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管反应堆用换热器及支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914004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384105.6

    申请日:2022-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反应堆用换热器及支撑结构,换热器涉及反应堆用换热器技术领域,包括高温热管和换热器壳体,所述换热器壳体的两端均安装有换热器端板;热管反应堆用换热器支撑结构,包括换热器支座和支撑底板,所述换热器端板通过换热器壳体支撑在支撑底板上。本发明能够实现高温热管与气体的热量传输,并通过支撑结构允许换热器壳体因轴向膨胀而轴向移动;在热管反应堆正常运行期间,本发明可实现将反应堆的热量通过高温热管和热管换热器传递给热动转换系统的工作介质;在事故情况下能够将热量以自然对流的方式传输到环境空气,从而带出堆芯衰变热,以非能动形式实现余热排出,确保反应堆安全。

    一种核级小管径贯穿件压力边界J型焊缝返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4536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863947.0

    申请日:2020-0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级小管径贯穿件压力边界J型焊缝返修方法,步骤一:从所述核级承压设备本体(5)外侧,将所述原小管径贯穿件(1)通过机加的方式去除,去除到所述核级承压设备本体(5)内部;步骤二:在核级承压设备本体(5)去除原小管径贯穿件(1)的孔内,机加内螺纹孔,内部螺纹端部与未机加去除的小管径贯穿件(1)之间的距离为5mm;步骤三:在原小管径贯穿件(1)的孔的周围堆焊耐蚀堆焊层(8);步骤四:将所述原小管径贯穿件(1)的孔周围的所述耐蚀堆焊层(8)机械加工形成J型坡口;步骤五:在孔内安装5mm厚的耐腐蚀垫片;在孔内螺纹啮合安装相匹配的外螺纹(7)的耐腐蚀小管径贯穿件(10);步骤六:在J型坡口处采用耐腐蚀焊材填充焊接耐蚀小管径贯穿件(10),形成新J型焊缝(9)。本方法对该类泄漏问题进行返修能够有效恢复承压设备小管径贯穿件的压力边界。

    一种碱金属反应堆电源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865606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011422901.1

    申请日:2020-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碱金属反应堆电源,反应堆容器底部设置有液态碱金属,反应堆堆芯有一定数量的燃料棒,在堆芯中心安装有控制棒,堆芯外围有径向反射层,径向反射层内有一定数量的控制鼓,所述液态碱金属在燃料棒表面吸液芯表面吸收反应堆产生的热量后汽化,进入燃料棒之间的空隙,并向上流动到高压蒸汽腔,随后进入碱金属热电转换器;所述碱金属热电转换器位于堆芯径向反射层外侧,所述碱金属热电转换器沿所述堆芯径向反射层周向布置,高压的碱金属蒸汽直接通过所述碱金属热电转换器进行发电。本发明利用碱金属相变传热,采用吸液芯提供液态碱金属循环动力,结构简单,布置灵活、发电效率高。

    一种可用于三种流体同时换热的高效紧凑式热交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13959242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115214.X

    申请日:2021-09-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用于三种流体同时换热的高效紧凑式热交换器,包括壳体、外管、内管、下封头、上封头,所述壳体为中空的柱形结构,外管、内管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下封头、上封头分别设置在壳体两端,并与壳体通过焊接固定,壳体、下封头、上封头形成密封闭合的空间;所述下封头上设置有内管出口,在上封头上设置有内管进口;所述外管套在内管外侧,在壳体内设置有内管管板和外管管板;所述内管与内管管板相互胀接,外管与外管管板相互胀接;所述内管管板和外管管板均设置有两块,且内管管板设置在外管管板的外侧;在同一端的内管管板、外管管板之间的壳体上设置有环形通道进口,另一端对应设置有环形通道出口。

    一种可移动反应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79160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266254.9

    申请日:2022-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反应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反应堆主容器、反应堆保护容器和导热棒,所述反应堆主容器和反应堆保护容器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所述间隙与导热油管道连通,所述导热油管道与导热油容器相连,所述导热油管道上安装隔离阀;所述导热棒的一端镶嵌于反应堆保护容器中,另一端埋于地下;本发明的可移动反应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不依靠任何外部干预操作就可以实现事故工况下阀门及时打开的效果,避免人为操作失误或阀门电气机械故障的影响,并且使用土壤和地下水源为最终热阱,与传统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相比,环境热量排放低,红外隐身效果好,能够有效提升陆上移动铅基微堆的隐蔽性。

    一种核级承压设备贯穿件压力边界J型焊缝返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45328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010831302.9

    申请日:2020-08-1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核级承压设备贯穿件压力边界J型焊缝返修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将J型焊缝位置以下的贯穿件,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去除,加工到J型焊缝坡口的水平标高以上位置;(2)在剩余的贯穿件下端底部进行焊接坡口加工,采用耐腐蚀的焊材进行焊接,形成焊缝,在贯穿件和承压设备上形成新的核级承压设备贯穿件压力边界;与现有技术相比,核电厂在役检查时,若发现核级承压设备贯穿件压力边界J型焊缝出现泄漏后,通过上述返修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返修,恢复承压设备贯穿件的压力边界,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一种碱金属反应堆电源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865606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11422901.1

    申请日:2020-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碱金属反应堆电源,反应堆容器(1)底部设置有液态碱金属(2),所述液态碱金属(2)在燃料棒表面吸液芯(5)表面吸收反应堆产生的热量后汽化,进入燃料棒(3)之间的空隙,并向上流动到高压蒸汽腔(6),随后进入碱金属热电转换器(7);高压的碱金属蒸汽直接通过所述碱金属热电转换器(7)进行发电;所述低压蒸汽腔(8)内安装有冷凝器(9),并将高压碱金属蒸汽冷凝为液态,所述液态碱金属(2)汇集到反应堆容器底部,所述液态碱金属(2)通过堆芯底部吸液芯(4)泵送至所述燃料棒(3)表面。本发明利用碱金属相变传热,采用吸液芯提供液态碱金属循环动力,结构简单,布置灵活、发电效率高。

    一种核级承压设备贯穿件压力边界J型焊缝返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45328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831302.9

    申请日:2020-08-1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核级承压设备贯穿件压力边界J型焊缝返修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将J型焊缝位置以下的贯穿件,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去除,加工到J型焊缝坡口的水平标高以上位置;(2)在剩余的贯穿件下端底部进行焊接坡口加工,采用耐腐蚀的焊材进行焊接,形成焊缝,在贯穿件和承压设备上形成新的核级承压设备贯穿件压力边界;与现有技术相比,核电厂在役检查时,若发现核级承压设备贯穿件压力边界J型焊缝出现泄漏后,通过上述返修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返修,恢复承压设备贯穿件的压力边界,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一种大长径比水平运行高温热管

    公开(公告)号:CN218097347U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22295056.7

    申请日:2022-08-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长径比水平运行高温热管,属于热交换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吸液芯和管内壁间没有有效支撑,或者吸液芯在管内的固定所需配合的零部件较多,安装困难,无法应用于直径较小的大长径比高温热管的问题,在降低了大长径比高温热管吸液芯的安装难度的同时增加了吸液芯的刚度,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大长径比水平运行高温热管,包括管壳,管壳内部设置吸液芯,吸液芯与管壳内壁之间设置回流通道支撑以形成回流间隙;所述回流通道支撑为设置于吸液芯周侧的直肋式支撑或螺旋式支撑,或者为设置于管壳内壁的凸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