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92819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333251.1
申请日:2014-07-14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棒状的磷掺杂介孔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棒状的磷掺杂介孔碳材料为介孔结构,按原子百分比计算,磷元素含量为0.51-0.66%,余量为碳,孔径分布在1.57-2.04nm,比表面积约942-1513m2/g,孔体积为0.85-1.18cm3/g。其制备方法即将棒状的介孔二氧化硅、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含磷前驱体和乙醇混合后,搅拌使碳源和磷源充分浸渍到介孔二氧化硅的孔道中;待乙醇挥发完全后干燥得到磷源/碳源/二氧化硅复合物,然后高温碳化,得到的棒状的磷掺杂的介孔碳/二氧化硅复合物于氢氟酸水溶液中去除二氧化硅,然后干燥得磷掺杂的棒状介孔碳材料,用于制作超级电容器所用的电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4192819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333251.1
申请日:2014-07-14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棒状的磷掺杂介孔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棒状的磷掺杂介孔碳材料为介孔结构,按原子百分比计算,磷元素含量为0.51-0.66%,余量为碳,孔径分布在1.57-2.04nm,比表面积约942-1513m2/g,孔体积为0.85-1.18cm3/g。其制备方法即将棒状的介孔二氧化硅、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含磷前驱体和乙醇混合后,搅拌使碳源和磷源充分浸渍到介孔二氧化硅的孔道中;待乙醇挥发完全后干燥得到磷源/碳源/二氧化硅复合物,然后高温碳化,得到的棒状的磷掺杂的介孔碳/二氧化硅复合物于氢氟酸水溶液中去除二氧化硅,然后干燥得磷掺杂的棒状介孔碳材料,用于制作超级电容器所用的电极材料。
-