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振动高效双导管桨前节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53240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010492644.2

    申请日:2020-06-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振动高效双导管桨前节能装置,包括两第一径向导叶、一第一圆弧导管、一第二圆弧导管和若干第二径向导叶:第一径向导叶沿一艉轴的径向布设且第一径向导叶的第一端固定于艉轴的外围;第二径向导叶沿艉轴的径向布设并位于两第一径向导叶之间,第二径向导叶连接艉轴的外围或通过第一圆弧导管和/或第二圆弧导管连接第一径向导叶;第一圆弧导管和第二圆弧导管分别连接第一径向导叶和第二径向导叶或连接至少两第二径向导叶。本发明的一种低振动高效双导管桨前节能装置,能够充分利用船舶尾部伴流场的水动力特点,提高节能效果,且结构可靠性大大增加,降低了出现结构破坏和共振的风险。

    提高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的微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7002712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170110.8

    申请日:2023-0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的微栅结构,螺旋桨叶片表面设有微栅结构体,微栅结构体包括若干横向薄壁和若干纵向薄壁,横向薄壁和纵向薄壁相交接并组成多个单元槽,横向薄壁和纵向薄壁的厚度均为a,单元槽的槽长为b,单元槽的槽深为h,单元槽的槽宽为s,其中,a/s为1/25~1/20,b/s为8~10,h/s为0.8~1.2。本发明同时起到降低摩擦阻力和抑制空泡腐蚀的作用,提高螺旋桨的综合水动力性能。

    栉比鳍节能毂帽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8332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293108.5

    申请日:2022-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栉比鳍节能毂帽,其设于船舶的螺旋桨的后方;其包括环向分布的侧壁和用于封住侧壁后端开口的底板,侧壁的外表面设有若干鳍片;鳍片数量与螺旋桨的桨叶数量的最小公倍数不小于20;侧壁、底板和鳍片为一体成型。本发明可以获得良好的节能收益,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类棱台型节能毂帽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48970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292632.0

    申请日:2022-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类棱台型节能毂帽,其设于船舶上螺旋桨的后方;其包括环向分布的侧壁和用于封住侧壁后端开口的后壁;侧壁和后壁围成容置腔;侧壁的前端为圆形端部,后壁为具有倒圆角的多边形,该多边形的相邻两边的相交处为倒圆角结构;该多边形的边数和螺旋桨的桨叶数量相同;侧壁和后壁为一体成型。本发明可以获得0.5‑1%的节能收益;其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和制造。

    类棱台型节能毂帽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112950U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22778886.5

    申请日:2022-10-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类棱台型节能毂帽,其设于船舶上螺旋桨的后方;其包括环向分布的侧壁和用于封住侧壁后端开口的后壁;侧壁和后壁围成容置腔;侧壁的前端为圆形端部,后壁为具有倒圆角的多边形,该多边形的相邻两边的相交处为倒圆角结构;该多边形的边数和螺旋桨的桨叶数量相同;侧壁和后壁为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0.5‑1%的节能收益;其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和制造。

    栉比鳍节能毂帽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112951U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22784034.7

    申请日:2022-10-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栉比鳍节能毂帽,其设于船舶的螺旋桨的后方;其包括环向分布的侧壁和用于封住侧壁后端开口的底板,侧壁的外表面设有若干鳍片;鳍片数量与螺旋桨的桨叶数量的最小公倍数不小于20;侧壁、底板和鳍片为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良好的节能收益,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船舶用桨后尾涡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4690113U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20832385.3

    申请日:2021-04-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舶用桨后尾涡回收装置,其设于船体尾部,船体尾部设有螺旋桨和挂舵臂,挂舵臂位于螺旋桨后方;挂舵臂上设有可在螺旋桨旋转时被动旋转的自由叶轮,自由叶轮位于挂舵臂和螺旋桨之间;自由叶轮包括自由叶轮毂部和固设于自由叶轮毂部的自由叶轮叶片;自由叶轮毂部和螺旋桨桨毂不接触;自由叶轮毂部的旋转轴线和螺旋桨桨毂的旋转轴线重合;自由叶轮的直径不小于螺旋桨的直径。本实用新型在挂舵臂上设置自由叶轮,该自由叶轮无需动力装置进行驱动,仅靠桨盘面内部分回收螺旋桨尾流驱动,实现了更好的节能效果。

    提高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的微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0682627U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22468026.6

    申请日:2023-09-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的微栅结构,螺旋桨叶片表面设有微栅结构体,微栅结构体包括若干横向薄壁和若干纵向薄壁,横向薄壁和纵向薄壁相交接并组成多个单元槽,横向薄壁和纵向薄壁的厚度均为a,单元槽的槽长为b,单元槽的槽深为h,单元槽的槽宽为s,其中,a/s为1/25~1/20,b/s为8~10,h/s为0.8~1.2。本实用新型同时起到降低摩擦阻力和抑制空泡腐蚀的作用,提高螺旋桨的综合水动力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