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种植水稻治理池塘富营养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21654B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510028568.9

    申请日:2015-0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Y02W10/18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质净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种植水稻治理池塘富营养化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种植水稻治理池塘富营养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晒塘和清塘,杀除池塘中的有害生物;3月中下旬施入发酵处理的有机肥;4月初开始培养饵料生物:放入饵料生物;5月初开始培育芦苇稻秧苗;5月中下旬开始秧苗移栽;秧苗移栽后施入尿素;6月中下旬,投放大规格中华绒螯蟹蟹种及沙塘鳢鱼苗,及适量鲢鳙鱼;7月初施入复合肥;11月中旬开始采收。本发明通过在池塘中种植水稻并混养经济价值较高的中华绒螯蟹及沙塘鳢,在净化水质的同时又生产出了品质较高、经济价值高的水产品,价格高于池塘单养河蟹的价格,加上生态稻米,进一步提高了池塘养殖的综合效益。

    一种用漂浮植物治理淡水网箱养鱼区富营养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31183B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210001109.8

    申请日:2012-01-04

    Inventor: 马旭洲 李猛 王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淡水网箱养鱼区富营养化治理,特别是一种用漂浮植物治理淡水网箱养鱼区富营养化的生态修复方法。其步骤包括:1)将漂浮性水生植物投放于养鱼网箱中,初始投放的漂浮性水生植物密度小于2.3kg/m2;2)当所述漂浮性水生植物的密度大于5.6kg/m2后采收,使采收后的漂浮性水生植物密度小于2.3kg/m2。本发明将漂浮植物栽培与网箱养鱼相结合,选用的修复生物不仅可以点缀水面,起到观赏价值,更重要的是用简单的方法、很低的成本显著地缓解了淡水网箱养鱼区富营养化,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突出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金钱鱼黄体生成素LH基因、金钱鱼LH重组蛋白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434684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1051640.0

    申请日:2016-11-24

    Inventor: 王武 张俊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钱鱼黄体生成素LH基因、金钱鱼LH重组蛋白及应用;具体而言,是由金钱鱼黄体生成素LH基因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诱导表达得到的金钱鱼LH重组蛋白及其应用,不仅获得了金钱鱼黄体生成素LH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还通过原核表达获得了金钱鱼LH重组蛋白,通过亲和柱纯化,获得纯的LH重组蛋白,以应用于鱼类体外注射来促进鱼类性腺发育,进而使鱼类性腺发育表现同步性。

    一种稻田养殖扣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83433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110133256.6

    申请日:2011-0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特种水产品生态养殖领域,涉及一种稻田养殖扣蟹的方法。本发明的稻田养殖扣蟹采用水稻、扣蟹、大豆和伊乐藻四位一体的立体生态种养模式,采用秧苗大垄双行的栽插方式、在稻田四周采用环形或日字型蟹沟并在蟹沟中种植伊乐藻、田埂上种植大豆、利用稻田中的杂草、昆虫、水中的浮游和底栖生物养殖扣蟹,既保证了扣蟹的生长,起到了除草、灭虫、净田的良好效果,同时扣蟹的粪便还具有过腹还田并不断增肥的作用,扣蟹的觅食等活动促进土壤原养分循环。本发明利用水稻、害虫、河蟹等生物之间形成的生物链的互控互促作用,并根据水稻各生育规律和生物的有机结合,改善稻蟹共生生态环境,实现稻蟹产品无公害化、营养化和高收益。

    一种用漂浮植物治理淡水网箱养鱼区富营养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31183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01109.8

    申请日:2012-01-04

    Inventor: 马旭洲 李猛 王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淡水网箱养鱼区富营养化治理,特别是一种用漂浮植物治理淡水网箱养鱼区富营养化的生态修复方法。其步骤包括:1)将漂浮性水生植物投放于养鱼网箱中,初始投放的漂浮性水生植物密度小于2.3kg/m2;2)当所述漂浮性水生植物的密度大于5.6kg/m2后采收,使采收后的漂浮性水生植物密度小于2.3kg/m2。本发明将漂浮植物栽培与网箱养鱼相结合,选用的修复生物不仅可以点缀水面,起到观赏价值,更重要的是用简单的方法、很低的成本显著地缓解了淡水网箱养鱼区富营养化,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突出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种通过种植水稻治理池塘富营养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21654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510028568.9

    申请日:2015-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质净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种植水稻治理池塘富营养化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种植水稻治理池塘富营养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晒塘和清塘,杀除池塘中的有害生物;3月中下旬施入发酵处理的有机肥;4月初开始培养饵料生物:放入饵料生物;5月初开始培育芦苇稻秧苗;5月中下旬开始秧苗移栽;秧苗移栽后施入尿素;6月中下旬,投放大规格中华绒螯蟹蟹种及沙塘鳢鱼苗,及适量鲢鳙鱼;7月初施入复合肥;11月中旬开始采收。本发明通过在池塘中种植水稻并混养经济价值较高的中华绒螯蟹及沙塘鳢,在净化水质的同时又生产出了品质较高、经济价值高的水产品,价格高于池塘单养河蟹的价格,加上生态稻米,进一步提高了池塘养殖的综合效益。

    一种稻田养殖成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24139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44666.8

    申请日:2012-02-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稻田养殖成蟹的方法,采用水稻、一龄蟹种、大豆三位一体的立体生态种养模式。本发明优点在于:是一种利用水稻、害虫、河蟹等生物之间形成的生物链的互控互促作用,并根据水稻各生育规律和生物的有机结合,改善稻蟹共生生态环境,实现稻蟹产品无公害化、营养化的一项种养新技术;合理的利用了空间、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实现了稻田的立体生产;本发明是在人工生态系统中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调节行为,通过稻田养蟹,控制稻田病虫草害的发生,促进生态平衡、控制农药污染,还可促使水稻增产、降低农业成本、实现农民增收,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

    一种稻田养殖扣蟹的方法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83433B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110133256.6

    申请日:2011-0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特种水产品生态养殖领域,涉及一种稻田养殖扣蟹的方法。本发明的稻田养殖扣蟹采用水稻、扣蟹、大豆和伊乐藻四位一体的立体生态种养模式,采用秧苗大垄双行的栽插方式、在稻田四周采用环形或日字型蟹沟并在蟹沟中种植伊乐藻、田埂上种植大豆、利用稻田中的杂草、昆虫、水中的浮游和底栖生物养殖扣蟹,即保证了扣蟹的生长,起到了除草、灭虫、净田的良好效果,同时扣蟹的粪便还具有过腹还田并不断增肥的作用,扣蟹的觅食等活动促进土壤原养分循环。本发明利用水稻、害虫、河蟹等生物之间形成的生物链的互控互促作用,并根据水稻各生育规律和生物的有机结合,改善稻蟹共生生态环境,实现稻蟹产品无公害化、营养化和高收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