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水生态急性毒性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231449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593039.1

    申请日:2019-07-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循环水生态急性毒性试验系统,包括水温调节装置和水生态毒性试验装置,所述水生态毒性试验装置包括支架、由低至高安装在支架上的至少一个储水槽和数层试验缸,每个试验缸上均设有溢水口。所述储水槽内部被分隔为数个储水区,每层试验缸分别与其中一储水区之间安装有水循环装置,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水泵、进水管、上水管以及溢水管,所述上水管上安装有流量计,每层试验缸的上方安装有光照管和光照调节器。本发明能够实现受试溶液的全流动式循环试验,既节约了受试溶液的用量,又提高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种培养微藻处理农业污水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5968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293251.3

    申请日:2024-0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培养微藻处理农业污水的装置及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预处理池、膜光生物反应器、回收池和控制装置,其中预处理池的一侧上端接入带滤网的污水管,在另一侧下端通过外层设置有加热管的污水管连接到膜光生物反应器;膜光生物反应器为一个双层透明板制成的上部开口的箱体,透明材料的之间中设置有灯管,内层透明材料上设置有固定勾,固定勾上固定有与带水泵的软管连接的MBR膜组件;箱体内设置有溶氧探头、光强探头、图像采集仪和与设置在箱体外部的曝气机相连接的盘式微孔曝气装置;箱体底部开设有通过带水泵的集液管与回收池连接的排水口。本发明在正常完成农业污水处理的同时有效增加微藻的培养效率。

    一种海洋甲壳类水生态毒性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08483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910625493.0

    申请日:2019-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甲壳类水生态毒性试验方法,包括:选择糠虾作为试验的甲壳类生物,在与测试水样水质条件相同的标准水中进行驯养,准备待测水样储备液,通过糠虾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预试验分别筛选浓度梯度范围,设置差距小的浓度梯度,以海水作为对照组,待测水样作为试验组,同时进行糠虾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试验,记录糠虾和环境的变化,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绘制糠虾死亡率曲线,结合糠虾的体征情况和水体指标变化判断水质毒性。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中没有适用于含盐条件下的水生生态毒性测试方法的缺陷,有利于制定海洋污水排放国家标准。

    一种海洋鱼类水生态毒性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75005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624920.3

    申请日:2019-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鱼类水生态毒性试验方法,包括:选择虾虎鱼作为试验的鱼类生物,在与测试水样水质条件相同的标准水中进行驯养,准备待测水样储备液,先通过虾虎鱼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预试验分别筛选浓度梯度范围,设置差距小的浓度梯度,以海水作为对照组,待测水样作为试验组,同时进行虾虎鱼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试验,记录虾虎鱼和环境的变化,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绘制虾虎鱼死亡率曲线,结合虾虎鱼的体征情况和水体指标变化判断水质毒性;克服目前国内对于鱼类毒性试验研究较为单一,没有适用于含盐条件下的水生生态毒性测试方法的问题。

    一种针对丝状藻的植物源除藻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72579B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610889849.8

    申请日:2016-10-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消除水中藻类的技术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针对丝状藻的植物源除藻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针对丝状藻的植物源除藻剂由松针,柳叶及水杉叶组成。其制备方法为各组分洗净后,烘干,粉碎过筛,过筛后的各组分按比例混合均匀即可。本发明提供的针对丝状藻的植物源除藻剂的原材料组分均为天然植物源,取材常见植物的落叶,制备方法简单,杀灭丝状藻的起效快,效果好。

    一种海洋甲壳类水生态毒性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08483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625493.0

    申请日:2019-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甲壳类水生态毒性试验方法,包括:选择糠虾作为试验的甲壳类生物,在与测试水样水质条件相同的标准水中进行驯养,准备待测水样储备液,通过糠虾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预试验分别筛选浓度梯度范围,设置差距小的浓度梯度,以海水作为对照组,待测水样作为试验组,同时进行糠虾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试验,记录糠虾和环境的变化,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绘制糠虾死亡率曲线,结合糠虾的体征情况和水体指标变化判断水质毒性。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中没有适用于含盐条件下的水生生态毒性测试方法的缺陷,有利于制定海洋污水排放国家标准。

    微藻批量保种培养装置及由该装置批量培养微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79840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040871.9

    申请日:2019-01-16

    Inventor: 张拿慧 朱荧 凌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41/12 C12M31/10 C12M4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微藻批量保种培养装置及由该装置批量培养微藻的方法,该装置包括由自上而下依次平行排列的照明装置、散热装置、控温装置和控制电路组成的方形结构,且分别与控制电路连接;照明装置包括位于其上的控制面板和平行有序排列于控制面板下方的若干个LED灯串,散热装置包括若干个散热风扇均匀分布于两侧的方形中空结构,控温装置由铝制恒温凹形孔板、半导体制冷组件、铝制恒温平板和加热片自上而下依次平行排列而成;采用LED灯串提供均匀光照和精确可控的微藻培养温度,通过控温装置实现批量保种效果,批量转接操作简单,可全自动接种,体积小巧,能耗低;利用固液混合培养基转接培养,对单批藻种的有效保存时间可达6个月。

    一种静电除尘口罩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191734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569975.2

    申请日:2021-1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电除尘口罩,所述静电除尘口罩包括口罩壳体、过滤层、供电装置以及固定带,所述过滤层包括保护内壳、保护外壳以及设于保护内壳和保护外壳之间的金属极板、进气窗口和吸气呼吸阀,所述金属极板包括正极板和负极板,分别连接相对应的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金属极板的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电性连接,用于为所述静电除尘口罩提供电源,所述固定带连接所述口罩壳体以便佩戴使用。本发明静电除尘口罩可替代传统的过滤式口罩,不阻碍呼吸并可有效去除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

    一种温控式水生态慢性毒性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208517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593072.4

    申请日:2019-07-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控式水生态慢性毒性试验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由下而上放置有一储水槽和数层恒温水浴槽,所述储水槽内安装有水泵以及与水泵相连接的恒温水浴控制仪,每层恒温水浴槽内放置有数个试验缸,所述恒温水浴槽的一侧与恒温水浴控制仪之间连接有上水管,恒温水浴槽的另一侧开设有溢水口,所述溢水口与储水槽之间连接有下水管,每排试验缸的上方安装有光照管和光照调节器。所述恒温水浴槽中安装有试验缸固定装置,所述试验缸固定装置由水平板和若干个开设在水平板上的圆孔组成,所述试验缸放置在所述圆孔内。本发明能满足试验过程中所有试验缸温度完全相同,避免外在因素对试验带来的误差。

    一种微藻结合活性炭的室内甲醛吸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47114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211795.5

    申请日:2022-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藻结合活性炭的室内甲醛吸收装置,包括由进料腔、通风腔和出料腔组成的腔体和置于腔体内的隔板,通风腔位于腔体中部沿竖直方向相通,其进风口一端连接风机、出风口一端与外界相通,进料腔位于腔体的一侧与隔板连接,出料腔位于腔体的另一侧下方;隔板为网格状板式结构,由可开合的左、右隔板组成且水平置于腔体内,吸附材料分布于其上;还包括翻转机构,位于腔体的中心轴上与隔板连接,其包括两个可上下自由移动且相互平行的支撑杆。本发明的室内甲醛吸收装置结构设计简单轻便,利用微藻干藻粉与活性炭混合作为吸附材料大大提高室内甲醛污染的净化效率、改善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同时方便加入和取出其中吸附材料重复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