涉及金属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包括:旋转激光喷头机构,旋转激光喷头机构具有至少两个激光喷头;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能够带动旋转激光喷头机构沿预设路径移动以及带动多个激光喷头旋转,多个激光喷头能够输送异质材料粉末并通过激光熔融凝固形成螺旋熔道。通过驱动机构结合旋转激光喷头机构,将异质材料粉末分别从多个激光喷头送出与激光作用熔融并逐层沉积成形,可实现三维空间螺旋分布异质材料构件的打印成形。异质材料在三维空间螺旋分布可有效降低异质材料界面开裂,提高界面结合性,增强增材制造成形构件强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6224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211580802.5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尼间隙长度自适应调整的磁流变剪切增稠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内缸体,设置在外壳体内部,包括上缸体、中缸体以及下缸体;活塞,活塞的直径与中缸体的内径相适配,可竖向移动地设置在内缸体内侧;线圈,绕设在中缸体上,用于产生磁场;两个套筒,分别设置在内缸体的两端,用于隔离磁场,并固定内缸体,其中,活塞在竖向移动时与上缸体或下缸体之间形成内阻尼间隙,外壳体和中缸体之间形成外阻尼间隙。本发明提供的阻尼间隙长度自适应调整的磁流变剪切增稠阻尼器能够充分发挥磁流变剪切增稠液的性能,通过内阻尼间隙长度自适应调整,解决了随振动位移增大速度减小而使得阻尼力输出减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8821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01997.5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B62D5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履复合变体移动机器人,包括联合升降机构、履带式移动机构、自伸缩机构、轮式移动机构、深度相机、激光雷达、红外摄像头、电池组、控制盒、机器人变体模块,所述联合升降机构与履带式移动机构相连接,构成联合升降履带式移动模块,所述自伸缩机构和轮式移动机构构成自伸缩轮式移动模块;所述机器人变体模块包括承重板、U型壳、前盖板和车厢,所述联合升降机构固定在承重板上,所述电池组和控制盒固定在承重板上,所述U型壳固定在承重板上,所述车厢固定在U型壳上,本发明综合了轮式移动机构和履带式移动机构在速度和越障能力等方面的优势;本发明根据机器人变体需求,采用了联合升降机构和自伸缩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1933704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311449750.2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参考数据库的随机冲击载荷定位方法,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采集多组参考数据;步骤S2,通过传感器采集多组冲击数据;步骤S3,根据参考数据和冲击数据得到数据集;步骤S4,根据数据集计算余弦距离;步骤S5,根据余弦距离构建主特征矩阵;步骤S6,对主特征矩阵插值得到中间特征矩阵;步骤S7,对中间特征矩阵进行叠加运算得到叠加矩阵;步骤S8,对叠加矩阵进行对数运算得到最终特征矩阵;步骤S9,根据最终特征矩阵得到优选点;步骤S10,根据优选点得到权重值;步骤S11,根据权重值和优选点坐标得到冲击点的位置。总之,本方法能够通过有限的网格点得到精准的冲击点位置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232076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419910.9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尘出风囗的家用空气净化器,包括:流线型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下部壳体以及顶盖,上、下部壳体分别沿内壁环设凸缘,顶盖底部设有环形风网,并通过高度调节机构高度可调地连接于上部壳体的凸缘;风机,固定于上、下部壳体的两圈凸缘之间,隔出第一、第二、第三容置空间;空气检测装置设于第一容置空间;空气净化装置设于第二容置空间;空气吸附过滤装置设于第三容置空间;人机交互装置,设于上部壳体;以及控制系统,通讯连接高度调节机构、空气吸附过滤装置、风机、空气检测装置、空气净化装置以及人机交互装置,本发明的结构能实现复合过滤净化,提高过滤净化效率且便于拆装更新维护,外观圆润美观,防尘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596224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580802.5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尼间隙长度自适应调整的磁流变剪切增稠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内缸体,设置在外壳体内部,包括上缸体、中缸体以及下缸体;活塞,活塞的直径与中缸体的内径相适配,可竖向移动地设置在内缸体内侧;线圈,绕设在中缸体上,用于产生磁场;两个套筒,分别设置在内缸体的两端,用于隔离磁场,并固定内缸体,其中,活塞在竖向移动时与上缸体或下缸体之间形成内阻尼间隙,外壳体和中缸体之间形成外阻尼间隙。本发明提供的阻尼间隙长度自适应调整的磁流变剪切增稠阻尼器能够充分发挥磁流变剪切增稠液的性能,通过内阻尼间隙长度自适应调整,解决了随振动位移增大速度减小而使得阻尼力输出减小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